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覆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推覆體》是地理地質年代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1]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2]。
名詞解釋
推覆體名詞解釋:又譯「拉鋪」或「納布」。沿波狀起伏的低角度大型滑脫面逆掩很遠距離(數公里或數十公里)的複雜岩席,常由大型平海臥褶皺、等斜褶皺及沖斷層等組成。滑脫面以上的推覆體稱為外來岩體;滑脫面以下的基底稱為原地岩體。推覆體岩席遭受侵蝕作用後可形成飛來峰和構造窗。對推覆體的形成機制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流行的觀點有側向壓縮說和重力滑脫說等。
地質年代
地質年代是指地殼上不同時期的岩石和地層,在形成過程中的時間(年齡)和順序。其中時間表述單位包括宙、代、紀、世、期、時,地層表述單位包括宇、界、系、統、階、帶。
它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稱為相對地質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距今 年齡,由於主要是運用同位素技術,稱為同位素地質年齡(絕對地質年代)。這兩方面結合,才構成對地質事件及地球、地殼演變時代的完整認識,地質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書寫橫豎撇捺,展示漢字之美,搜狐,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