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搖鈴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搖鈴鄉

中文名 :搖鈴鄉

所屬地區:四川省劍閣縣

劍閣縣轄鄉。1952年設石板鄉,1955年併入白龍鄉,1961年析改石板公社,1981年更名為搖鈴公社,1984年置搖鈴鄉,1992年併入白龍鎮,1995年復鄉。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51公里。面積58.51平方千米,人口5524人(2017)。通公路。轄黃林、雙碑、山嶺、永安、樓房、唐家、獅子7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籽、煙草。 [1]

概況

搖鈴鄉黃林村有6個村民小組,人口5524人(2017),耕地面積2435畝。該村山高水低,十年九旱,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嚴重地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改變農業生產條件,修建晴雨通車的村道是幾代黃林人的夢想。他們也曾四處奔走,爭取項目,爭取資金,終究兩手空空,無功而返。村支部、村委會深知群眾疾苦,但由於集體經濟薄弱,使黃林人始終夢難圓。

經濟發展

劍閣縣搖鈴鄉茶場始創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是由四川師範大學援建的知青農場,位於搖鈴鄉山嶺村一組,面積250畝。八十年代初期知青回城後,搖鈴鄉黨委政府為了保全這片產業,使之不至於荒蕪,無償地交給了搖鈴鄉小學經營和管理。因為學校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加之沒有種茶、制茶方面的專業人材、技術和勞力,所以學校的管理形同虛設。在學校經營搖鈴鄉茶場的二十多年裡,茶場基本處於無序的狀態,無人除草、施肥,更無人管理。採茶時節,搖鈴、白龍、禾豐、廣坪、龍源等附近幾個鄉鎮的村民都來這裡自由採摘,掠奪式的採摘,致使搖鈴鄉茶場每況愈下,幾近荒蕪。

2006年,林權體制改革後,搖鈴鄉小學把荒蕪的茶山還給了產權所在的搖鈴鄉山嶺村委會。2007年10月,搖鈴鄉黨委政府引進業主胡萍承包經營搖鈴鄉茶場,由胡萍與搖鈴鄉山嶺村簽訂了五十年的承包合同。合同簽訂後,業主胡萍按合同價格一次性交付了五年的承包金。2008年2月,業主胡萍投資2000多元錢修通了上山的公路,3月,業主胡萍又投資20000多元請當地勞動力除草,將多年來積累生長在茶園裡的各種荒草灌木全部用人工除掉,並投資15000元請3台旋耕機用15天時間對茶園進行了翻耕,投資5000元錢請技術人員對原來參差不齊的茶樹枝頭進行了一次修剪。在業主胡萍的精心經營下,搖鈴鄉茶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地村民這樣評價說,搖鈴鄉茶場自創建以來還沒有像這樣進行過徹底的除草和翻耕,也從來沒有人像現時的老闆這樣精心管理過,原來荒蕪的搖鈴茶場現時有希望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