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後坐力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後坐力炮(Recoilless rifle)是火炮的一種[1]。特點是發射時利用向後噴出氣體的反作用力推進炮彈的火炮。由於減少了傳統火炮需求的后座以及制退機械,以及發射過程中,炮管承受的壓力較傳統火炮小,得以減少炮管厚度。所以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操縱方便,適用於注重機動力的步兵單位,像是傘兵,山地步兵與特種部隊。

無後坐力炮的發射方式與彈藥型態都與傳統火炮類似,使用的彈藥為戰鬥部與發射藥結合一體的金屬藥筒,發射時自後方裝入炮管,關上炮閂之後擊發。由於火藥產生的部分氣體在發射時自炮管後方排出,在發射同樣重量的戰鬥部時,無後坐力炮的射程較低,因此多使用裝藥量較大的戰鬥部,獲取較大的破壞力。除此之外,發射之後的後焰(back blast)及後噴物會暴露發射陣地,而且還使其無法在狹小空間內使用。

小型無後坐力炮可以直接以人力攜帶並且自肩上發射,為了尋求較為穩定的射擊效果,許多無後坐力炮還是安裝在輕便三腳架上使用。

歷史

最早研製出無後坐力炮的是美國海軍,戴維斯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1914年出現,這是一種兩管對接式雙頭無後坐力炮。該炮在向前射出彈丸的同時,向後噴出鉛油質平衡物以保證炮身不後坐。聯合王國將這種炮試驗於對付齊柏林飛船和潛艇上。

1917年俄國人梁布興斯基也曾經發明過一種76.2毫米無後坐力炮,並曾在1939—1940年的蘇芬戰爭使用過。

蘇聯在1923年也研製了多款無後坐力炮。第一種大量服役的無後坐力炮是德國發展出75毫米的有膛線的無後坐力炮給空降部隊作為反坦克武器,後又推出了鐵拳超口徑滑膛無后座力炮。在二次世界大戰德軍攻占克里特島時發揮功用,於是德國用相同的設計發展出105毫米的無後坐力炮,美國陸軍模仿發展出相同的兩種口徑。美國亦發展出及使用90毫米的無後坐力炮。蘇聯亦發展出沒有膛線的的無後坐力炮,口徑有73、82及110毫米。

美軍無後坐力炮的首次實戰使用是在1945年3月6日的沖繩島戰役。當時美軍裝備M18 57mm無後坐力炮和M20 75mm無後坐力炮,均採用斷隔螺栓式炮閂,具有擊發和退殼功能。炮閂邊緣部分設有對稱排氣孔,M18有2個,M20有4個。排氣孔軸線方向與膛線旋轉方向相同,火藥燃氣從排氣孔噴出時所產生的扭矩正好抵消炮彈在膛線上旋轉所產生的扭矩,故發射時不但可以抵消後坐力,還可阻止炮身旋轉。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得到兩種美援無後坐力炮實物之後即開始着手仿造。1946年7月,第50兵工廠以M18無後坐力炮作為母型開始仿製,根據實炮進行測繪,後美方提供了該炮的設計圖。到1947年11月研製成功,兵工署將其命名為「民國36年式57mm無後坐力炮」[2]。但當時不能生產管身和炮栓所用的合金鋼,故到1949年所生產的95門炮,品質全部不合格,在設計試驗中不是扳機連杆斷裂就是抽殼鈎變形,不能列裝部隊使用。而仿製M20式75mm無后座力炮時,最後僅完成了一部分設計圖。聯勤61兵工廠(後來改制為202廠)曾經生產43式75毫米無后座力炮以及51式106毫米無後坐力炮。

中華人民共和國52式57mm無後坐力炮在對印戰爭廣泛使用,成為步兵營火力核心。炮班編制8人,攜帶52式無後坐力炮1門、炮彈17發。56式75mm無後坐力炮參加了珍寶島戰役。65式和78式82mm無後坐力炮參加了1979年對越戰爭。

視頻

無後坐力炮 相關視頻

無後坐力炮,並不是真正的沒有後坐力
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究竟有何不同?許多人至今沒弄明白

參考文獻

  1. 無後坐力炮的原理是什麼? ,搜狐,2018-05-14
  2. 「民國」36年式57mm無後坐力炮,道客巴巴,20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