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余市九龍山

 新余市九龍山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新余市九龍山

地理位置 新余市

著名景點

紅寶樹、仙姑潭(紅軍泉)、

花橋暴動遺址、

龍首石、龍潭虎穴

屬 性 中共贛西南蘇區

的重要活動區域

新余市九龍山位於仙女湖東部的舞龍湖的南面,是中共贛西南蘇區的重要活動區域。[1]

目錄

簡介

革命戰爭年代,這裡武裝鬥爭烽火連天。星羅棋布的革命遺址,不僅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遊覽觀光的理想之所。九龍山山高林密,疊障層巒,雲蒸霞蔚,綠色似染,鳥語花香,山水兼勝;神話傳說與革命遺址交相輝映,旅遊休閒與漂流探險相得益彰。九龍山「紅色旅遊」與漂流就是新近開發的一個旅遊新區,它主要包括中共新余第一個黨支部——花橋支部舊址、紅軍戰壕遺址、革命烈士紀念碑、烈士陵墓、紅軍洞、觀音洞——來雨廟、紅寶樹、仙姑潭(紅軍泉)、花橋暴動遺址、龍首石、龍潭虎穴、天峰觀景台、九龍山十里漂流等。

主要景點

紅寶樹: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革命形勢更加嚴峻。國民黨反動武裝向我九龍山蘇區發起攻擊,我軍因寡不敵眾,傷亡較重。被俘的10多名紅軍指戰員和蘇區幹部被國民黨匪軍押到此樹下屠殺,革命烈士的鮮魚浸染了這片土地。從此,這棵百年古株枝繁葉茂,呈雙層蘑菇狀,常青不衰,由此得名「紅寶樹」。

仙姑潭(紅軍泉):傳說,八仙之一的何仙姑途經此地,適逢大旱,人畜飲水困難。何仙姑見此情形,為拯救當地百姓,便以荷花滴水成潭,故名「仙姑潭」。潭水清澈透明,甘甜清涼。

土地革命時期,由於國民黨對蘇區進行嚴密封鎖,我蘇區嚴重缺醫少藥,加之紅軍戰士長期風餐露宿,許多人染上了疳瘡病,用此潭水清洗皮膚,不久病痊癒,故又名「紅軍泉」。當地村民,常用此潭水,具有美容、御疾之功效。

觀音洞——來雨廟:觀音洞上來雨廟,洞上有廟,廟中有洞,洞廟相映,此乃一大奇觀。

龍首石:據說,海龍王生有九子,分守世界各大湖泊、海洋,海龍王派遣九太子鎮守仙女湖。一日,七仙女下凡至湖中,九太子與其中一仙女一見鍾情,欲結為情侶。因觸犯天規,九太子被海龍王罰至湖畔一 山潭中面壁思過(今龍潭)。之後,海龍王召九太子回宮,可他一直眷戀心愛的人,整日翹首祈盼與情人相會不肯離去。天長日久,其龍身化為山脈(九龍山由此得名),龍頭形成「龍首石」。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在當地廣為傳頌。後來,人們便在仙女湖龍王島上修建龍王廟,以表達人們對美好愛情的憧憬。

天峰觀景台:登上觀景台,可眺望綠色盡染、層巒疊翠的林海風光。清晰可辯的新余與峽江、吉安、吉水、分宜等縣市的山林分界線盡收眼底。登高望遠,氣勢磅礴的九龍山脈,令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

參考來源

  1. 新余市九龍山, 博雅旅遊,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