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注.老莊(汪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注.老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注.老莊》中國當代作家汪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注.老莊

我對老子的了解,始於高中時,從讀本內容中看到老子對於聖人之治的論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對他的近乎「毒」的觀點產生了興趣,粗略地看了一遍道德經,讀後只感覺現在提倡兒童讀背道德經的風尚實在荒唐;讀莊子則是受到高中同桌的影響,翻了幾頁,是小寓言故事,又都是文言,有趣者確實有趣,但也有很多是實在讀不下去的。只能四處找着解釋,這些解釋又有矛盾之處,就擱置了。後來讀《沉思錄》,只覺得相隔千里、相距百年,莊子與奧勒留的觀念多是有一些相像的,「最長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為同一」與「齊彭殤」在字面上有驚人的相似性。

我開頭說覺得兒童讀道德經的風尚實在荒唐,是認為身處春秋戰國時代,被當時「無義戰」的黑暗現實浸染的藏書官老聃,他心中的「道」與「德」,與我們現在的「道德」內涵和適用範圍應當是完全不同的。他說「強梁者不得其死」,又說「上善若水」,他不要堅強的有為,他要柔弱者無為才能處上,又用無為來達到無不為的最終目標。因此我覺得,簡單用「無為而治」來概括他的思想,其實或許與他的想法南轅北轍了。

後來又在道德經版本的相關科普中了解到,道德經歷史上大致分戰國楚簡、西漢帛書、東漢河上公本、魏晉王弼本四種,前兩種稱古本,後兩種稱今本或通行本,通常情況下古本比今本更接近原著的真實內容,而今本中「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等論述,古本中棄絕的則是「智辯偽慮」,如果以古本為準,那麼老子完全拋棄了仁義,拋棄了聖人智者的說法未必正確;今本中,「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在帛書的中《德經》和《道經》,裡面是「故大道廢,案有仁義。知慧出,案有大偽。六親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亂,案有貞臣」的說法,如果把案通安,就是完全相反的兩種含義,而後者的思想層次或許不如前者更深刻。與這相似的還有「水利萬物而不爭」這句,部分版本中是天差地別的「水利萬物而有爭」。因此,如果只把道德經當做官場「厚黑學」,奉為「無作為主義」的圭臬,未免有失偏頗。但是,各個版本的文本差異,不同注校者的觀點區別,也恰恰為解讀老子這位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圖書館館長的思想帶來了很多獨特的體驗。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說:「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如果把這句話解作老子對現實的看法,那麼就是提倡着勇於不敢,提倡着怯弱、畏縮,但是勇於不敢,意思是「不敢」也是需要勇氣的,可能是要面對「不敢」所造成的結果,或是見義不為後內心的譴責,或是委曲求全後世人的鄙夷。同時,如果勇於的敢是有害的,那麼會得到殺的結局也合理,就像莊子在《齊物論》里所說:「大勇不忮,勇忮而不成。」換個角度,如果老子這句話是對現實的描述,那麼他可能就是對無義戰的現狀的喟嘆,一句簡單的牢騷。而聯繫第七十六章「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把敢解作堅強,不敢解作柔弱,則也能呼應開頭的柔弱者處上的觀點。短短的一句話就能解讀出很多種意味,恰恰就是道德經的魅力所在。

平時我們都把「老莊」並在一起,但我覺得這二位的想法乃至立場,還是有一些不同的。老子暮年出關,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為」,「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最終還是要「取天下」,即使是通過「無為」的表象,他想要的結果始終都是「為」。老子主張無為,絕對不是要躺平,要什麼也不做,「反者道之動」,「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知止所以不殆,過多反而有害,就有如畫蛇添足。做事不要過分,而不是不要做事的武斷。莊子則一開始就明確說「想曳尾於塗」,在一汪水邊釣一尾魚。他知道,在當時的亂世,自己一介書生,根本不能有什麼「為」的空間與機會,於是退居山野,按胡文英的說法,他眼極冷,心腸極熱,冷眼觀世,但一肚子的熱血到底是沒有冷下來:「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齊物論》第五段,在未始有始有未始的一段睿智的饒舌之後,是關於大小壽夭的辯論,天下莫大於秋毫,莫壽於殤子,大小長短是相對而言的,就像數學中的無窮小與無窮大,莊子摒棄絕對的思想,選擇了相對的觀點。正因為萬物存在着巨大的差異,《秋水》中北海若說:「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的觀點也與此相似,再大的形,也有比它還要廣闊的形,反之亦然。換個說法,佛家有一句偈語:「須彌納粟子,粟子納須彌。」須彌,是一座佛教的仙山。而北海若的下一句就是:「知天地為稊米也,知毫米為丘山也。」同樣的道理,為不同的學說探討,並非偶然。從相對的角度看,粟米的志向,在長為稻米,在繁衍生息;丘山的志向,在名在靈,在高峻巍峨。個體的志向無大小之分。探宇宙之大,無窮,探粟米之小,亦無窮,大有大的變化,小有小的萬千其他,以無差看有差,則萬物平等,人亦大乎,亦小乎?物與我皆無盡也,天地與人共存。恰恰像《田子方》篇所說:「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

辯也者,有不見也。凡是爭論的人,總有見識不到之處。我這讀書筆記雖然不算是爭論,但也只是個人的一些看法,還有很多不足。[1]

作者簡介

汪瑩,女,年齡21歲,是陝西師範大學物理學院2021級本科生,雖然學習物理但仍割捨不下對文學的熱愛,選擇輔修漢語言文學,同時也加入學校的哲學書院學習基礎哲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