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摩尼天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摩尼天虹
摩尼天虹
出生 1968年
北京
逝世 2018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原名楊忠,號摩尼天虹,又號閒雲流馨
籍貫 四川成都
職業 現代琴家,
知名作品 《閒雲流馨》
《竹林遺風》
《流雲月隱》等。

摩尼天虹

(公元1968年-- )原名楊忠,號摩尼天虹,又號閒雲流馨,北京人,祖籍四川成都,現代琴家,醒心琴韻創始人。

摩尼天虹自幼受其父影響,喜好詩詞、古文、書畫與音樂,研習武道與養生之學;成年後曾自學古琴,後師從閩派琴家韓傑,並請益於陳長林等琴家;琴風以清麗雅和,古逸澹遠,方正閒靜為要旨;主張道之與技,如人之兩足,兩全為健康,缺一則為跛,有技無道是為俗樂,有道無技是為空談,制曲操琴以得古風為善,然其形式不必拘泥。

個人簡介

摩尼天虹(公元1968年-- )原名楊忠,號摩尼天虹,又號閒雲流馨,現代琴家,醒心琴韻創始人。

摩尼天虹自幼受父影響,喜詩詞古文,好書畫音樂,研武道與養生之學;成年後曾自學古琴,後師從閩派琴家韓傑,並請益於陳長林等琴家;琴風以清麗雅和,古逸澹遠,方正閒靜為要旨;主張道之與技,如人之兩足,兩全為健康,缺一則為跛,有技無道是為俗樂,有道無技是為空談,制曲操琴以得古風為善,然其形式不必拘於「一字不改」。

公元2000年起,摩尼天虹開始潛心研究古譜,從事打譜,同年創辦「醒心琴韻」,並以家學方式授琴,同時開始編著《醒心琴譜》。

摩尼天虹先生所作琴文多篇,部分發表在【醒心琴韻】和個人博客【閒雲流馨】之上。曾出版個人古琴演奏專輯《閒雲流馨》、《竹林遺風》、《流雲月隱》,以及出版古琴書籍《琴心直指》醒心琴韻初級課本、《磨礪參考》醒心琴韻中級課本。

主要作品

主要琴著

摩尼天虹的主要琴著包括:《醒心琴譜》、《琴,人類文明的奇葩》、《漫話古琴》、《琴心》、《初學者鑒》、《磨勵參考》、《聽琴點滴》、《琴如其人》、《琴訣小議》、《琴與養生》、《琴心直指》、《琴聲十六法要點》、《溪山琴況注釋》、《醒心琴訣》、《琴道衍流》等多種。其中《醒心琴譜》為經摩尼天虹打譜、改編和整理的琴曲譜集。

琴曲專輯

摩尼天虹琴曲專輯所收錄琴曲皆出自《醒心琴譜》,包括《流雲月隱》、《閒雲流馨》、《竹林遺風》等。

《流雲月隱》

收錄琴曲包括:《遁世操》 、《洞庭秋思》、《歸去來辭》、《靜觀吟》、《山居吟》、《梅花三弄》、《秋月照茅亭》、《碧天秋思》、《陋室銘》、《欸乃》、《高山》、《秋宵步月》、《莊周夢蝶》、《列子御風》、《秋江夜泊》、《梧葉舞秋風》、《招隱》、《頤真》、《泛滄浪》、《漁樵問答》

《閒雲流馨》

收錄琴曲包括:《平沙落雁》、《流水》、《憶故人》、《梅花三弄》、《雙鶴聽泉》、《漁樵問答》、《良宵引》、《鷗鷺忘機》、《白雪》、《瀟湘水雲》、《陽關三疊》、《關山月》、《醉漁唱晚》、《石上流泉》、《酒狂》、《招隱》、《龍翔操》、《普安咒》。

《竹林遺風》

收錄琴曲包括:《酒狂》、《風入松》、《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孤館遇神》、《廣陵散》。[1]

摩尼天虹
專輯名稱:竹林遺風專輯藝人:

《竹林遺風》摩尼天虹古琴專輯。以竹林七賢琴曲為主題的古琴演奏專輯,包括七賢傳世琴曲八首:《酒狂》、《風入松》、《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孤館遇神》、《廣陵散》。附《竹林遺風》琴曲介紹及竹林遺風隨筆。摩尼天虹,原名楊忠,號摩尼天虹,又號閒雲流馨,北京人,祖籍四川成都,現代琴家,醒心琴韻創始人。

