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撿柴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撿柴》中國當代作家胡正根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撿柴

我的故鄉位於漢水南岸的秦巴谷地。這裡的土地肥沃;在這裡,無論種植那種農作物,都能找到比較適宜的地方。後面的山上,樹木茂密;山溝里是水庫和稻田。這些看起來,層次都很分明,能給人留下過目不忘的印象。站在高處向外望,一個個村鎮,一片片田陌,歷歷在目盡收眼底。就連遠處的秦嶺山脈也能看得見。打從記事,我就在這裡生活

記得揀柴是我最先開始的勞動。記憶中的揀柴,其實印象並不怎麼好,那是在寒冷的冬天,北風呼呼地吹,只見一少年,身穿黑色的小棉襖,頭髮很短,帽子也沒戴,手提一隻竹編籃子,在空曠的田野上,在嗖嗖的大風中揀柴。我們揀柴,除了莊稼的根莖,還有野草、樹葉、樹枝、別人丟棄的樹棍等。那時,我們對揀柴的地方並不講究,山坡上、空閒的莊稼地里都是常去的地方。這一塊揀完了,就到另一塊地里去揀,直到揀好為止。

在鄉下,揀柴是很平常的事。揀柴的人多了能揀到柴也不容易。因此,揀柴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有些人,怕吃苦,揀不到柴,就到林場的樹林裡砍林場的樹枝,若被林場工人發現,被抓,除沒收工具外,還要罰款,處罰比較嚴厲。

我們家,我和姐姐倆個人揀柴。姐姐力氣大,比我撿的多。我們每次撿到柴拿回來,媽媽給過稱,還付錢我們。記得我每次要比姐姐少拿五分錢。錢拿的少很不高興,就想辦法超過姐姐。方法是:原來一天撿一次,後來一天撿倆次,准能超過姐姐。

[1]

作者簡介

胡正根,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