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江灣城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江灣城街道

中文名 :新江灣城街道

所屬地區:上海楊浦區

新江灣城街道籌建於1998年,2003年正式建立,是上海中心城區第100個街道。新江灣城位於楊浦區的東北部,東起閘殷路,南至三門路,西達國權北路,北抵軍工路。總面積為8.6平方公里,其中由上海城投總公司實施綜合開發的為5平方公里,復旦大學江灣新校區1平方公里,另有2.6平方公里是由部隊開發的區域。新江灣城的總體定位是建設成為面向21世紀的知識型、生態型花園城區。

2020年5月,入選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區。[1]

基礎建設

新江灣城借鑑國內外生態型社區的成功經驗,通過對生態原貌充分保護和發展,形成了以網絡狀的生態水系和滲透狀的綠化體系形成區域生態骨架;綠色空間與水系網絡緊密結合,並與人居空間相互滲透的居住環境;大學校區、公共社區、科技園區三區融合,形成共生的文化環境。2010年,楊浦區被列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作為楊浦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規劃建設的五個功能區之一,楊浦區委、區政府提出,將新江灣城打造為國際化、智能化、生態化,適宜人居的人文生態綜合社區。

建德國際公寓、東森涵碧景苑等一批低碳綠色家園已經建成交付居住;同濟一附中、復旦科技園小學、上音實驗學校、中福會幼兒園等優質教育資源相繼在這裡落戶。2009年新江灣城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社區安全促進中心認證成為全球國際安全社區網絡第164個成員。2010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環境規劃署(UNDP)授予新江灣城"聯合國環境友好型城市示範項目--國際生態社區"。

生態環境

新江灣城大型公共綠化率將達到20%,公共水系將達到8%,功能區綠化率將達到35%,城區綠化覆蓋率將達到60%左右。5平方公里的城區,約有1平方公里為公共綠化和水系覆蓋,這在上海中心城區的社區中是絕無僅有的。隨着新江灣城中高檔產品的不斷湧現,區內優越的生態環境、人文氛圍和生活品位展露無遺,其必將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尚低碳型第三代國際社區標杆。

歷史文脈

江灣五角場地區在1927年時,國民黨政府鑑於上海地位的重要,成立上海特別市,由市政府根據孫中山先生《實業計劃》中有關上海的改造方針,在吳淞與江灣之間(今江灣體育場附近)着手規劃建設上海市中心區,1929年開始進行開發,以行政、文化、體育等公共建築群為主體,採用放射環形的道路系統。新區於抗日戰爭前夕已初具規模,但不久便毀於戰火。1932年日軍發動"1.28"淞滬戰爭後,在此造"日本鄉村俱樂部"、"日本人高爾夫球場"。37年"8.13"第二次淞滬戰爭爆發,日軍侵占五角場地區後,強行將有400多年歷史殷行古鎮及7,000畝土地,圈造軍用機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機場為上海空軍所有,一直沿用到20世紀末才遷建而廢止。

新區建設

新江灣城街道籌建於1998年,2003年正式建立,是上海中心城區第100個街道。新江灣城共分為六大板塊。南面的這一塊是知識商務中心板塊,作為江灣-五角場城市副中心的一部分。這一板塊主要以酒店、寫字樓、SOHU社區和科技園區為主。"生態源"位於知識商務板塊的西北角,這裡原是軍用機場的彈藥庫,經過70多年的封閉演化,形成目前有100多種珍稀動植物的生態大綠島,為了保護它的原生態,此處圈起來做成一個"生態源",不對外開放,建設一個生態展示館供大家參觀。第二個板塊是都市村莊板塊,占地約60萬平米在殷行路以南,江灣城路以西。這個區域以低層和小高層的住宅為主,是新江灣城的主要居住區。中間的公園是安徒生主題公園。第三個板塊是江灣城路以東的自然花園板塊。

視頻

「群星璀璨耀新城」新江灣城街道2017文化盛典-政立一時裝隊「花樣年華」走秀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