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為什麼讀書?(黃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為什麼讀書?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為什麼讀書?》中國當代作家黃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為什麼讀書?

前兩天,在朋友圈看到工作三年的90後學生髮文---《我為什麼讀書?》,文中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遠大抱負,只總結了兒時自認為讀書的三個原因,也是可有可無。一是到了上學年齡,父母有責任將孩子送到學校;二是獨生子女沒夥伴,學校里有;三是智力正常的人就應該讀書,她是正常人。因為年少,她一直沒弄明白讀書的內在原因,但父親說過三句話卻記憶深刻:在學校門口摔一跤也是好的;多喝點墨水總是好的;你讀書是為你自己讀的。如今一路走來,卻突然醒悟:父親質樸的語言,實際是最好的詮釋。

見此番解釋,想起多年前課堂上老師的提問:「同學們,誰能告訴我為什麼讀書?」那時同學們的解釋,大多模仿周總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老師對此回答甚是滿意。但我知道自己沒有如此崇高之理想,卻又不敢說出實情,怕別人笑話。看見學生的自剖,已過不惑之年的我,也該整理一下讀書的原因。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終吧!

我是70後,工作已二十年,細想為什麼讀書?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理由。比較起來,初衷應該是最真實的答案,也是最原始的動力吧!

人生的前19年,我生長在農村。兒時的夏夜是喧鬧的,村里人喜歡聚集在門前的曬穀場上侃大山,孩子們捕螢火蟲,玩老鷹抓小雞,丟手絹,大汗淋漓,不亦樂乎!對這些,我似乎興趣不大,我喜歡躺在竹床上,看天上星星;當然最幸福的是聽幾位年長者講故事,每天晚上輪流來一段,待精彩之處,需等明晚分解。若碰上下雨,或講故事的人缺席,得煎熬好幾天,才知下文。什麼薛仁貴征東,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佘太君百歲上戰場,穆桂英掛帥,諸葛亮神機妙算,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孫悟空踢倒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七仙女下凡私定終身……在我沒上學時,歷史人物、童話、神話故事,由長者娓娓道來,栩栩如生,靜悄悄地走進我懵懂無知的世界。

我對故事充滿了好奇,農曆七月七日晚,竟站在櫻桃樹下,期望偷聽到牛郎與織女的對話。我對講故事的人充滿了敬意,認為他們是博學多才之人,有說不完的故事?他們一定看過很多。如果我能識字,不就可以自己看書了嗎?後來我才知道,那些講故事的人大部分都不識字,記憶力卻很驚人。他們他們從收音機中搜集故事素材,熟記於心,做二道販子時,添加些當地的諺語、俗語,再用稔熟的方言,俘獲聽眾的心。當時農村有牛氣之人,則為「說書人」。他們憑一張嘴游村串巷,獲得口糧,所到之處,盡受追捧。有人甚至為聽一段評書,翻幾道山崗,越幾條河。這些兒時的潛記憶真的神奇,初中學習文言文《口技》時,我竟有身臨其境之感。當時我對「說書人」的身世並不了解,只知識字了不得。對「說書人」的崇敬,大概是我讀書(上學)的初衷吧!

渴望早點背着書包進學堂,我對自己有了小要求。每天不是扳着指頭數,就在地上撿石子數,有時到曬穀場撿玉米粒數。寫到這,有人會覺得奇怪,會數數就能上學?哥哥比我大三歲,他告訴我,學校只收會數數的學生,還有暑假小學校長到村子裡做家訪時,也是這樣說的。那時,對學生的入學年齡沒有現在這麼嚴,只要能從一數至一百,即可上學。這條件對現在孩子來說,根本不算事,不少小孩兩歲就能做到。但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農村,六、七歲能做到的都不多。憑這點優勢,我本該在家帶妹妹一兩年才可入學,卻提前至六歲半,同學大都比我長兩、三歲。

