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戰爭完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戰爭完畢》外文名:The strife is over , the battle done,音樂類型:聖詩讚美詩(新編)。

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和文化活動,其媒介[1]是按時組織的、有規律的聲波(機械波的一種)。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強弱、調性、時長、音色等。由這些基本要素相互結合,形成音樂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節奏、曲調、和聲,以及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等。構成音樂的形式要素,就是音樂的表現手段。不同類型音樂可能會強調或忽略其中的某些元素[2]

簡介

(來源:《讚美詩新編史話》)

戰爭完畢歌

The strife is over , the battle done

經文:「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里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 (羅6:9)。

「哈利路亞」乃希伯來語,意為「你們要讚美主」。很早基督徒就採用它作為彼此問好的話語,以後則成為復活節的主題詞。起初由信徒大聲高喊,以後則添上許多較有意義的詞句,或由唱詩班合唱,或由會眾與唱詩班一唱一和地啟應着唱頌,最後匯集起來成為許多優美動人的歌曲。

這首《戰爭完畢歌》過去常被認為是中古時期流傳下來的一首拉丁長詩,如今有人認為它是從 1753年德國蒙斯特所出版的拉丁文《聖詩》中選出來的,由尼爾 (事略參閱第88首)於1851年譯成英文,登載在當年出版的《中世紀讚美詩》一書中。年代比較近,但所採用的旋律則比較古老,是《古今聖詩》第二任音樂主編蒙克 (W.H.Monk,1823一1889)根據帕勒斯特里那 (G.P.Da Palestrina,約1525— 1594)所作的《榮耀頌》選句中改編而成,調名《勝利 (VICTORY)》.現將這兩人的事略介紹於下:

蒙克在1823年生於英國。他擅長音樂,愛好音樂,是位有名的琴師、唱詩班指揮、聖詩曲調作家、聖詩編輯、聲樂教授。他把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教會,一生只寫過一首世俗歌曲。當他在紐英倫聖馬提亞堂任管風琴師時,曾領導一個業餘唱詩班,每天唱誦早晚禮拜的眾讚歌的全部禱文,同時兼任倫敦皇家音樂學院聲樂教授。他曾對人說:「禮拜堂內的管風琴是感動人心的工具,而不是炫耀自己技術的所在。」他所譜寫的聖詩曲調既有歷史風采,又兼具時代特徵。他是《古今聖詩》的第一任音樂主編。當該集出版前他已有病,最後校稿後他就與世長辭,沒見到《古今聖詩》的出版。該詩出版後能夠暢銷各地,確實是他嘔心瀝血的貢獻,在最初幾年竟被稱為《蒙克詩集》。蒙克的曲調作品在《新編》里的第 1O5、111、153、156、2O0等四首。

帕勒斯特里那是第一位在教會音樂及西洋音樂史上占重要地位的音樂家,而他的歌曲至今仍在教會流行。他是意大利農民之子,26歲時到羅馬學習音樂,學成後回到故鄉帕勒斯特里 (他就以出生地為自己的姓),負責本鄉教務十年之久,為倡導聖樂不遺餘力,以後重返羅馬,歷任好幾個大教堂的音樂指揮,最後任教皇宮廷聖馬利亞教堂唱詩班指揮及朱利亞聖堂音樂總監,後任羅馬聖彼得大堂總聖樂師職位。

帕勒斯特里那在音樂上的貢獻是巨大的。首先,在聲樂方面,他將聲音發展到最富於表現力和最完善的地步,為後來且直到今天的美聲唱法①打下了基礎;其次,在和聲方面,他巧妙地將合唱中過去由於兩個旋律共同進行而產生的和聲效果,變為「用和聲於合唱」,為近代和聲學奠定了基礎,成為整個 l6世紀的最高代表。1566年,教會中有人認為在教會合唱中,由於和聲的應用,使樂曲中的詞句無法聽得清楚。反對合唱 (有和聲的唱)而主張齊唱 (同唱單一旋律),為此,教皇庇護四世下令召開會議決定此事。會中,帕勒斯特里那專為此會議創作了《教皇彌切拉彌撒曲 (Missa Papae Marcelli)》。他採納歷代音樂的精華,結合幾個不同的優美旋律於一曲,不但詞句清楚,而且和聲的效果使樂曲的情緒更得到色彩化的襯托,演出後被認為是教會音樂的模範,為以後歐洲大力發展多聲部合唱的先河。

這首《勝利 (VICTORY)》曲雖經蒙克改編,卻仍能保留原曲的雄偉和美致。尤以開始時的三疊哈利路亞和末了的結束句更是雄壯有力。全曲使人排除俗念,淨化心胸,高唱主耶穌復活的偉大性利。

①美聲唱法 (bel canto意大利語,字面意義指美妙的歌唱>。這是意大利正統的發音方法,產生優美的音色,修煉的音節,清晰的音語,以及均勻的音序,唱出來能令每一個音平正而渾厚。

參考文獻

  1. 關於媒介的名詞解釋詳細解析,學習啦,2017-08-21
  2. 試論音樂的形式要素,道客巴巴,201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