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錫市東林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錫市東林書院東林書院亦名龜山書院,位於江蘇省無錫市解放東路,有「天下言書院者,首東林」之讚譽。景區占地面積13000平方米,恢復了明清時期布局形制與鼎盛時期風貌。東林書院,是當時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成為了當時江南地區人文薈萃之區和議論國事的主要輿論中心,先後榮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1],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東林書院舊址在無錫市東門蘇家弄內,為明東林黨人講學和議論朝政活動的中心。東林書院原為北宋理學家楊時(1054―1135)講學遺址,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被革職還鄉的吏部文選司郎中顧憲成與同邑高攀龍等人,在常州知府歐陽東風和無錫知縣林宰的支持下,於當時講學遺址上創建東林書院。因東林書院的講學活動引起了閹黨的強烈妒忌和反對,天啟五年(1625年)八月,詔毀天下書院。十二月,閹黨魏忠賢羅織東林罪名,矯旨向全國公布了一個309人《東林黨人榜》,在全國實行公開通緝逮捕,致使一大批正直官員慘遭殺戮。高攀龍也因不屈逮捕而投水自盡。天啟六年四月,除道南祠外,書院被強行拆毀。崇禎時(1628―1644),閹黨失勢,東林冤案昭雪,又下詔修復書院。1981―1982年進行重修。原詞規模較大,書院前有「東林舊址」石牌坊一座、現存建築有東林精舍、道南詞、東林報功詞、麗澤堂、依庸堂、燕居廟、時雨齋、康熙碑亭等,並收書院保存的明、清20塊碑刻,嵌置於堂民的兩壁上。

景點景觀

景區着名景點有石牌坊、泮池、東林精舍、麗澤堂、依庸堂、燕居廟、道南祠等。

展覽與藏品

《東林學子展》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十一月,清廷下詔,將全國的書院改設為學堂。1902年5月,東林書院改為東林高等小學堂,於同年十月一日正式開學。由陶雲祖任總耋。不久由東林書院最後一任山長陶世鳳繼任。以後歷經校名更迭,沿存至今。東林這方古老的學苑沃土,在讀書、求實、關心國事的精神鼓舞下,走出了大批着名學子和拔尖人才。如無產階級革命家秦邦憲,着名社會學家、經濟學家陳翰笙,着名經濟學家薛暮橋,着名作家、學者錢鍾書,着名中國音樂史學家、民族音樂家楊蔭瀏,中國工程院院士[2]季國標、侯芙生,美國人工智能專家錢天聞、經濟學家王寅生、數學家孫克定、計量學家王世瑄,運動健將惠均、丁玲玲等等。他們都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在各自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為國家、為無錫、為東林增光添彩。

《宜興紫砂工藝展》

宜興紫砂歷史悠久,始於北宋,盛於明清,歷代紫砂藝人在細心觀察和研究社會現象及自然的基礎上,吸取了中國傳統畫和古代陶器、添器、玉器、秦磚、漢瓦、磨鏡瓷器等傳統工藝美術品的藝術特點,從而設計和發展了形形色色的紫砂茗壺造型,並形成獨特民族風格和藝術特點,而宜興紫砂陶土的獨有性,讓宜興成為除景德鎮(瓷都)以外名揚內外的陶都。

《中國着名書院展》

泱泱中華,教化綿長;煌煌天河,群星璀璨。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上,教育始終占有重要的地位。書院,在中國教育史長河中則一度是滔滔主流,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凡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都不能忽視書院所起的重要作用。為了讓大家更多的知道書院,我們陳列了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東坡書院等幾座中國着名書院的介紹,希望大家對書院的傳統及其精神有深入系統的了解。

《東林老照片展》

清末受西學東漸影響,中國教育步入近代化進程。按照規定,「因府州縣鄉邑,公私現有之書院、義學、社學、學塾,皆改為兼習中西之學校,省會之大書院為高等學,府州縣之書院為中等學,義學、社學為小學。」光緒二十八年(1902),東林書院應旨改為「東林高等小學堂」。以後歷經校名更迭,沿存至今。

《東林八君子展》

無錫東林書院,宋朝「楊時講道處也」。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書院重修,本邑顧憲成偕弟允成、同鄉高攀龍、安希范、葉茂才、劉元珍,及武進薛敷教、錢一本講學其中,時稱「東林八君子」。八君子為官清廉,銳意圖新。凡正俸以外的「羨餘」,或上繳,或救災,決不入私囊。要求革除朝野積弊,振興吏治。八君子憂國憂民,敢言直諫。雖「居水邊林下」,卻仍「志在世道」,「講學之餘,往往間或議及朝政,裁量人物」。他們不但開創了一代自由講學風氣,更是開創了文人講實學、重實用、議朝政的先河。

視頻

無錫市東林書院 相關視頻

打工妹參觀無錫東林書院,一榜九進士,不愧為天下第一書院
江蘇無錫東林書院 孩子們的入學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