上學的日子,真是幸福:坐在教室里,風不吹、雨不淋、日不曬。這種日子,農村人認為那是吃皇糧才可以的!城裡孩子盼着放假,父母帶着去公園,或去商場買好吃的糖果、漂亮的衣服。農村孩子可不想,因為放假的日子,就是去田間地頭辛苦勞作的日子。

可偏偏當時學校有個特殊的假期,叫「農忙假」,時間為一周,一年兩次。上半年在「六一」前後(我小學五年的『六一』兒童節,都包含在『農忙假』中)。那時段有個節氣叫「芒種」,顧名思義,「芒種」就是忙着收,忙着種,麥子、油菜收割完,就搶着插秧、種玉米、種豆子。下半年在國慶節前後。舉國歡慶的日子,也是農村秋收農忙的日子。收割完中稻、豆類、玉米、紅薯,又得種小麥、栽油菜。那時老師百分之九十來自農村,家有一畝三分地,他們當然不能躲在學校里偷懶。因此,「農忙假」是農村人的節日,是農村學校根據現實情況創設的。

我不是好吃懶做的孩子。春夏季節,日子長。下午放學後,我和班上大多數女生一樣,在下午上學時攜帶個大竹籃,傍晚放學路上經過大片田野,田埂地溝里野菜長得正水靈,順便可打一籃子豬草。秋冬季節,下午上課早,還少上一節課。放學時,太陽西斜在半空。我和小夥伴們不敢在路上耽擱,快速回家,扔下書包,背上柴簍,上山扒柴。經過莊稼地時,環顧自周,若沒人,迅速從路邊的地里,拽一顆蘿蔔,或刨一根紅薯,那是我們的點心。附近山上柴火不多,早被年紀大、腿腳不便的老人扒走。有時我們得走五六里地,爬到半山腰,荊棘叢生的林子深處,松針又厚又軟。收穫往往豐厚,每個人滿滿一柴簍,大約四五十斤。路途遙遠,還得在天擦黑前趕回,否則看不見回家的路。

這些農活我不覺得苦,也不覺得累,但就不喜歡暑假和「農忙假」。究其原因,農村孩子都知道:那時天氣炎熱,搶收、搶種全在太陽當空照時進行。農村有句俗語,形象描繪出懶漢的心態:「早怕露水,午怕熱,晚上又怕蚊子喝了血」。實際上,這也是不少孩子的心理寫實,至少我是。我討厭芒種時,麥穗掃在胳膊上的瘙癢,害怕晨起割水稻時倦怠,將刀割到手指的疼痛,更恐懼「雙搶」水稻田中無孔不入的螞蟥。

文人騷客筆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適然、「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豪約,作為農村的學生,是沒有共鳴的,甚至覺得那是閒來無事之人的矯情。

20世紀80年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一下子喚醒了農村人的熱情。他們與土地親密接觸,精心擺弄着自家的莊稼,田野煥發出青春的光芒。為了獲得更多的勞動力,不少上學的孩子們也被拉編入隊,特別是成績不好又不願意讀書的。

不熱愛農忙和「雙搶」,又擔心父母拉我回家修地球,我不敢把《當代少年》《少年文藝》《兒童文學》《故事會》以及小人書帶回家,全塞進同學書包。我的成績在中上等徘徊,這樣的成績,支撐到我順利地初中畢業。現在回想起來,對農村生活的抗拒,是我願意讀書(上學)的最直接動力吧!

初中畢業,對農村女孩來說,已是幸福。擺在面前兩條路,一是有能力者參加中考,勝算為三七開;二是學業到此結束,回家務農。記得中考前有個預選考,預選考通過者才有機會參加中考,中考地點在縣城。不少家長認為孩子成績差,沒必要參加預選考,更何況不一定能考上高中呢?縣城中考三天,還得花費不少銀子,何必白花錢呢?學校也規勸成績差的同學,參加完畢業考,打道回府。以我在班級的排名,通過預選考是沒問題的,父母給了我機會。結果敗在中考上,離普通高中分數線差十分。

