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鄉的前世今生來世(書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故鄉的前世今生來世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故鄉的前世今生來世》中國當代作家書璟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故鄉的前世今生來世

時光逆流到2001年,那時我們這批九零後還在看山是山,看水還是水的的鄉下過着半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因為沒事時我還是會跟着奶奶去遊山玩水,當然奶奶是去地里做光榮的勞動人民)。記憶深刻的是我們家那四四方方、規規距距的閒庭小院,除了平日裡能抓抓雨後呱呱呱商討青蛙國會出現洪澇的蛙先生蛙女士外,還能享受海景房般無死角的風景,當然海在雲貴高原這種天然喀斯特地貌是沒有的,但是看山還是相看兩不厭的,因為群山重巒疊障,頗有百萬天兵天將布下天羅地網之態呢!

其實,最令我腦海里沸騰起愛恨交織的是另一位-龍舌蘭先生(況且這麼叫吧,畢竟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愛國青年),作為植物類的一員大將,其戰鬥值不落後於王者榮耀里的英雄們,因為它有絕技-殺人不見血,針針無情的奪命毒針(溫馨提示:對於龍舌蘭的針有無毒這個命題你可以參考以下解題辦法,1以身作則,以神龍嘗百草精神親身試針,2參考xxx自然類教科書x頁x行,3打開百度,直接搜索,方便快捷,我姑姑嫂嫂用了都說好,可謂童嫂無欺)。我每茶餘飯後,便細思量這位先生堅挺的身軀、傲視群花群草的態勢和一副一人之下萬草之上的氣勢(因為每一棵成功龍舌蘭背後都站着一個偉大的主人-我奶奶,因為這些花草平日裡都是奶奶照顧的),便極度難忘昨日被扎的種種,於是,復仇的魔鬼在我腳下化作一團火焰,我化作小哪吒(估計是被寫《西遊記》的吳承恩先生,拍《西遊記》的大導演楊潔圈粉啦),手持芭蕉扇(棕櫚葉)便和龍舌蘭先生鬥智鬥勇,大戰到奶奶叫吃晚飯時,才禮貌躹躬握手以示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而別。

總之,那是我和龍舌蘭先生腥風血雨的一年,並且持續了我的整個孩童時代,後來,不知道是達尓文先生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法則生效,還是真有因果循環這東西,龍舌蘭一家即然宣布破產了,血本無歸,子子孫孫也遭到了連坐的懲罰,全部滅絕了,而我,既然開始想念它們了。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要修水泥路到我的四四方方、規規距距的小院來,所以斬龍舌蘭並除其根,為水泥路鋪下康莊大道。

今年是2018年,龍舌蘭先生一家長眠於水泥路下十餘年過去了,物非人也非,只剩四四方方、規規距距的小院笑看雲捲雲舒、車來車往(因為我家就在省道邊)。龍舌蘭雖然死去了,但是它活在人們心中(有時出現在飯後的談資中),水泥路雖然活在我們視野中,卻也形同死了一般。君不見,在水泥路一家以強硬態度打通我村交通要塞前,這裡曾卻別有一番洞天。第一個近鏡頭-一群天真爛漫,臉上脖子上手上汗債斑斑,蹤跡可尋(尤其是脖子那一圈,有時還二三圈、三四圈黑黝黝的線)的孩子,正七八個翹着屁股作攔球狀,兩三個抖摟着手作趕鴨狀-網魚,當然什么小魚泥湫蝦米等等,凡是活的,能游的,四肢健全的都來者不拒,照單全收,當然是有些破壞生態系統平衡的嫌疑,萬一小蝦被捕完了小魚就可能鬧饑荒,這下大魚們也得緊緊褲腰帶,努力搞經濟發展等等,大魚們活不好了,什麼蛇、鼠、鷹等等,凡正都是一條線上的螞蚱,都逃不掉了,當然,估計我當時也不知道其實作為食物鏈上的我,好像也要連坐(龍舌蘭先生一家已經以身作則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儘管當時的水至清見底,且水中游魚可數,還是因為基因問題,哪些小魚小蝦們仿佛個個都習得了絕世武功,如輕功水下漂等,反正就是等我們左放網、右趕趟兒,那些魚可謂是呼之即去,棄之即來,讓我們個個作抓耳撓腮狀於他們的精靈勁兒,愁煞是也。於是,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感昭下,我們終於決定早應該放手,這無休的陰謀(張杰粉路過),便到了第二個鏡頭-河岸邊的青春草地上放飛自我啦。

一望有際(畢竟是雲貴川高原地帶)的碧綠的草畔,被清晨的霧呀露呀餵飽了,於是在日光浴下的它是顯得極其可愛的,遠看近看360度無死角(估計是用了天然恩賜的冼面奶或防曬霜吧),一串串晶瑩剔透的小露珠們一閃一閃的,像趕集似的,一趟趟兒的,快亮瞎了我的眼。於是,一群大小、高矮,胖瘦錯落有致的男孩子女孩子們,紛紛摩拳擦掌、囗中念念有詞,估計應該是說誰是我七大姑八大姨之類吧(鄉下有小孩老人還得管叫一聲叔的),大家經過戰前雙方人員握手以示友好外,便以手心手背決定誰向誰先開戰,於是,一場響遍村內四面八方的鬥雞賽拉開序幕了,沒有華麗的加油稿,只有一陣亂鬥。戰鬥到最後,或許真的是不論輸贏,大家大眼作小眼、小眼作瞇眼,集體躺在了這綠油油的草地上。

小河,草地真好,承載了大小人、普通平凡人的童年(據奶奶說我父母輩更野,原來我才不是真的熊孩子)。如今,士別三日,真當刮目相看,原先的小河不見了,魚不見了,小孩兒也不見了,當然歡聲笑語隨着孩子們的離去,人去樓空了,只剩下了今天的水泥橋、水泥河溝,偶爾有隻鳥歇歇,也悄悄的走了,不曾帶走一片雲彩。

如果有來世,那就真的好了,就像遊戲裡的角色,打怪打死了大不了升級裝備,滿血復活再戰,可是經過無數科學家窮極一生的研究和自己的親身體驗,目前,我們的來世一說還是可以去電影院看一看,但只限於想象一下,畢竟人類的想象力還是為我們帶來了飛機的發明等等。在蕾切爾.卡森《寂靜的春天》里,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因為人類發明和使用了DDT,導致我們許多生物死亡,如果我們能一個春天裡聽到鳥叫,那便是極其幸運的。(還好我的小村那水泥溝里有隻傻鳥)其實,這世界有太多黑暗,我們看不見,有太多淚水,我們看不見,有太多呻吟,我們聽不見。如非洲大象被盜獵、青海藏羚羊被偷獵等等,其背後都是不符合價值規律的交易,是金錢交易在作主角,而人性作導演,欲望作劇本的劇,劇中你我不要再作睜眼瞎,而是要深省深思。我們不僅要尊重人類的生命,對於比我們還古老的這顆星球的生物也應該敬畏愛護。最後,以此獻給我故鄉的龍舌蘭先生,小河女士等等那美麗的一磚一瓦,一土一壤,以及我的童年。

[1]

作者簡介

書璟,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