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徵明及其他(黃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徵明及其他》中國當代作家黃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文徵明及其他

這是去年的事了。在我下榻的閶門附近,有一處過去不曾知道的名跡,是閒談中從當地的父老口中聽到的。馬上就去訪問,訪問的結果卻是滿 懷惆悵。

那是在一個有着「文衙弄」名字的小弄里。蘇州「某衙前」這樣的地名似乎不只一兩處,可見過去這裡的「文風」之盛,也就是說有許多封建 官吏曾經住在這個地方。這裡的「文」指的是文徵明。他並非顯宦,不過是一位著名的書畫家,他的子孫也大抵都是「白衣」,真不懂何以會 有這樣一個闊氣的名色。

明代著名畫家、「吳門四家」之一的文徵明的故居,現在是一家什麼工廠的倉庫,要進去參觀還得熟人引進。進去一看,有一個幾將乾涸了的 污穢不堪的池塘,北面的一排臨水的水閣,一望就知道是明代的舊築,宛如一條彩虹。窗檻都是細巧的木雕,窗上糊着破報紙。因為是作倉庫 使用的,水閣中間的一節已經被壓得幾乎坍下來,彩虹則變成顯示經濟危機的曲線了。南面的假山上部,有一個乳魚亭,只有一半露在外面, 也是明時舊物。本來這是賞荷的所在,但那池中卻沒有半點荷花的影子。我當時只是匆匆一望,就走了出來,沒有也不可能細看。據說,這裡 還有博雅堂、梁澗和當年文徵明讀書作畫的三間古屋,這些都是明代的建築。

據說,文徵明的這個故園叫做「敬亭山房」。後來歸了姜氏,改名「藝圃」。

再後來就一直是綢商的商會,改名「七襄公所」。蘇州的絲織業是有名的,因此這裡還一直保存得不壞。拿來作倉庫,不用說,那又是「四人 幫」之流的「德政」了。

這樣一個大半保存了明代建築的舊跡,也許由於規模小,也許因為被綢業商人霸占了,過去幾乎沒有人知道,連撰寫《江南園林志》的童患建 築師也不加著錄。

想來蘇州類似的遺址必不只此,現在都還在「若存若亡」之間,可真是已經到了非立即採取緊急措施不可的時候了。

號稱蘇州三大名跡之一的「文衡山手植藤」,本來是在拙政園裡的,過去每過此園一定要去看看。後來不知怎樣一來,古藤「失蹤」了,找來 找去也不見。這次是偶然到拙政園側的博物館去看看「出土文物展覽」,才偶然在出口的地方重新「發現」了它,荒穢不堪。要不是那塊端午 橋立的小小的石碑,我還不敢相信這就是那有名的古藤。如果發現了一件文徵明的書畫,那總是會被珍重地藏在博物館裡的吧?但他的故居、 他手植的花木,卻不屑一顧,這確是奇怪的邏輯。我看這就是「四人幫」的流毒,應該徹底加以消滅的。

也是在去年,也是從朋友那裡得到的線索,說是獅子山上發現了晉墓。我就一個人跑了去採訪。獅子山確是像一頭伏在那裡的獅子,也並不十 分高大。可是要找這晉墓,卻頗費了些手腳,好容易從後山爬到前山,最後還是得到在田裡勞動的社員的指引,才在「獅子」的腹部發現了墓 穴。還是發掘以後的原狀,墓里還殘存了磚擴,墓外則是大量的散堆着的完整的、斷碎的墓磚,磚上都有字的,每塊十斤上下,上面的銘文是 「元康三年四月六日廬江太守黃明亭侯主簿高口口」,這是西晉惠帝時的磚,距今一千六百八十五年了。這次在蘇州博物館的「出土文物展 覽」中看到了獅子山出土的青瓷器,「說明」中標明的時代卻是「東晉」,至於有字的晉磚,也一塊都不陳列。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着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蘇州是一個著名的古城,這確實都是值得驕傲的。但也確實出現了「四人幫」那樣不肖的子孫,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古磚、帶文字的古磚、帶有顯示晉代典型的隸書風格的銘文的古磚,就這樣散落在地上,無人過問。這是說明古國的文化遺產的豐富呢,還是「四人幫」的流毒,應該是易於辨別的。

蘇州作為一座名城,是國內外旅遊者所十分嚮往的地方。我們確實已經做了大量的很好的工作,但也應該看到,潛力還大得很,方面還多得 很。不該年年月月總是那些老花樣,就是老花樣也該不斷地豐富、提高,使遊覽者有更新更大的收穫。

真是大有可為。應該把工作做得更好,「四人幫」的流毒還得花大力氣加以肅清。

如果認真這樣做了,很自然,那好處必不只表現在旅遊方面而已。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三日[1]

作者簡介

黃裳,原名容鼎昌。中國作家協會榮譽委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