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攝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攝提

為天皇時代創製的紀元法,是「攝提紀」、「攝提格」的簡稱,以六十甲子為運轉周期。在後世的傳承中把攝提紀各歲星的多音節名稱簡化為一個字的干支名,其與簡化後的干支在《爾雅》與《史記》均有對照關係的記載。 [1] 有說也為中國古星官名,司職定四季,列於大角星兩側,皆位於牧夫座。《楚辭·離騷》中有「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中文名 攝提 別名 攝提紀、攝提格 神話體系 中國古代神話 司掌 定歲,定四季 相關典籍 《爾雅·釋天》、《楚辭·離騷》 定義 紀元法 .

【紀元歲星】

遠古時代以天象空間變化來標示一年四季時間變化,天皇氏創製歲星名,以「歲」來表示四季轉換周期,從上一個立春到下一個立春,謂之「一歲」。之「歲」。「歲」又名為「攝提」、「太歲」,用以紀元。歲以六十甲子(干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循環往復,永無止境;其與簡化後的干支在《爾雅》與《史記》均有對照關係的記載,不過《史記》與《爾雅》的版本不一樣。 [2] 「大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語出《爾雅·釋天》)「歲陽,大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語出《爾雅·釋天》) [3] 《三命通會》: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十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4] 《廣雅·釋天》:「天地設辟,人皇以來至魯哀公十有四年,積二百七十六萬歲,分為十紀。一曰:九頭紀;二曰:五龍紀;三曰:攝提紀;四曰:合雒紀;五曰:連通紀;六曰:敘命紀;七曰:循蜚紀;八曰:因提紀;九曰:禪通紀;十曰:疏仡紀。」 [5] 古代傳說,自盤古開天闢地至春秋魯哀公十四年獲麟,共分為十紀。其中「攝提紀」為第三紀。

【古星官名】

據說屬二十八宿中的亢宿,共六星。位於大角星兩側,左三星曰左攝提,右三星曰右攝提,「左攝提」、「右攝提」皆為星官名,為定季節星官。左攝提三星即牧夫座ο,π(π1、π2),ζ;右攝提三星即牧夫座η,τ,υ。《石氏星經》稱:「攝提六星夾大角。」《韓非子·飾邪》:「初時者魏數年東鄉攻盡陶衛 ,數年四鄉以失其國,此非豐隆、五行、太一、王相、攝提……歲星數年在西也。」《史記·天官書》:「大角者,天王帝廷,其兩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攝提。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 司馬貞 索隱:「攝提之言提攜也。言提斗攜角以接於下也。」郝經(元)《緯亢行》:「綱紀梁棟兩攝提,招搖玄弋動光煇。」徐渭(明)《春興》詩之三:「二月四日吾以降,攝提尚復指蒼龍。」

【歲星別稱】

有說法認為木星即為歲星,亦名為攝提。《史記·天官書》:「歲星一曰攝提,曰重華,曰應星,曰紀星。營室為清廟,歲星廟也。」《甘石星經》:「歲星,他名曰攝提,一名曰重華,一名曰應星,一名曰紀星。」

【攝提格】

攝提格」,為多音節古越語,簡稱「攝提」。是古代歲星紀年中的太歲名,對應簡化後十二地支中的「寅」。「有初三皇君,三皇射,而二靈作。二靈後,乃有十紀」。(語出《路史》) [6] 二靈者,中三皇之天皇、地皇。十紀之首九頭紀,就是泰皇氏紀,亦曰泰皇紀。 [7]爾雅·釋天》:「大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大歲,即太歲。

【攝提】

《楚辭·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此處「攝提」的解釋,後世學者多有爭議。王逸 註:「太歲在寅曰攝提格」,認為「攝提」為「攝提格」之意。朱熹《楚辭集注》辯駁說:「蓋攝提自是星名,即劉向所言『攝提失方,孟陬無紀』」,則認為「攝提」為「攝提星」之意。 [[8] - [9] ]《後漢書·張純傳》:「今攝提之歲,倉龍甲寅,德在東宮。」無名氏(唐)《冥音錄》:「歲攝提,地府當有大變。」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引《春秋緯》,謂十紀為三百二十七萬六千年,「循蜚」作「脩飛」、「因提」作「回提」、「疏訖」作「流訖」,其餘名目相同。

【視頻】

【參考資料】

categorg:+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