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疆那拉提草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疆那拉提草原
新疆那拉提草原

新疆那拉提草原又名鞏乃斯草原,突厥語意為「白陽坡」,在新源那拉提鎮東部,距伊犁新源縣城約110.0公里,位於那拉提山北坡,是發育在第三紀古洪積層上的中山地草原。它位於伊犁州新源縣境內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交錯的河道、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茂密的森林交相輝映,每年6月至9月,草原上各種野花開遍山崗草坡,紅、黃、藍、紫五顏六色,將草原點綴得絢麗多姿。優美的草原風光與當地哈薩克民俗風情結合在一起,成為新疆著名的旅遊觀光度假區。

那拉提草原三面環山,鞏乃斯河蜿蜒流過,可謂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圍玉帶河縱橫」。在新疆浩瀚大漠中,那拉提尤如一塊鑲嵌在黃綢緞上的翡翠,格外耀眼。這裡山巒起伏,綠草如茵,既有草原的遼闊,又有溪水的柔美。到了冬季,那一望無際的白雪,連綿起伏的群山與天空緊相連,山與天之間鑲嵌着排排墨綠色的松樹,儼然一幅天然水墨畫。滑雪場上人們或滑雪,或乘雪地摩托觀光,還有成群的孩子坐上雪輪,盡情嬉戲。 這裡居住着能歌善舞哈薩克族,至今仍保留着濃郁古樸的民俗風情和豐富的草原文化。那拉提風景區以獨特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濃郁的民族風情構成了獨具特色的邊塞風光。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那拉提草原
  • 行政區類別:新疆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地理位置:伊犁州新源縣境內
  • 面積:1800平方公里
  • 著名景點:那拉提國家森林公園和旅遊度假村
  • 機場:那拉提機場
  • 級別:國家AAAAA級名勝風景區


名稱來源

傳說成吉思汗西征時,有一支蒙古軍隊由天山深處向伊犁進發,時值春日,山中卻是風雪瀰漫,飢餓和寒冷使這支軍隊疲乏不堪,不想翻過山嶺,眼前卻是一片繁花織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猶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時雲開日出,夕陽如血,人們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陽),那拉提」於是留下了這個地名。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具有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深峽縱橫、森林繁茂、草原舒展交相輝映,並同當地哈薩克民俗風情結合在一起,成為集觀光、遊覽、科學考察、休閒娛樂、避暑度假、購置紀念品為一體的旅遊觀光度假區[1]

地理位置

那拉提草原是發育在第3紀古洪積層上的中山地草場,東南接那拉提高嶺,西北沿鞏乃斯河上游谷地斷落,地勢大面積傾斜,是鞏乃斯草原的重要夏牧場。

那拉提草原位於國道217與218的交匯處,是連接南北疆的交通要道,也是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方圓百里內有大大小小十幾個景區,是南北疆的旅遊集散中心。

區域特色

伊犁州新源縣境內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優美的草原風光與當地哈薩克民俗風情結合在一起,成為新疆著名的旅遊觀光度假區。

氣候類型

亞高山草甸是高寒草甸的一種類型,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夏季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左右。

自然資源

那拉提草原系亞高山草甸植物。中生雜草與禾草構成植株高達50-60厘米,覆蓋度可達75-90%。這裡還生長着茂盛的細莖鳶尾群系山地草甸。 其它伴生種類主要有糙蘇、假龍膽、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自古以來,那拉提草原就有「哈薩克族的搖籃」之美譽。從西漢起,哈薩克族人就在這裡以遊牧為主繁衍生息,形成了本民族獨特的天文、地理、醫學、音樂等文化。

那拉提草原哈薩克族人口15298人,占我國哈薩克族總人口的1.13%,是全國哈薩克族人口居住最集中的地區,因此被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國之最)——哈薩克族人口最多的草原。

每年6月以後,大群的牧畜轉入,進入草原的黃金季節,草原人的各種集會也多在此舉行,所以有人說那拉提是草原集會的勝地。


旅遊特色

邊塞風光

這裡居住着能歌善舞哈薩克族,至今仍保留着濃郁古樸的民俗風情和豐富的草原文化。那拉提風景區以獨特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濃郁的民族風情構成了獨具特色的邊塞風光。

最美的草原之一

那拉提景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風景區、是新疆十大風景區之一、自治區旅遊風景名勝區,是新疆的重要景區和品牌,也是伊犁河谷在全國的著名品牌。

2005年4月,那拉提草原被上海吉尼斯世界總部授予「哈薩克人口最多的草原」。

2005年6月,那拉提景區管委會通過國際質量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三體系認證,這標誌着那拉提景區在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職業健康安全上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5年10月,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評全國六大最美的草原之一。

2006年8月,被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評為「全國文明誠信(窗口)單位」。

2007年初,被評為「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

2010年,被評為「國際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2011年1月,被評為國家AAAAA級景區。

