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息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息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中原腹地南側,隸屬信陽市。全縣轄21個鄉鎮(辦事處)、1個產業集聚區、1個商務中心區,共有320個行政村、44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892平方公里。2017年底,全縣總人口113萬。

息縣堪稱「郡縣制」的活化石,被譽為「中華第一縣」。境內有息國故城、賴國故城秦樓等遺址。

息縣是河南省糧食生產百強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這裡出產的香稻丸為歷代貢米。 2019年5月9日,經省級專項評估檢查,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息縣位於東經114°34′~115°07′,北緯32°08′~32°40′,中原腹地南側、大別山北麓。地處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市東北部,地跨淮河南北,東瀕閭河與淮濱縣相望,東南與潢川以淮河、寨河相隔,南與光山為鄰,西南與羅山縣隔淮河相望,西和西北與駐馬店市正陽縣接壤,北與駐馬店市新蔡縣毗鄰,距信陽市區74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53.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8.5千米,總面積1892.46平方千米。其中陸地1715.79平方千米,占90.66%;水域面積176.67平方千米,占9.34%。

地貌

息縣地處黃淮平原的南部邊緣,以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形為主,平均海拔47米。淮河以北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略傾斜,淮河以南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漸降低。由於受地質及外力作用的長期影響和侵蝕,其地表形態大體可分為丘陵、窪地、平原三個類型。

水文

息縣境內河流均屬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淮河幹流;淮河一級支流——清水河、閭河、泥河、澺河、寨河、竹竿河、運糧河、范港、臨河港;淮河二級支流——蓮花港、烏龍港、馬步港、孟店孜港、汝河倒流水、小李河、龍泉河;淮河三級支流——朱鶴港、白馬港、吳港、顧港等。除淮河外全部為雨源型河道。

氣候

息縣處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季風濕潤區,四季分明。

氣溫:2017年平均氣溫16.8℃,比標準值高1.3℃。其中,年極端最低氣溫-3.3℃,出現在12月17日。年極端最高氣溫39.1℃,出現在7月27日。

降水:2017年總降水量1371.0毫米,較標準值多372.5毫米。

日照:2017年日照總時數1686.5小時,較標準值少54.4小時。

氣候對農作物的影響:2017年年平均氣溫和歷年同期值相比偏高,降水與歷年同期值相比偏多,日照比歷年同期相比偏少。本年度1—3月,氣溫偏高有利於小麥拔節,返青。9月汛期降水偏多。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年底,息縣總戶數為325004戶,戶籍總人口為1125952人(其中農業戶籍人口為917718人)。

民族

息縣共有8個民族,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人口約146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0.14‰。全縣7個少數民族,蒙古族人口54人,回族24人,土家族11人,哈尼族11人,傈傈族11人,佤族24人,拉祜族11人。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息縣礦產資源主要種類有:石灰岩、大理石、硅石、鐵、河砂、黏土、煤等。

水資源

息縣水資源總量約7.8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約5.25億立方米,地下水約2.59億立方米。

動物資源

飼養動物:主要有牛、馬、驢、騾、豬、羊、兔、貂、貓、狗、雞、鴨、鵝、白鴛鴦、鴿、鵪鶉、花鴛鴦等。

野生動物:主要有貉(山貉子)、獾、野貓、野兔、鼠(俗稱老鼠)、黃鼠狼、刺蝟、水老鼠黃鷺、野雞、錦雞、燕雀、啄木鳥等。

植物資源

息縣處於南北兩個氣候帶過渡地區,南北植被有所差異,淮南植被屬中南常綠闊葉林類型,淮北屬華北落葉闊葉林類型,全縣植物種類(不含菌類、藻類)有140多科,500餘種。林木:136種,主要有馬尾松、黑松、濕地松、火炬松、杉木、野山楂等林種,多分布在淮南。糧食作物:20餘種,主要有小麥、水稻、黃豆、紅薯、高粱、玉米、大麥、穀子、綠豆、紅豆、豌豆蠶豆豇豆、黑豆、扁豆、蕎麥、寒粟等。經濟作物:65種,主要有紅麻、油菜、花生、芝麻、棉花、蓖麻、煙葉、甘蔗、向日葵、白菜、蘿蔔、西瓜、黃瓜、馬鈴薯、芹菜、蕃茄、茄子、辣椒等,淮南淮北均有分布。水生植物:56種,主要有蓮藕、菱角、芡實荸薺、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蓮、浮萍、蘆葦、獲子等。野生藥用植物:共294種,主要有息半夏、明黨參、白頭翁貓爪草枸杞薄荷蒼耳等。

