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學大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教育哲學大意》,美國現代進步主義教育哲學著作。波特於1921年著。中譯本孟憲承譯,193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共12章,約7萬字。主要討論兩個問題:1.教育應有的目的或理想;2.受教育者心靈和智慧的性質。圍繞着這兩個帶有根本性質的問題,從各方面進行了討論和分析,並提出了有見地的主張。
第1章「教育的意義」,認為人生的目的與價值是教育首要考慮的重大問題。各種教育目的論都不錯,但無論哪一個都不配作終極目的,因為都會導致片面的訓練或畸形的教育。人生是不斷成長的過程,因此教育無需有固定的終極目標。一種教育是好是壞,就看它是否適合於成長。據此主張,把成長視為選擇教育價值的標準。第2章「教育的價值」,討論教育目標與各種教材的關係。認為教育是一種個人加入社會團體的過程,個人要想充分地參加社會生活,必須對社會環境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各科教材的價值就在於它所提供的關於社會生活的知識。第3章「教育與民主主義」,認為美國式的民主主義是國家生活的原則和社會制度的理想,教育應以民主主義為方向。認定民主主義教育目的在於以個人為目的。第4章「理想的發展」,斷言如果教育合於群體精神,就可以促進民主主義的完成。第5章「興趣、職務與努力」,針對人們的普遍認識,重新解釋和說明這三個概念,並指出對這個問題的兩種對立的極端主張是可以調和的。第6章「思維過程」,提出了思維過程的幾個根本特點和步驟(問題、假設、檢查與說明、預測與證實)。同時指出,歸納和演繹並不是截然區分的兩個思維過程,而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第7章「思維的訓練」:分析赫爾巴特的五段教學法,在肯定其價值的同時提出兩點批評意見:1.思維過程應以問題為起點,2.思維的探索具有試驗性。思維訓練要同時注意歸納和演繹兩個方面,而不應分別訓練。第8章「訓練效力的遷移」,指出人在一種活動上得到的訓練,不能增加它在其他範圍上的能力。某種經驗改變後來的行為,是通過兩個途徑——習慣的形成和意義的認識。其中,習慣是重要的,但習慣必須依靠對意義的認識。第9章「心靈實質說」,認為笛卡爾的心靈實質說在方法論上是形式訓練的根據,在目的論上是反民主主義的理想。第10章「意識狀態說」,指出意識狀態說的根本錯誤就在於忽略了應用在思維訓練方面的價值,視學習為外在物的消極接受。第11章「意識即行為說」,指出這種心靈觀認為意識是一種機能和行為,這種解釋也是不正確的。第12章「教育與哲學」,認為哲學的職能不能由科學來代替,哲學雖然在教育細節問題上不能提供手段和方法,但在解決教育根本問題上有重要指導作用。
本書用實用主義哲學觀點討論了諸教育問題,糾正了當時忽視教育根本問題的傾向。本書對教育根本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考察,並提出了許多獨到見解。
作者介紹
波特(B.H.Bode 1873—1953),美國哲學家、教育家。1873年10月4日生於美國伊利諾斯州的里多特,畢業於楊克頓學院。1900年在康奈爾大學獲博士學位。此後,一直到1909年在威斯康星大學任教育學副教授。1909年到1921年在伊利諾斯大學任教,還任俄亥俄州大學教育學教授。1944年到1945年,在開羅任客座教授。對杜威學說採取較保守的態度,其著作可視為對杜威學說的闡發和補充。主要著作還有《創造的智慧》(合著)、《邏輯學大綱》、《現代教育學說》、《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進步教師在十字路口》、《我們如何學習》等。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1]。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教育哲學大意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 ↑ 工具書及其分類,豆丁網,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