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高祠
新高神社
圖片來自典藏網

新高祠設立於大正14年(西元1925年),為台灣日治時期臺中州新高郡新高山(現今為玉山)山頂之神社,其在二戰後拆毀。原址曾設立于右任像,現為玉山主峰山頂石碑所在。

目錄

神社介紹

新高祠的設置可追溯至西元1906年10月,森丑之助陪同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技師川上瀧彌前往新高山採集植物標本,當時森丑之助即帶了一座小祠置於山頂。於西元1907年,森丑之助於臺灣日日新報投書期望能在新高山上設置臺灣神社之「御分祠」。

西元1908 年,森丑之助、野呂寧志田梅太郎在前往新高山之前,森氏特別在臺北訂造了檜木製小神祠,木質表面覆有赤銅薄片,下有抽屜可放置登頂者名片印章、印泥等物品,並將此神祠放置於新高山頂上。

西元1925年適逢臺灣始政三十周年,新高郡守村田豐次郎效仿信仰富士山淺間神社,日本帝國之第一高山亦應有神社設立,且神社能增進臺灣原住民的神道信仰為由,發起設立「新高祠」。

新高祠[1]石造,其建材來自集集附近濁水溪溪底的砂岩。於大正14年(西元1925)7月12日鎮座社格為未列格的「社」,祭神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 、大山祇命(山神),每年例祭日為10月不特定日。此後均由臺中州知事或新高郡守帶領新高郡內的布農族原住民代表一同上山參拜。

參考文獻

  1. 玉山山神廟放供品 破壞高山生態,聯合新聞網,20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