2014年1月,獲得 「美麗中國」十佳旅遊景區稱號。

2015年2月,被國家環保廳批准為「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

2015年5月,榮獲國家首批「全國旅遊價格信得過景區」。

那拉提草原文化旅遊節

2013中國那拉提速度賽馬公開賽在風光如畫的那拉提草原舉辦。

此次賽事由國家體育總局自劍運動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體育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廳、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人民政府主辦;由新源縣人民政府、新疆馬術運動協會、新疆馬業協會、那拉提景區管理委員會承辦;由新源縣天驕汗血馬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烏魯木齊龍驤馬術俱樂部協辦。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國內一項專業級別的速度賽馬公開賽,是以充分挖掘和推廣西域汗血寶馬歷史文化、哈薩克少數民族文化、草原飲食文化為主導的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比賽,也是近年來西北地區參加人數最多、比賽規模最大、跑道級別最高的比賽。

推廣馬術運動,傳播草原文化,賽事活動以「策馬天山、激情草原」作為宣傳口號,圍繞「草原馬文化」這一核心主題,將賽會活動分為體育競賽、表演、特色展示、參與體驗四大類活動。

本次賽事設置了無限定組1100米、1650米、2200米、3000米、5000米;1.55米以下1000米、1800米、5000米、10000米和賽走馬1800米、3000米三個馬組,於6月15日-16日進行11個比賽項目。

有來自內蒙古北京廣州武漢等地25支代表到的近百餘名專業騎師同台競技。西域汗血寶馬等優秀馬種在此次大賽中相繼亮相。本次活動不僅是馬術競技的賽場,更是展示哈薩克民俗文化風情、傳統體育競技、風味特色餐飲、商品交易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經貿交流活動。

賽事期間,大賽組委會舉辦航空模型表演、馬術表演、汗血寶馬展覽、民族文化產品展示、民族飲食文化展銷、哈薩克氈房展評等系列活動。

在開幕式上,進行了哈薩克民族的姑娘追、叼羊、摔跤等富有民族傳統氣息的表演活動;進行了華麗奔放的哈薩克族歌舞,獨具民族特色的阿肯彈唱;真誠而熱情的哈薩克待客禮儀,風趣而深情的婚俗禮儀展示,在文化節期間,還將舉行「相約大草原、狂歡那拉提」主題篝火晚會;品嘗風味獨特的民族特色飲食;製作烤全羊、烤肉、烤羊排燒烤和哈薩克族酸奶疙瘩、吉尼提、冰激凌等民族特色小吃;在特色展示類項目活動中將進行手工藝產品區、氈房展示區、飲食區配套文化產業交流會。活動中將重點展銷伊犁州具有地域特色的伊品酪蛋白、肖爾布拉克原酒、蜂蜜、薰衣草、鹿產品;展銷繪畫、雕塑、攝影、奇石、根雕、工藝品等商品活動。

此次2013中國那拉提速度賽馬公開賽不但結合了新源縣那拉提本地的天然草原優勢與馬種優勢,更融入了本地的民族特色文化,以賽事為中心,開展了包括民族特色展示、旅遊項目體驗、大型篝火晚會等近20餘種娛樂活動,做到了以「運動」亮「活動」,以「活動」帶「運動」的相互促進方式。

此次2013中國那拉提速度賽馬公開賽的舉辦,充分挖掘和展示了稀有的西域汗血寶馬歷史文化、馬背上的民族哈薩克少數民族文化、舌尖上的哈薩克草原飲食文化。在推介那拉提草原文化旅遊資源和西域汗血寶馬文化旅遊產品的同時,展示那拉提美麗的草原自然風光、豐富的民俗體驗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提高那拉提對外美譽度,提升新源縣城市品牌整體形象,擴大對外交流,深化對外開放,全力打造旅遊節慶品牌,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產業,帶動文化旅遊相關產業發展。

據悉,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那拉提AAAAA級景區。賽事舉辦地新源縣幅員遼闊,土地肥沃,水源充沛,資源豐富,素有「東方瑞士」之美譽,生態環境質量在新疆86個縣市中位居第一。全縣總人口31萬,由哈、漢、維、回等35個民族組成。其中,哈薩克族人口14.11萬,占全國哈薩克族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本次賽馬活動的主題是「西域汗血馬中國那拉提」。賽會活動本着簡樸自然的原則,以速度賽馬公開賽為核心,以申報大世界吉尼斯紀錄「哈薩克氈房最集中的草原」為切入點,充分利用那拉提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哈薩克民俗風情,融入了大量的現代元素。屆時,每一位來到新源的客人都能切身感受到古老的那拉提大草原迷人的風情、體驗馬背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視頻

《新疆那拉提草原 》

參考資料

  1. 【新疆印象】那拉提高嶺 橡樹攝影網, 20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