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宿舍(姚澤金)
《文明宿舍》是中國當代作家姚澤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文明宿舍
文明宿舍,它是唐洞煤礦單身職工的住所,更是礦山發展的歷史見證。我從1995年5月參加工作,就居住在此,直到2000年底結婚才搬離文明宿舍,在這裡居住了5年多的時間。在這裡,給留我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結識了很多珍貴的朋友;它是美麗礦山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
我通過查閱《唐洞煤礦志》,才知道了文明宿舍的前世今生。1982年7月,國家煤炭部頒發「全國煤礦職工生活福利管理工作的標準」。為了達到部級標準,唐洞煤礦於1984年起,在全部宿舍內先後裝上[[電風扇]、床頭櫃和棕墊子。同時還創辦了1棟「達標」宿舍——文明宿舍。文明宿舍建築面積2117.67平方米,三層樓房,大小房間63間,內設廁所、洗漱間、圖書閱覽室、電視室、會客接待室、物品寄存室;各房間統一配發高低床、床墊、蚊帳、棉被、床單床罩、桌、椅、櫃、暖水瓶、洗臉盆、茶具;室內裝有日光燈、電風扇、紗窗、紗門、地板一律鋪設膠漆,走廊上擺有清香四溢的各色盤栽花卉;文明宿舍配有1名專職管理員和11名正式女職工擔任服務員(包括門衛、庫房),負責全宿舍的服務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服務;同時還配有洗衣機、甩干機、床上用品均由服務員定期洗刷。1984年和1985年,文明宿舍兩次達標。1988年起,又實現了宿舍旅館化。
如今文明宿舍早已無人居住,物是人非,往事如煙。隨着唐洞煤礦礦井關閉及資興市城市規劃建設和棚戶區工作的推進,作為危房的文明宿舍也許馬上將面臨着拆除,它將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宿舍的圍牆上張貼着「危房危險、請勿靠近」的醒目標識。在家無聊,今天駕車到文明宿舍前提前拍下了一些珍貴的照片,留着日後的一點念想。
文明宿舍由於年久失修,加之近幾年無人居住,如今已經是破爛不堪。文明宿舍早幾年已被公司列入危房拆除計劃之中,原本想進去看看曾經居住的房間,找尋匆匆流逝的歲月,但是,走近大門及門衛室,看見兩扇鐵門緊鎖,只能望而卻步,有些許小小的遺憾。
我曾記得冬季的文明宿舍特別冷。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工資低、經濟條件差,每逢冬季下雪的日子,天寒地凍,北風呼嘯,日子特別難熬,睡着單簿的棉被難以入眠,實在沒辦法的時候,只有穿着毛線衣睡覺,同時將脫下的棉衣、棉褲等衣物全部蓋在被子上,這樣子才勉強暖和一些!
我曾記得文明宿舍的門衛小屈。他性格溫和,身材瘦小,沒有什麼多話,但是心地善良。他每天除了干好門衛的本職工作以外,還是一個細心又熱情的人,誰的衣服沒有收,誰的房門沒有關,誰的包裹信件沒有領取,他總會及時提醒大家。遇到職工家屬來訪,他會熱情的安排在會客接待室,倒上茶水,打開電視,並第一時間主動電話聯繫上外出或者上班的職工與家屬會面。他工作十分盡職盡責,儘管身體欠佳,但是從未出現過缺勤空崗。前不久,我無意中聽原單位同事說,他早幾年因病已經去世,讓人特別懷念,感嘆病魔的殘酷無情!
我曾記得住在文明宿舍的同事最喜歡去市區逛街。文明宿舍就地處於礦工南路旁邊,緊鄰資興市區,跨過資許鐵路線不到10分鐘便是資興市區。我想,唐洞煤礦可能是全國煤礦中與市區最鄰近的煤礦。每次遇到輪休天,我們宿舍相好的同事便會一起結伴而行去市區逛街,回來時買一些廉價的生活用品和衣物。
我曾記得在文明宿舍一起搭夥吃飯的日子。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我與國國、溫良三人一起搭夥做飯,我們三人分工明確,發揮各自優勢,精打細算的國國負責買菜,廚藝高超的溫良負責炒菜,講究衛生的我負責毫無技術含量的洗碗工作。簡單就是快樂。每逢節假日或者朋友來訪,我們就會增加幾個好菜,買一些啤酒,大家在一起暢飲幾杯,感覺比什麼都要快樂!好留戀我們三人在文明宿舍曾經在一起度過的美好歲月。
我站在文明宿舍樓下,自西往東放眼望去,能清晰的看到東岸山上「毛澤東思想萬歲」的巨幅標語及山腳下的列車煤倉,一切都是那麼的親切和溫暖!
回到家中,我細細的欣賞着在文明宿舍拍攝的每一張圖片,腦海里浮現出了在文明宿舍曾經度過日子,腦海里想象着,在不久的將來,在文明宿舍的原址上將有一棟漂亮的棚改電梯房拔地而起。[1]
作者簡介
姚澤金,男,愛好新聞及文學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