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相索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故相索命》節選於晚清政論家薛福成《庸庵筆記》[1]的下卷。

薛福成(1838年4月12日~1894年7月21日),字叔耘,號庸盫,江蘇無錫賓雁里人,出生於書香門第、官宦之家。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者之一、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起者[2]。自幼即受時代影響,廣覽博學,致力經世實學,不做詩賦,不習小楷,對八股尤為輕視。

原文

柏靜濤中堂以戊午科場案伏法。其咎只在失察,予以褫革,巳覺情罪相當。若軍台效力,則重矣。乃肅順等用意在修怨以立威,必殺之而後快。天下頗謂用法過當,甚有為之呼冤者。肅順將敗之前數日,在熱河直廬獨坐,共僕從忽聞室中喧嚷聲,倉卒奔入,則見肅順方作遜避狀,但連聲曰:「七哥,請勿怪我!七哥,請勿怪我!」

七哥者,肅順平日稱柏相者也。兩仆前扯肅順曰,「日尚未入,中堂何驚?」肅順如醉如醒,謂其仆曰:「汝等見柏中堂乎?頃柏中堂以手自挽其頭,對我而笑,口稱索命,令人可怖。」因指示之曰:「尚在彼處。」忽復驚曰:「耆中堂垂帛於頸至矣,當奈何?」耆中堂,即耆英,亦因肅順專疏劾奏,奉旨賜自盡者也。

俄而家人環集,肅順如夢初覺,若已忘前事者,自是神氣頹喪,智慮亦大不如前。未十曰,而奉旨褫逮矣。蓋死期將至,敗氣已見,而怨鬼乘之為厲也。

棲身曾幕

同治四年(1865年),機遇終於降臨到薛福成的頭上。同年夏天,清廷鑑於在鎮壓農民起義隊伍捻軍的過程中連連失利,主持剿捻的名將僧格林沁亦被捻軍擊斃,便命剛剛鎮壓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兩江總督曾國藩指揮湘軍北上剿捻。曾國藩是向西方學習船堅炮利的洋務派的代表人物,被朝野視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曾國藩善於結納人才,很多人也想依附於他的門下,所以他的幕府里聚集了一批在當時頗有聲望的賢士 。曾國藩率軍北上剿捻,沿途遍貼了招納賢才的榜文。薛福成十分欽慕曾國藩,認為這是一個投奔他的極好的機會,於是將自己多年來社會問題的思考與解決社會危機的辦法細細道來,寫下了一萬多字的《上曾侯書》,集中寫成了"養人才、廣墾田、興屯政、治捻寇、澄吏治、厚民生、籌海防、挽時變"的八條對策。6月28日,當曾國藩的座船沿運河途經寶應時,他由大哥薛福辰陪同,冒着風雨謁見曾國藩,將萬言書恭恭敬敬地遞上去。曾國藩讀了他的上書,讚賞不已,覺得薛福成文章長於論事,日後有望成一家之言,便對周圍人大講薛福成他日當有造就,並立即延攬薛福成為自己的幕僚。從此薛福成跟着曾國藩走南闖北,與一群才華橫溢胸懷大志的幕僚朝夕晤談。曾國藩酷愛圍棋,每日清晨, 都要請有相同嗜好的薛福成與之對弈,不但切磋棋藝,更注意交流對諸如"兵事、餉事、吏事、文事"等軍國大計的種種設想。

視頻

故相索命 相關視頻

旅遊|尋訪江南園林式建築薛福成故居
無錫旅遊必去景點 薛福成故居 錢鍾書故居 景點解說

參考文獻

  1. 庸庵筆記,道客巴巴,2014-12-25
  2. 家族篇——工商立國的領路世家·無錫薛氏 ,搜狐,201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