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雅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雅龍是一種恐龍。與其他蜥腳下目的恐龍一樣,文雅龍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但體型卻略為小型,不多於9米長。它的頭呈方型,在頂上有高出的拱形物,以包含鼻孔。

恐龍是中生代時期[1](2.3億年前)的一類爬行動物,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恐龍骨架因為其體型極其巨大或小巧、構造奇妙,已成為全球各地博物館的主要展覽品,恐龍開始被世人所知[2]

恐龍已是現代大眾文化的一部分,無論兒童或者成年人均對恐龍有很高的興致。恐龍往往是熱門書籍電影、各種玩具的題材,各類媒體也常報導恐龍的科學研究進展與新發現[3]

介紹

文雅龍(學名Abrosaurus)是大鼻龍類下的一個屬,生活在中侏羅紀現今的亞洲,是在中國四川省的大山鋪地層發現的其中一種恐龍。它的名字來自古希臘語的「αβρος」和「σαυρος」,意即「精緻的蜥蜴」。

文雅龍的名字是因其頭顱骨的特徵而來,它的頭顱骨有以修長的骨柱支撐著很大的開口。文雅龍屬下唯一的已發現的種稱為「東坡文雅龍」(學名Abrosaurus dongpoi),是以11世紀生於四川的中國詩人蘇東坡命名。

文雅龍的命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文雅龍在1984年發現,並在1986年中國古生物學家歐陽輝的博士論文中首次提及,併名為「Abrosaurus gigantorhinus」。由於這個名字並不符合國際動物命名法規,所以被指是為無資格名稱,但這個無資格名稱卻仍被錯誤地引用多次。歐陽輝遂於1989年正式稱它為「Abrosaurus dongpoensis」。但是由於拉丁語字尾的「-ensis」正確是用來指地方的,它的名字才改為以尊崇男性的「-i」為後綴。而現時的正式學名為「Abrosaurus dongpoi」。

物種分類

文雅龍首先被分類為圓頂龍科,但最新的研究並不把它分類在特定的科上,而是種基礎大鼻龍類恐龍,類似圓頂龍。可是,文雅龍的化石卻沒有完全被描述,使得它的分類很難得到確定。

生物化石

文雅龍的完模標本是它那接近完整的頭顱骨,並且妥當的被保存著。另一個頭顱骨及骨骼的碎片亦被歸類於文雅龍,但是卻沒有任何文獻提及。所有的化石都是來自中國自貢市的大山鋪,並且保存在當地的恐龍博物館。文雅龍與最少四種蜥腳下目恐龍都是從大山鋪的下沙溪廟地層出土。這個地層估計約為中侏羅紀的巴通階至卡洛維階,約是在168-161百萬年前。

視頻

文雅龍 相關視頻

恐龍是怎樣演化的
中國專家發現白堊紀之後的恐龍化石,恐龍有可能是在南方滅絕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