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天祥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天祥墓位於中國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鶩湖大坑虎形山(原屬吉安縣),是南宋丞相文天祥之墓。1987年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年)文天祥在大都就義,次年歸葬故鄉富田。墓於明、清先後重修。1983、1993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拔款重建。墓坐北朝南,封土高2。6米,直徑5米,墓門高2。1米,寬3。4米,墓前有祭祀台、神道和石牌坊。

概述

文天祥墓:位於江西省吉安縣富田鄉鶩湖大坑虎形山。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立墓,明弘戊申(1488)奉詔修理。清雍正九年(1731)奉旨重修。1983年11月,省縣撥款重修。墓前有二層共106級紅條台階,墓封土高1。4米,墓腳平地新立一塊文天祥簡介字碑。1987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收入《中國名勝辭典》。

墓主生平

文天祥(1236-1283),原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吉安縣)人。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因父喪未受官職。開慶初年(1259)蒙古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請理宗遷都以避敵鋒,文天祥上疏請斬董宋臣,以振奮人心,並獻禦敵之計,未被採納。後歷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職。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賈似道而遭到罷斥。德祐元年(1275)正月,聞元軍東下,文天祥在贛州組織義軍,開赴臨安(今杭州,當時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其時元軍已進逼臨安,被派往元營中談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與其客杜滸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復由海路南下,至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堅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進兵江西,收復州縣多處。不久,為元重兵所敗,妻子兒女皆被執,將士犧牲甚眾,天祥隻身逃脫,乃退廣東繼續抗元。後因叛徒引元兵襲擊,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縣)被俘。元將張弘范迫其招降張世傑,乃書《過零丁洋》詩以訴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經歷種種嚴酷考驗,始終不屈。於1283年從容就義,年僅47歲[2]。文天祥創作了大量的詩、詞和散文作品。其中詩作達百餘首,成就很高。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過零丁洋》、《正氣歌》等千古絕唱。

視頻

文天祥墓 相關視頻

鄱陽芝山公園清理水池,發現一座神秘古墓,專家:文天祥老師墓
(1)文天祥最後的日子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政府網,2013-05-03
  2. 最浩然正氣的遺書,中國政府網,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