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感冒清熱軟膠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感冒清熱軟膠囊
原圖鏈接  

感冒清熱軟膠囊屬於中成藥。疏風散寒,解表清熱。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風熱感冒者不適用,其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有汗,口渴,鼻流濁涕,咽喉紅腫熱痛,咳吐黃痰。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上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感冒也分為風熱性感冒和風寒性感冒。感冒約有70%是由感染病毒引起的,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麻疹病毒、風疹病毒。一般在受到感染後1~3天便會出現鼻塞、噴嚏、流鼻涕、咽部不適、輕咳、發熱等,熱度高低不一。如果為濃黃涕、舌苔為黃色、白天和晚上都發燒,那麼有可能患上風熱感冒,應服用清熱解毒、降火藥物:銀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抗感顆粒。如果是流白鼻涕、舌苔為白色,身體發燒,但手腳依舊冰涼等等,那麼就是患上風寒性感冒,則服用感冒清熱顆粒為宜。[1]

中成藥介紹

中成藥具體是指以中藥材為原料藥,在中醫傳統理論的指導下,遵照一定的處方、生產技術工藝和質量標準,生產的複方製劑或提取加工精緻而成的一種中藥新型劑型。

處方來源:歷史的文獻記錄、民間驗方、新研製。[2]

特       點:具有組方嚴謹、療效確切、毒副作用相對較小、攜帶使用方便等特點。而且省去了煎劑煎煮的過程,能夠應急使用,也減少了中藥的異味和甘苦。

常見的劑型:注射劑、口服液體劑型(溶液型、混懸劑、乳劑)、口服固體劑型(散劑、膠囊劑、片劑、丸劑)[3]

服用中成藥請詳細閱讀說明書或諮詢相關醫師

藥品詳情

主要成分

荊芥穗、薄荷、防風、柴胡、紫蘇葉、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蘆根。輔料為大豆油、卵磷脂、蜂蠟。丙二醇、明膠、甘油、鈦白粉、巧克力棕、山梨醇。

性 狀

本品為軟膠囊,內容物為棕褐色的膏狀物;氣香,味苦。

方 解

  • 荊芥穗解表散風,透疹。用於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後血暈。
  • 薄荷具有雙重功效、熱的時候能清涼、冷時則可溫暖身軀,因此它治療感冒的功效絕佳,對呼吸道產生的症狀很好,對於乾咳、氣喘、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具有一定的療效。對消化道的疾病也十分有助益,有消除脹氣、紓解胃痛及胃灼熱的作用;此外,可減輕疼痛,對偏頭痛也有效,還能幫助退燒。
  • 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定搐。用於感冒頭痛,風疹瘙癢。治風寒表證,頭痛身痛、惡風寒者,常配伍荊芥、羌活、獨活等;治外感風濕,頭痛如裹、身重肢痛者,與羌活、藁本等同用;治風疹瘙癢,多配伍苦參、荊芥、當歸等。
  • 柴胡疏散退熱,昇陽舒肝。主治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
  • 紫蘇葉發表,散寒,理氣,和營。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頭痛無汗,氣喘,胸腹脹滿,嘔惡腹瀉,咽中梗阻,妊娠惡阻,胎動不安。並能解魚蟹毒。,癰瘡蛇毒辣。
  • 葛根解表退熱,生津,透疹,昇陽止瀉。用於外感發熱頭痛、高血壓頸項強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
  •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膿、利五臟、補氣血、補五勞、養氣。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小便癃閉。[4]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禁 忌

尚不明確

儲 存

密封,置陰涼處。

注意事項

  1. 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 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3. 風熱感冒者不適用,其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有汗,口渴,鼻流濁涕,咽喉紅腫熱痛,咳吐黃痰。
  4. 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孕婦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療的患者,均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年老體虛者、哺乳期婦女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 服藥三天後症狀無改善,或出現發熱咳嗽加重,並有其他嚴重症狀如胸悶、心悸等時應去醫院就診。
  7.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 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0.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5]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