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心理學的故事》,副標題:源起與演變,[美] 莫頓·亨特 著,寒川子,張積模 譯,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圖書是人類用來記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類交融感情、取得知識、傳承經驗的重要媒介[1],對人類文明的開展貢獻至鉅。古今中外,人們對於圖書總是給予最高的肯定與特別的關懷[2]。
內容簡介
《心理學的故事:源起與演變》是一次有關人類智慧和自我認知的心靈之旅。作者以輕鬆有趣的筆墨,從西方智慧的源頭——古希臘哲學出發,為我們講述了心理學如何從一些原始、樸素乃至玄學的觀念,經過理性的觀照和經驗的反覆檢驗,再輔以18世紀以來的科學實驗方法,發展成當今科學領域裡的「顯學」。
閱讀心理學史對於今日的我們尤其必要。在傳媒和商業繁榮興盛的今天,心理學成了偽科學的重災區。心理測試、星座人格、潛能激發等各色各樣打着心理學旗號的信息無處不在,令非專業人群無從辨別其中真假。《心理學的故事:源起與演變》從心理學的歷史發展這個角度幫助讀者揭示了商業市場上良莠不齊的心理學信息背後的真相,有助於讀者以科學、客觀的態度認識心理學。
《心理學的故事:源起與演變》既適合作為心理學普及讀物,又可以作為專業學習者的工具書使用。通過閱讀本書,你可以對心理學的歷史發展和各心理學派有更深入、更系統地理解和認識,是喜愛探索內心的你不容錯過的一本心理學典藏佳作。
作者介紹
莫頓·亨特(Morton Hunt)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屢獲大獎的科普作家,一直為《紐約客》《紐約時報雜誌》和哈珀公司的許多出版物撰稿。著有《情愛自然史》《內心的宇宙:探索人類心理的新科學》等作品。
參考文獻
- ↑ 「媒介」「媒體」「傳媒」的區別,搜狐,2018-07-26
- ↑ 圖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道客巴巴,201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