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新一军)
前往: 導覽搜尋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簡稱新一軍,曾有三支不同的部隊。有「藍鷹部隊」、「天下第一軍」之稱[1]

第一次國共內戰第二次組建

1932年,楊虎城部解決甘肅省「雷馬事變」,把甘肅省地方軍閥部隊整編為新編第10旅、新編第11旅。

1933年11月,成立新編第一軍:

  • 新編第10旅 旅長李貴清
  • 新編第11旅 旅長劉寶堂

1934年5月,新10旅參加了對陝甘邊蘇區的第一次圍剿。

1935年9月,新一軍編入西北剿匪軍第一路第四縱隊,阻止紅軍長征

抗戰爆發後,鄧寶珊升任第二十一軍團長兼新一軍軍長,1938年率部由甘肅進駐榆林時,新編第10旅被胡宗南收編,編入暫編第15師。新編第11旅到陝北後,駐守三邊,列入第22軍編制。1940年5月8日,新一軍番號撤銷。

抗戰時期第三次組建

第3次啟用「新編第一軍」的番號是在1942年,而較為大眾所知的新一軍也是在形容此時的單位。原為財政部部長宋子文轄屬海關查稅緝私之稅警總團,後來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在仁安羌擊敗日軍第三十三師團解英軍之圍(仁安羌之戰)。

孫立人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救出近十倍於己的友軍,蔣中正頒發「四等雲麾勳章」以表彰孫立人戰績。美國總統羅斯福亦授予他豐功勳章,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則授予他英帝國司令勳章[2]

英國在緬甸兵力過少,因此在仰光之戰後決定棄守緬甸,一路敗退撤往度,新編第三十八師在這種狀況下只好獨立硬戰掩護盟軍撤退。4月下旬,英軍撤過曼德勒後,繼續向西逃往印度。由於英軍潰退,導致中國遠征軍陷入日軍包圍。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副司令官杜聿明決定執行蔣介石令他將遠征軍北上撤回雲南的命令,將軍隊撤回雲南。

新編第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則認為野人山屬瘴癘之區,縱橫千里,難以穿越,當機立斷率新編第三十八師向西撤往印度。被軍統局認為是抗命。由於日軍被杜聿明率領北上大部隊所吸引,新編第三十八師在撤退途中較順利打垮日軍阻擊。部隊裝備不但沒有損失,還收容數以千計難民和英印聯盟落隊散兵。

而杜聿明所率的第五軍與第六軍因遭到日軍圍殲,加上穿越原始叢林時裝備與給養不足,因此突圍部隊有半數以上因病死或是缺乏醫藥而死亡葬送在野人山中。當中新編第二十二師因所在位置並未跟隨第五軍歸國,亦撤往印度

5月底,孫立人率新編第三十八師到達印度邊境。英駐印邊防軍要求中國軍隊解除武裝以難民身份進入印度。孫立人拒絕解除武裝。

恰巧,為新編第三十八師在仁安羌解救過的英聯軍第一師師長正於當地醫院療傷,聞知孫立人部情況後,即前往調解。

第二天,新編第三十八師開進印度,英軍儀仗隊列隊奏樂,鳴炮十響以表歡迎,英雄式入城。該軍雖然裝備簡陋,猶如乞丐,但氣勢高昂,令人敬佩不已。

美國的XY計劃中,駐印軍稱為X部隊,由美籍顧問進行全面性的整訓。撤入印度的新編第三十八師與新編第二十二師在1942年接受重組改變番號為新編第一軍,軍長鄭洞國,副軍長孫立人。

1943年底,在印度完成整訓的新編第一軍在軍長鄭洞國率領下與英國及美國游擊部隊反攻緬北,並從日軍18師團的防線正面突破,打敗日軍。

1944年4月,為了加強印緬戰場反攻力量,已經在滇越國境與印度支那日軍對峙三年的五十四軍第十四師和第五十師從雲南省祥雲縣的雲南驛機場空運至印度萊多的汀江機場。

1944年8月,在原新一軍的基礎上擴編為新一軍和新六軍。五十師與十四師分別編入兩軍。1944年8月孫立人接任新編第一軍軍長,隨後繼續進行緬北掃蕩作戰。

民國卅四年(1945年)5月,孫立人率新編第一軍返廣西南寧,準備進軍廣州。同月,應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之邀,孫立人赴歐考察歐洲戰場,是中國唯一被邀請的高級軍官。新一軍向雷州半島出發,準備與那裡的日軍交戰,結果走到廣西貴縣,突然聽說日本投降了。9月7日,新編第一軍奉命進入廣州,接受日軍第二十三軍投降,並要求日俘建造新編第一軍印緬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嗣後,新編第一軍進行休整和擴充,成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號稱「藍鷹部隊」、「天下第一軍」。

視頻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 相關視頻

此國民革命軍不得了,幾百人擊潰日軍幾千人,堪稱革命軍第一鐵軍
陳賡給全體人員講話宣布改名國民革命軍, 不知道李雲龍在下面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