整個暑假,我在丟魂失魄中熬過。現實擺在面前,母親知道我幹不了繁重的農活,就勸我跟小姨學個縫紉手藝。她說即使上高中,三年後的高考也沒勝算,那時年齡大了,手指頭也不靈活,學手藝怕是錯過最好的機會。我不知如何推脫母親的提議,每天跟隨母親早出晚歸,儘量學着干起田間的各類農活,沒敢正面回應。

那個暑假,發生了令我震驚的一件事。鄰村一女孩(我的小學同學,我們曾是同桌,她小學畢業後,在其父親工廠做鬃刷。)嫁到我村,男孩是我五服之內的哥哥。可她16歲,男孩19歲,問題是女孩未婚先孕,再不結婚,她在村子裡抬不起頭。婚禮那天,我沒去熱鬧的洞房。但我清楚,她嫁到我村來,遲早會遇見。婚後第三天,我在小河邊洗衣服碰見了她。她比我大方,先向我打招呼,我看躲不過,敷衍地祝賀了她。看着她高高隆起的腹部與稚嫩的臉頰,我在心底暗示自己:千萬不要這麼早被婚姻困住。但我拿什麼條件,要求父母繼續供我讀書呢?

暑假快要結束時,我知道不能再猶豫。正好有三、四個同學來串門,她們說高中有自費生名額,需交一大筆贊助費,有高考機會。其中兩個家庭條件較好,接近中考錄取分數線的女生,已辦好上高中的自費手續。幾個晚上,輾轉反側,思來想去,我決定向父母談談內心的想法和對未來的打算。

好在父母沒有「重男輕女」思想,與父親的談話較為順利,他說有讀書的想法好,說明有上進心,節衣縮食供我上。(父親是60年代三年自然災害中讀書的,他目睹同學因為飢餓而跳井自殺。其內心渴望孩子讀書謀生路,平日裡言語中,甚是羨慕讀書人。)與母親交流有點曲折,她認為高中都考不上,哪還能考上大學?與其在高中荒廢三年,還不如趁年紀小,學門技術。如果真想讀高中,三年後得有個交代。我清楚高考的勝算率,不敢立軍令狀,便向奶奶求情。奶奶家庭地位最高,家庭成員意見不統一時由她定奪。奶奶沒踏進學堂門,但她對讀書的認識卻很透徹:文盲是睜眼瞎,在社會上要遭罪的;三代不讀書,不如一窩豬;窮不丟書,富不丟豬;書是讀給自個兒的,別人拿不走。奶奶堅定地站在我這邊,理由簡單樸實:只要你用功,沒有燒不開的鍋。在奶奶的支持下,父親將祖上三間老房子賣給鄰居,用賣房一半的錢,圓了我上高中的夢。

高中三年,我窮盡智慧和努力。最幸運的是文理分科,我對數理化似乎天生不開竅,歷史、地理卻給我打開追尋上下五千年、遨遊世界各地的一扇窗。兒時夏夜的記憶,一下子鮮活起來,我要給歷史人物尋根問祖,讀書的興趣更濃了。

檢驗高中三年學習成果的是高考。第一次高考,我一敗塗地,距錄取分數線差145分,最糟糕的是數學和英語,分數低到不能見人。如今有人調侃數學不好是體育老師教的,當年我的數學曾有物理老師教過,而英語曾有數學老師教過。

高考落榜的假期,苦悶、彷徨、恐慌……漫漫黑夜,路在何方?村裡有個同學考上師範(當時的中專,比考高中更難),他見我處境,從校圖書館借來一些書,送給我看,其中有本小說---《平凡的世界》。後來聽說,這本書改變了一些農村孩子的命運,我是受益者之一。孫少平無懼困頓的家庭,求學的艱辛,他人的誤解,痴迷於讀書的快樂,人生的追問,命運的不屈。相比之下,我似乎還沒到山窮水盡?復讀再拼一把,還是有機會的。

父母不願意接受我高中三年的無果,更擔心我承擔不了農活的粗重。恰逢一個好機會,90年代初,國家出台「農轉非」政策:農村人交錢可轉為城市戶口,享受城裡人的待遇。這一政策,為苦苦想改變農村身份的人帶來福音,特別是那些先富起來的農民:他們靠腦瓜靈活,創辦鄉鎮企業,獲得個人財富的第一大桶金。如何為孩子謀一條跳農門的路:上學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過者寥寥無幾;參軍也可尋到一條出路,體檢合格的人太多,那就得看運氣和門路。現在用金錢也能鋪出一條路,真是祖上造化呀!

