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第七師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新四軍第七師紀念館,位於無為市紅廟鄉海雲行政村。原館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褒揚七師先烈於1995年10月建成。新館於2012年始建,於2014年7月1日開館。紀念館占地面積26400平方米,設有「皖江抗日起怒潮」「血泊中誕生的新四軍第七師」「第七師健兒馳騁皖江[1]」「永遠的豐碑」等8個展廳。2016年12月,新四軍七師紀念館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
基本介紹
新四軍七師司令部舊址紀念館,位於無為市紅廟鄉海雲行政村。是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褒揚七師先烈於1995年10月建成。該館占地2880平方米,建築面積700平方米,分3個展廳。
陳列內容分「前言」、「皖江抗日起怒潮」、「血泊中誕生的新四軍七師」等七個部分,圖文與實物生動再現了當年七師生活、工作、戰鬥的場景。皖江革命根據地烈士紀念塔,位於無為市紅廟鄉海雲行政村團山之巔。1941年至1945年,新四軍七師在此建立了皖江抗日民主根據地,是我黨領導下的抗日戰爭時期全國十九塊解放區之一。建國後,為了緬懷英烈,激勵今人,教育後代,安徽省人民政府於1958年在團山建立皖江革命烈士陵園,爰建紀念塔,塔高約10m,由原省政協主席張愷帆同志書寫「皖江革命根據地死難烈士永垂不朽!」。現為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館
新館於2012年始建,2014年7月1日開館。紀念館占地面積26400平方米,設有「皖江抗日起怒潮」「血泊中誕生的新四軍第七師」「第七師健兒馳騁皖江」「永遠的豐碑」等8個展廳。
新四軍第七師是抗日戰爭時期堅持在皖江地區進行抗日鬥爭的主力部隊,1941年1月皖南事變[2]後,中共中央決定重建新四軍軍部。5月1日,第七師和無為市抗日民主政府同時在無為市白茆洲成立,師長張鼎垂,政委曾希聖,參謀長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偉。下轄第十九旅、挺進團、獨立1營、獨立3 營、特務營,第十九旅下轄第55 團、第56團,全師共1900餘人。
第七師成立後,根據堅持皖中,發展皖南、沿江地區的方針,迅速發動群眾,擴大抗日武裝。從1941 年9 月開始,即從無為市向北、南、西3 個方向推進,到1942 年春,相繼恢復和發展了銅繁、含和、桐懷潛、望太宿以及廬舒等地區根據地或游擊區,與第二師、第五師溝通了聯繫,初步創建了皖中、皖南兩塊抗日根據地。同時,第七師部隊亦得到了發展壯大,先後組建了第57 團、第58 團及巢無、含和、巢合廬3 個獨立團,全師已發展為4000 餘人,地方武裝2300 餘人,皖江地區的民兵也達22000 餘人。
年4月中共皖鄂贛邊區委員會成立,書記為何偉。同時成立了第七師地區黨政軍委員會,統一領導皖江地區的黨政軍工作,曾希聖任書記、何偉任副書記。7月,皖中參議會、皖中行政公署同期成立。
視頻
新四軍第七師紀念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弘揚民族精神、奮鬥精神】新四軍第七師:馳騁皖江衛山河 ,搜狐,2018-11-14
- ↑ 1941年皖南事變真相始末 ,搜狐,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