摩尼天虹自幼受父影響,喜詩詞古文,好書畫音樂,研武道與養生之學;成年後曾自學古琴,後師從閩派琴家韓傑,並請益於陳長林等琴家;琴風以清麗雅和,古逸澹遠,方正閒靜為要旨;主張道之與技,如人之兩足,兩全為健康,缺一則為跛,有技無道是為俗樂,有道無技是為空談,制曲操琴以得古風為善,然其形式不必拘於「一字不改」。

公元2000年起,摩尼天虹開始潛心研究古譜,從事打譜,同年創辦「醒心琴韻」,並以家學方式授琴,同時開始編著《醒心琴譜》。

《酒狂》之打譜,現代琴壇首自姚丙炎先生。其版本較為明快,於托興於酒,酣暢若狂處甚佳。劉少椿先生亦曾打譜。其版本亦為佳品。天虹之《酒狂》,打譜於二十一世紀之初,是於酣狂起伏、形醉意醒處下功夫,取中速而偏於明快,在堅實中見起伏,於起伏處見平穩。

後曾於雅集中,聞金蔚一弟子彈《酒狂》,速度極慢,有不醒之感,甚為不解。諮詢之下,得知為龔一先生打譜之版本。遂反覆聆聽龔一先生之《酒狂》,以為其是在醉上下功夫,且醉之甚真,為一家之風範。以後又曾聽美國唐詩璋先生彈《酒狂》,其版本亦甚有特點。

顧各家之《酒狂》,皆有特色,然於「醉」與「醒」處,處理頗為不同。而形醉意醒,方為《酒狂》之真趣也。

關於《廣陵散》之來歷,約有三種說法:一為華陽亭「古人」傳予嵇康。二為曹魏琴家杜夔之子杜猛傳予嵇康。三為嵇康所作,假託「古人」傳授。杜猛傳琴說出自宋朝朱長文之《琴史》。《琴史》中亦提到華陽亭「古人」傳琴之說,而書中認為此說法甚怪,故不足據。然其他諸琴著傳譜中,卻皆取華陽亭「古人」傳琴之說。嵇康所作說,亦無更多佐證。《廣陵散》若嵇康所作,何故假託「古人」相傳?若此曲托古,《嵇氏四弄》、《孤館遇神》諸曲,何不託古?

《廣陵散》全曲有四十餘段,嵇康一夜學會,絕無可能。然《神奇秘譜》等傳譜只言「遂以授康」,亦未明確只一夜相傳,而嵇康只一夜學會。多日相傳,不無可能。故華陽亭傳琴一說,亦無甚怪異之處。若將《琴史》杜猛傳琴一說與華陽亭傳琴說相合,而自稱「古人」者,即為杜猛,也未可知。然此「古人」是否即為杜猛,現無法考證。然此大曲,必為多日相傳,嵇康方能學會。此凡彈琴者,皆應有共識。若真是一夜傳琴,一夜學會,那此《廣陵散》必非今之四十餘段之《廣陵散》,篇幅應當較小。若此說成立,嵇康之四十餘段《廣陵散》,必為在「古人」相傳的基礎上,再加潤色而成。若《廣陵散》真如《嵇氏四弄》等曲,為嵇康所作,似無假託古人之理。然嵇康在《廣陵散》原本上加以潤色,則不無可能。

《神奇秘譜》所載之《廣陵散》,共四十三段。《開指》一段。《小序》一段,名曰止息。《大序》五段,一曰井裡,二曰申誠,三曰順物,四曰因時,五曰干時。《正聲》十八段,一曰取韓,二曰呼幽,三曰亡身,四曰作氣,五曰含志,六曰沉思,七曰返魂,八曰徇物,九曰衝冠,十曰長虹,十一曰寒風,十二曰發怒,十三曰烈婦,十四曰收義,十五曰揚名,十六曰含光,十七曰沉名,十八曰投劍。《亂聲》十段,一曰峻跡,二曰守質,三曰歸政,四曰誓畢,五曰終思,六曰同志,七曰用事,八曰辭鄉,九曰氣沖,十曰微行。《後序》八段,一曰會止息意,二曰意絕,三曰悲志,四曰嘆息,五曰長吁,六曰傷感,七曰恨憤,八曰亡計。