中國的父母,為了孩子的未來,砸鍋賣鐵也是心甘情願。有些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舉債也給兒子「買戶口」。一時間,買到戶口的孩子搖身一變,成了城裡人,前途似乎光明一片。後來事實證明,此政策是土政策,是對農民的重新剝奪。因為「農轉非」的市民,並沒在城市落實工作。即使有後門,也不過去城裡的棉紗廠、繅絲廠、橡膠廠,且不說三班倒,活髒累,更沒料到這些企業是後來的破產大戶。失業後的「農轉非」,變得一無所有:既失去農村田地,又沒有城市的失業救濟。

我父母在別人的勸說下,也動心了。首先給哥哥買,由於經濟問題,我和妹妹只能買一個,還得借債。父母考慮妹妹年紀小,還在讀初中;而我已成年,買戶口即可參加工作。不知是否因為自己讀了點書,眼界似乎高些,覺得這政策有問題,哪有照顧農村人的好事,城裡不少人找工作還難着呢!我拒絕了父母的好意,但我徵求父母意見:「能否將這筆錢借給我復讀?」父母二話沒說,同意了。

復讀的日子,我唯有更加努力。每天的睡眠,只有五、六個小時。一有倦態,孫少平就出現在夢裡,堅毅的眼神,飽含着鼓勵,挺過去,會是另外一片天。第一年復讀,提高105分,距錄取分數線只差20分,離勝利似乎只有一步之遙。我不甘心,父母也看到我的努力和堅持,支持我再戰一年。第二年復讀,鍋中的水終於燒開了,我邁進大學之門。

我是村里走出的第一個女大學生,消息迅速傳遍一河兩岸。那個暑假,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讀書的甜頭,原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後,我經常聽到哪村、哪家姑娘又考上了大學。我不清楚她們各自讀書的意圖,但至少我是個標杆,引領着一群女孩,成為飛出山村的鳳凰。這應是我為什麼讀書(上學)的根本原因吧!

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教師,與書的接觸更親密。上課需要研讀課本、輔導教材、參考資料;科研需要查閱各類文獻、研讀專著、參閱論文;閒暇看看經典名著、來點心靈雞湯、品茗詩歌雜文。偶爾也向學生提問:你為什麼讀書?他們的答案五花八門,有時代的印跡。我不敢貿然評價其好壞,畢竟每個人生活、成長的環境差異較大,對讀書的認知不可能相同,還有不同年齡階段,對事物的看法也會不一樣。

台灣作家龍應台給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曾風靡網絡:「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不可否認,這是一劑溫潤心靈的雞湯。

問題是對現在無需稼穡且衣食無憂,整日行走在網絡遊戲空間的孩子們來講,他們能喝得進去嗎?不清楚讀書的目的和意義,不想也不樂意讀書,談何用功讀書呢?如今,讀書的目的和意義,似乎已是父母的認知,強加於孩子身上。試想,沒有內在的動力,讀書能持續多久?

已過不惑之年,再回首,我為什麼要讀書,思緒飄過三十多年。總結如下:一是為能識字而去讀書(上學);二是為逃離繁重的體力勞動去讀書(上學);三是為謀一份出路去讀書(上學);四是為能在崗位上盡職盡力去讀書;五是為自己能在浮躁的世界裡,尋找一份寧靜和自律而讀書。

芸芸眾生,讀遍人間酸甜苦辣;夜深人靜,書寫凡人喜怒哀樂。 [1]

作者簡介

黃英,安徽桐城人, 定居蕪湖,大學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