經濟概況

2017年,息縣生產總值完成208.01億元,同比增長7.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5.99億元,同比增長6.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9.01億元,同比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1.17億元,同比增長10.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2.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79元,同比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3元,同比增長9.4%。

農業

息縣有可耕地196.5萬畝,常年糧食種植面積240萬畝,連續九年蟬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17年,新建高標準糧田15萬畝,新增耕地5700畝,弱筋小麥種植面積20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近20億斤,全省第一個完成永久基本農田調整劃定任務並通過省級驗收。與茅台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以「國麥」釀「國酒」,着力打造有機小麥特色縣品牌。省市重點龍頭企業增加到39家,新增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95家。

工業

縣委、縣政府立足於農業大縣資源稟賦,搶抓產業轉移機遇,明確了「生態主食、膳待國人」的發展使命,大力實施中國生態主食廚房戰略,聚力打造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產業鏈條。2017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12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2億元。中國生態主食廚房戰略縱深推進,主營業務收入占比達53%,息半夏藥食產業園、豫道食品、明德果蔬生產線等一批主導產業項目落地生根。產業集聚區建設擴容提質,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18億元,新增工業用地2000餘畝,新建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道路、管網、綠化等基礎設施持續提升,在全市率先升級為省一星級產業園區。

第三產業

2017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77.19億元,同比增長12.3%。成功創建「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鄉村電商服務站達113家,以行路戶外、三隻熊貓為代表的一批電商企業成長迅速,「關店土豆」「尹灣糯玉米」等實現線上銷售。總投資50億元的移聯網信電子商務綜合示範園區項目簽約落地。現代物流業方面,物流、快遞公司發展到46家,息縣益利物流有限公司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旅遊產業方面,息州森林公園被評為2017「中國森林體驗基地」,彎柳樹德孝文化鄉村游生機勃勃,息國風情園接待遊客突破20萬人次。

交通

息縣北距鄭州市358公里,東距合肥市287公里,南距武漢市254公里,地處南北陸地和淮河東西水路要衝,處於中原經濟區、皖江城市群和武漢都市圈的三角核心地帶。

國道G106、G230和省道S336、S337縱橫交錯,寧西鐵路橫穿東西,大廣高速縱貫南北,息邢高速、安羅高速、濮潢鐵路、淮河息縣閭河口港區等項目規劃實施中。

鐵路

寧西鐵路息縣境13.04公里,在曹黃林鎮何小莊村建客貨三等站一個(縣級站)。

公路

公路總里程4630公里,公路密度約125公里/百平方公里。大廣、息淮2條高速公路76.02公里,在建息邢高速公路27.1公里,即將開工建設安羅高速公路5.35公里。幹線公路總里程174.2公里。

水運

淮河息縣閭河口港區工程建設投資約4.6億元,設計10個500噸級泊位,年吞吐能力300萬噸,岸線長度785米,計劃於2019年12月完成建設任務並投入使用。

衛生

截至2017年年底,息縣共有衛生機構408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1個,婦幼保健服務中心1個,疾控中心(防疫站)1個,民營醫院8所。近年來,息縣深入推進以支付方式為主要內容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府購買按病種付費項目增至420種,基本涵蓋了地區常見病、多發病。醫改經驗被國務院醫改辦刊發推介,榮獲「河南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範縣」稱號。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人文景觀

息縣境內有息國故城遺址、秦樓遺址、賴國故城遺址、五七幹校遺址等數十處省、地、縣文物保護單位。境內有淮河及其支流孕育的的河流生態帶,有蘇軾筆下的「東南第一峰」濮公山,兼有豐富的農牧漁產品。

主要景點有息州森林公園、濮公山礦山公園、淮河國家濕地公園、劉鄧大軍渡淮紀念場館、賴氏文化園、月兒灣休閒生態觀光園、傳統古村落龐灣、息國風情園等。

著名人物

馬援息夫人李若星頓福之於文彬、周柱臣、廖政國陳希成張銘隱劍趙浩生、朱超(晟晗)、柳蘭芳、廖進平、周孟策、谷正芳、劉英才、黎原、孟瑾、周達吾、夏述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