審其曲者,有過冗長,略嫌繁複。故今之打譜者,多自作節本,去繁而就簡,能存其神者為佳。天虹舊日曾習陳長林先生之十七段節本,此版本甚佳。然竊以為仍可更佳者。故自作節本二十一段。合《大序》五段為一段,《正聲》十八段合節為十五段,刪《亂聲》,《後序》八段節為三段。其目次為:《開指》一段。《小序》一段。《大序》一段。《正聲》十五段,一曰取韓,二曰呼幽,三曰亡身,四曰含志,五曰沉思,六曰返魂,七曰徇物,八曰衝冠,九曰長虹,十曰寒風,十一曰發怒,十二曰烈婦,十三曰收義揚名,十四曰含光,十五曰投劍。《後序》三段,一曰止息,二曰傷感,三曰亡計。作此節本同時,亦去繁就簡,優化改編部分指法,以方便琴曲之演義。

《廣陵散》者,因嵇康而名盛海內。概因其曲與康相合也。嵇康一生,飽學老莊之學,天然而守質,傲然貴胄,不事強權,投身山林,忘情琴劍。其藐視權貴之性,與《廣陵散》性同也。體其性者,方為大要。故精慮其法,不若趣自天成也。

《風入松》者,據《琴賦》所記,為嵇康所作。傳至明朝,楊表正之《重修真傳琴譜》收記其譜,並配有歌詞。審其曲者,明朝之「對音」風格較重,疑為明人取嵇康《風入松》曲意而所重作。然其曲取自嵇康《風入松》意無疑,且七賢之曲難得,故收之,不取其詞。其曲短小,僅有一段,寫意西嶺落日,風入松濤,神魂流波,寒月弄弦之境。

《嵇氏四弄》者,《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曲也。此四曲與《蔡氏五弄》合稱九弄。隋煬帝開科考,此九弄曾為進士試之必考題目。古之有記《長清》、《短清》、《長側》、《短側》為蔡邕所作者,誤傳也。實者嵇康所作,並為嵇氏琴曲之代表作品。搜諸古譜,《長清》、《短清》二曲,題解為取意於雪,言清潔無塵之志,厭世途超空明之趣。審其曲者,意趣高古,似有《白雪》之味。試彈之,果與《白雪》有同工之妙。而《長側》、《短側》二曲,諸譜皆無題解。然審其曲,結構、意味皆與《長清》、《短清》一般,故斷之同為取意於雪,言清潔無塵之志,厭世途超空明之趣。是故此四曲者,同題而成套,而各有不同,妙不可言也。

昔聞顧梅羹先生亦曾為《嵇氏四弄》打譜,惜未有錄音資料流通。今顧老仙去,未曾聞其《嵇氏四弄》妙音,不勝遺憾也。

《孤館遇神》者,記嵇康夜宿王伯林空館遇鬼之事。此曲甚為神異,而曲風甚古,細玩之,確有幾分神氣也。

相傳為嵇康所作,載自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汪芝編輯的《西麓堂琴統》,據說琴曲藉助於音樂語言生動地講述了一個神話故事:嵇康靜夜彈琴,一陣狂風雷電後,有冤魂顯現,向嵇康訴說遭遇。呵呵,如此說來倒是"孤館遇鬼"了。

《孤館遇神》一曲,跳脫閃耀,驚心動魄,共分為無題、端坐、鬼見、怪風、雷電、喝鬼、鬼訴、鬼出、呼天、曙景、雞唱和擊鼓等十二段,每一段都用一種陰柔飄渺的旋律,闡述出在皇權與鐵幕風暴下,古代士人的憂傷。近代琴人擅彈此弄者,惟川派俞紹澤,頗得道理。蓋蜀中自古多仙山俠隱,道氣縱橫,古藤盤繞,猿鶴雲集,於暗夜雨中撫之,尤易見冥界之靈光化境。且古之名琴「震餘」,名匠雷霄,亦皆出自華陽天府。西蜀山麓盤旋詭秘,嶙峋崎嶇,怪石參天,猛川橫流,從來是隱者的絕佳去處,高僧的大千世界,也是心有抱負之人藏身運籌之地,所謂「高祖因之而得天下」。但是隨着時代久遠,當今琴人中擅彈此曲而又能采其雄渾大旨者已不多。

視頻

古琴曲欣賞《短清》摩尼天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