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作品名稱: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周邦彥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的詩詞。[1]

周邦彥的詞作,內容不外乎男女戀情、別愁離恨、人生哀怨等傳統題材,反映的社會生活面不夠廣闊。他的成就主要在於兼收並蓄,博採諸家之所長,又摒棄它們的弊端,引導詞的創作逐步走上富艷精工的道路。在他的詞中,既有溫庭筠的穠麗,韋莊的清艷,又有馮延巳的纏綿、李後主的深婉,也有晏殊的蘊藉和歐陽修的秀逸。至於柳永的鋪敘綿密乃至是淫冶惻艷以及蘇軾的清曠豪達,我們都能窺知一二。同時,對於婉約詞和豪放詞的某些缺點,他也儘量避免。因此,周邦彥的詞深得後人讚賞,並產生了廣泛的影響。[2]

周邦彥所做的,暗合着文藝發展的規律,從重內容到重形式。身為婉約詞人的他,詞的內容既被蘇軾翻新到極致,他必然要在形式上出奇制勝。他本人精音樂,又搞過「專業創作」,因此能精雕細琢,研音鍊字,在審訂詞調方面做了不少精密的整理工作,擴展了音樂領域,在填詞技巧上有不少新創舉。他更能自己度曲,創造了《六丑》等新詞牌。總之,他繼承了柳永秦觀等人成就,開了格律詞派的先河,為詞的藝術形式作出了貢獻。

詩詞正文

作品賞析

此詞以別具一格的手法,滿懷激情地追憶自己與一位妓女的情事。詞中所描繪的女性形象,給讀者以難以忘懷的印象。

「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先寫時間和地點:四圍的夜色催動了更鼓,路上的輕塵吸收了露水 ,已不會飛揚起來 。天上是缺月,微光淡彩 ,使得小曲幽坊籠罩着一層幽暗的顏色。「竹檻燈窗 ,識秋娘庭院。」寫他看到了他平日所愛慕的以竹為檻的庭院 :燈隱窗內,十分幽美。一路迤邐行來,月光、夜色、更聲陪伴着詞人到達了目的地,五句話非常簡潔,而此中人物已呼之欲出。接着就寫一見傾心 ,兩情歡洽:「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 。」這是極為艷麗的警句。這次來訪,仿佛遇仙,一剎那間,真覺眼前一亮。從環境到人,都不同尋常。「瓊枝玉樹」是形容她的高貴潔白,「暖日明霞」是形容她的光彩奪目 」「瓊枝玉樹 」,語本沈約《古別離》「願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 」和《世說新語·言語》稱佳子弟為「 芝蘭玉樹 」。「暖日明霞」,見宋玉《神女賦 》「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樑」和曹植洛神賦》「皎若太陽升朝霞」。這裡則是寫美人的光彩照人,光彩是內在的精神美通過外貌美而反映出來的,故覺得不同於尋常 。「瓊枝玉樹」的「相倚 」,「暖日明霞 」的「 光爛」,已寫到一見傾心 ,互相偎傍親昵的狀況 ;而且枝之於樹,霞之於日 ,有依存關係,寓意兩情融洽,如一體之不可分。

而這兩句用「似覺」二字領起,亦有深意,因雖然平時傾慕 ,但這次受到她如此的愛寵,感到有些突然。着「似覺」兩字,疑夢疑真的驚喜之情,便躍然字裡行間。「水盼蘭情,總平生稀見。」寫她水汪汪的眼睛能說話,象幽蘭般的芳情薰人慾醉。兩句寫足了兩情的歡洽,寫足了目交心許的,幸遇之情。上闋的實寫手法,使過去的事,恍如就在眼前,加強了真實感。

下片「畫圖中、舊識春風面。誰知道、自到瑤台畔。眷戀雨潤雲溫,苦驚風吹散。」「畫圖」句化作杜甫《詠懷古蹟 》詠王昭君的「畫圖省識春風面」「舊識」點明上闋是回憶。過去已看到她的畫像,傾慕她的美麗。但意料不到的是,她竟會愛上我這個不為流俗所喜的人;更意料不到兩情如此融洽,意謂層層遞進,幾經轉折,有「加倍跌宕」之妙 。「誰知道」和「苦 」,就是用來表達思想感情上的突起突落,從驚喜幸遇到擔心被拆散到竟然被拆散,反映詞人的心理變化過程。

「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嘆。」一對鴛侶實然被拆散,現在自己置身在荒寒寂寞概無他人的客館中,重門閉着,只聽到敗壁秋蟲悲鳴,似在助人嘆息。此情此境是一種鮮明的前樂後苦的對比。

「怎奈向、一縷相思 ,隔溪山不斷。」說在這等淒涼之下,奈何尚添兩地相思之苦!歇拍兩句,表現了詞人對愛情的執着,也表現了相思的痛苦。 周濟在《宋四家詞選》中評此詞曰:「全是追思,卻純用實用。但讀前闋,幾疑是賦也。換頭再為加倍跌宕之 。他人萬萬無此力量。」這一評價,頗能闡明本詞在布局和抒情方面的特點。

作者簡介

周邦彥(1056—1121),[3]北宋著名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曆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讚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

周邦彥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4]

周他與屬於舊黨的蘇門詞人不同,在政治上傾向於變法的新黨。他28歲時,因向宋神宗獻《汴京賦》,歌頌新法,而大獲賞識,由太學諸生直升為太學正。神宗死後,舊黨執政,蘇門諸君子紛紛回到朝廷,周邦彥則被擠出京城,到廬州(今安徽合肥)、荊州(今屬湖北)、溧水(今屬江蘇)等地任職。等到新黨上台把持朝政,蘇門詞人盡遭遠貶,周邦彥重返朝廷,官到提舉大晟府。由於不願與蔡京奸黨合作,晚年又被逐出朝廷,到順昌(今安徽阜陽)、處州(今浙江麗水)等地主官。徽宗宣和三年(1121)病逝於南京(今河南商丘)。

周邦彥是婉約詞之集大成者,繼承前人,吸收提煉,發揚光大,為婉約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北宋婉約作家,周最晚出,薰沐往哲,涵泳時賢,集其大成」(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詞典.前言》)。周邦彥創出整飭字句的格律派之風,使婉約詞在藝術上走向高峰。[5]

周邦彥雖然早期也有潦倒奔走之日,但仕途一直處於上升狀態,逐步做到知府,直至成為宋徽宗設立的大晟府的「音樂官員」,上寵下捧,過着舒適的「專業創作」生活;雖生逢北宋之末,但國家破滅的慘變發生在其身後。

視頻

品讀周邦彥的情感天地

周邦彥少年游

參考資料

  1.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詩詞名句網
  2. 周邦彥:婉約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作品極富音韻美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11-01 11:46
  3. 周邦彥簡介 古詩文網
  4. 《片玉集》周邦彥 個人圖書館,發布時間;2018-12-30 09:19
  5. 周邦彥經典宋詞六首,後世譽為「詞家之冠」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9-17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