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與曾鞏(趙友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與曾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與曾鞏》中國當代作家趙友坤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與曾鞏

我是潁州一介草根,曾鞏乃是宋代大儒,我關注他,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那時,我上初中歷史課,學習識記「唐宋八大家」,在那之前,我對另外七大家均有所耳聞,「三蘇」抱團發展,名揚四海;歐陽修一代文學宗師,桃李滿天下。同時,韓愈的「春街小雨潤如酥」,柳宗元的「獨釣寒江雪」,蘇軾的「橫看成嶺側成峰」,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等詩句,我張口就來!只有曾鞏初次以書會晤,生疏難記。我出於好奇,搜集曾鞏的史料,逐漸對他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出生於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後居臨川,與王安石成為同鄉。後來,曾鞏成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其文名堪與「三蘇」比肩,位據「唐宋八大家」之列,是歐陽修的得意門生。

北宋時期,江西南豐有「三曾」,首推曾鞏,他是文壇領袖、政壇巨擘。其弟曾布,官至宰相,是王安石變法的得力幹將;其弟曾肇,歷仕四朝,官至刑部、吏部侍郎。曾鞏一門同科六進士,這是曾氏家族在曾鞏帶領下書寫的傳奇故事。

仁宗嘉祐二年(1057)是大比之年,在草長鶯飛的春天,年屆不惑、眉清目秀的曾鞏領頭,帶着三個弟弟、兩個妹夫,排成「人」字形向中原進發,猶如一個雁陣,他們相互激勵,相互扶持,同赴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參加會試和殿試,取得大滿貫,六人全中進士,一時京城譁然。相傳,此次同科考中進士者不乏蘇軾這樣的大腕,主考官歐陽修,誤把蘇軾的答卷當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點為第二名,使蘇軾屈居亞軍。

曾鞏一開始就被歐陽修看好。初次見面,曾鞏就入了歐陽修的法眼。歐公發現鞏獨特軒昂,猶如一隻雄鷹,就把這位門生列入有傑出文才的突出人物,發出「初謂獨軒然,百鳥而一鶚」的讚嘆。他在《送曾鞏秀才序》中說:「其大者固已魁壘,其於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贊其為文思想立意與藝術章法皆已成熟,當屬「魁壘」級人物!在潁州交接詩文革新運動的文壇盟主時,曾鞏成為歐陽修的首選接班人,後被多才多藝的蘇軾取而代之。

曾鞏生於書香世家。史書記載:「家世為儒」。其祖父曾致堯官至戶部郎中,父親曾易占則是太常博士,皆為北宋名臣,可謂淵源深厚。曾鞏自幼聰穎,受家庭薰陶,幼年時就展現出超常的才智,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領。他出口成章,見者無不對其誇讚有加。他五歲能文,六歲賦詩,十二歲寫《六論》,提筆立就,文辭頗有氣魄,與方仲永有一拼,世人稱其為「神童」。曾易占任如皋縣令時,將十四歲的曾鞏帶至學風甚盛的如皋,寄讀於中禪寺東廂房,曾鞏在此度過了兩個春秋。接下來,曾鞏順利考秀才、中舉人。1037年,十八歲的他跟隨父親來到東京汴梁,參加科舉會試,首遭滑鐵盧。他留京入太學學習。在京城,曾鞏結識了王安石,兩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成了一生的摯友。王安石贊曰:「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斗。」王安石認為曾鞏即使死了也如班固和揚雄一樣流傳千古。後來,曾鞏上書歐陽修並獻《時務策》,歐陽修在領略了曾鞏的文采後,大為折服,收為弟子。此後,他同杜衍、范仲淹等都有書信往來,投獻文章,議論時政,陳述為人處世的態度。《宋史·曾鞏傳》評論其文「立言於歐陽修、王安石間,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謂難矣。」

曾鞏孝老悌弟。就在曾鞏與京城眾多文友往來詩文,議論時政之時,其父突然離世,曾鞏不得不返鄉為父守孝,善待祖母與繼母。不久,哥哥曾曄去世。長兄如父。家中只剩下他和四個未成年的弟弟和九個妹妹,一時之間曾鞏成了家裡的老大。作為一個「奉父母以德的孝子」,面對「無田以食,無屋以居」的窘境,他苦苦支撐着大家庭,教弟弟們讀書學習,他扮演着亦父亦兄、亦師亦友的角色。1057年,宅居二十載的曾鞏與三個弟弟、兩個妹夫參加會試,皆中進士,這要歸功於有曾鞏這樣一個好兄長。接下來的四年間,曾家又有三人中進士,曾鞏更是功不可沒!

縱觀曾鞏曲折的奮鬥史,歸納起來有三大特點:一是出名早,出道晚;二是家裡窮,結婚晚;三是擅長寫散文,不愛韻文。這些,我心有戚戚焉!

我生於潁東農村,求學於潁州。在我讀高二時,父親患不治之症,我奔走於醫院與學校之間,一邊照料父親,一邊堅持學習。一年後,父親去世,上百天墳後,我在周圍鄰居的嘲諷中進入復讀模式,把文學夢束之高閣,按部就班地上課,早晨讀英語,晚上做數學,沒日沒夜地苦讀做模擬題,患上出血熱,身體健康受到重創。家中僅有幾畝地,一麥一豆又不善田間管理,大有「草長豆苗稀」之感,於是,經濟狀況更是每況愈下,眼裡只有孔方兄的美女看不上我,娶媳婦就成了老大難問題。

在求學中,我雖然未遇到歐陽修這樣的大師,卻有幸受教於李瑞田、吳芳林、張曉風等優秀的語文老師,李老師的風趣幽默、談古論今給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上五年級時,我的一篇習作《初春的早晨》在口孜中小學師生中傳閱,當年,在全縣小學語文競賽中,我榮獲第二名;張老師的錘詞鍊句,吳老師的儒雅超脫,令我獲益匪淺。在紅旗中學的六年學習生活中,我參加過校園太陽花文學社,筆耕不輟;曾與肖龍同窗共讀,切磋技藝。後來,網絡普及,杜紅梅築夢潁淮論壇,在她指導下,我一邊工作,一邊舞文弄墨,《攜子回故鄉》等一些親情類散文作品登上《阜陽日報》。再後來,丁友星擎起潁淮文壇大旗,我搖旗吶喊,挖掘阜陽歷史,創作了《蘇軾與張耒的潁州情緣》等一系列歷史散文。如今,在肖龍創辦的《潁州文學》平台上結識了全國各地的文朋詩友,拉高標杆,向高手學詩作文,向着詩與遠方全力奔跑、奮鬥不息![1]

作者簡介

趙友坤,曾用名王玉友,網名愚夫,皖阜陽市潁東區人,安徽省民俗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