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惠市第一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德惠市第一中學是一所獨立高中,2001年4月30日晉升為吉林省重點高中。校園占地面積42000平方米,教學樓兩棟,建築面積18863平方米,宿舍樓兩棟,建築面積8348平方米,食堂占地面積1140平方米,操場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綠化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

歷史沿革

德惠一中(Dehui No.1 Middle School)是德惠歷史最早的一所普通中學,它成立於1927年3月,校名縣立中學,校址在大房身東街路北。1931年「九·一八」後改為德惠中學。1932年停辦。1938年3月17日復辦,改名為「吉林省立德國民高等學校」,校址在縣城西北(現四中校址)。

1945年「九·三」抗戰勝利後改為「德惠縣中學」。同年11月民主政府成立,德惠中學在德惠縣委副書記兼校長楊銳主持下,師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參加了「二·五」減租工作。1946年5月,部分師生跟隨民主聯軍轉移至松花江以北,參軍參政。同年6月國民黨軍隊占據德惠。德惠中學遷至鐵南大白樓,改校名為「吉林省立德惠中學」。

1947年10月德惠解放,翌年春中學複課,有6個班,學生326名,教職工23人。1950年因學額增多校部遷到西三道街,師生寄宿仍在鐵南。1952年秋改為德惠一中,發展到24個班,學生1,320人,教職工96人。為給中學師生創造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於1954年,國家投資,在中央街北頭路東為一中修建了一棟3,487平方米的新校舍。新校舍可容納24個教學班。裝備標準的物理、化學、生物3個實驗室和圖書閱覽室。藏書近23萬冊。為教師教學、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1955年遷到新校後,一中師生用自己的雙手開闢了果園、植物園、園藝栽培等基地40畝。此外,經營生產勞動基地150畝。為促進教學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創造了條件。1956年秋開始招收高中班,越二年變為獨立高中。1966年學校已有18個班,594名學生,90名教職員工。

文革」前,德惠一中是全省重點高中之一,她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狠抓「雙基」教學。教師辛勤耕耘,學生刻苦攻讀,思想、知識雙豐收,不僅為上級學校輸送一批合格新生,也為國家培育出一大批有用人才。1959年首屆高中畢業生,高考總成績居全省第八位。物理成績列全省第二名。同年被省確定為重點中學。一中畢業的學生,分布在全國各地,在不同的崗位上從事着「四化」建設大業。

1966年「文革」開始,一中遭到嚴重破壞,領導、教師被斗,學校財產被搶劫一空。1970年宣告解體。

粉碎「四人幫」後,1978年又恢復一中的名稱。當時全鎮較好的高中生撥給重點學校,餘下兩個年級38個班,近2,000名學生統統撥給一中。學校攤子大,學生素質差,很難教育與管理。經三年的調整,變為18個班規模的普通高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已裝備齊全,圖書室藏書2萬餘冊。教學工作也隨之走向正規。

1986年縣裡對招生工作做了相應的調整,一中除招收縣鎮應屆初中畢業生外,在農村招收2個班的學生,改變了部分新生的素質,1988年又新建一棟2,00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這對教職工是個極大的鼓舞。全體教職員工決心在教育體制改革和教學改革的大潮中,不斷開拓進取,因材施教,為繼承和發揚德惠一中的光榮傳統,為四化培訓更多的合格人才而勤奮耕耘在這塊沃土上。

學校設施

教學設備設施齊全。現有5個標準實驗室(2個物理實驗室,2個化學實驗室,1個生物實驗室),2個閱覽室(1個教師閱覽室,1個學生閱覽室),1個圖書館,1個衛生室,1個容納530人的多媒體電教室,1個電子檔案室,2個自動印刷室,還有設施齊備的音樂美術室,體育活動室,指紋考勤系統,並建有閉路雙和電視網、廣播網、校園網,學生監控系統等各種教學設施,具有較高的現代化[1]、信息化水平[2]

領導機構

學校領導機構由16人組成,校級領導6人,全部是大學本科畢業、中教高級職稱,中層領導10人。領導班子結構合理、工作能力強,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團結奮進,求真務實,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師資水平

學校任課158人,大學本科畢業156人,占99%,有特級教師1人,高級資格教師57人,是一支學歷達標、素質好、水平高,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教學成果

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已有數千名學生升入高等學府,每年升學率均高達80%左右,始終高於全省平均升學率。1996——2000年,分別被長春市教委評為「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2002年獲長春地區高中教學質量評估二等獎,2003年獲長春高考質量評估一等獎和優質教育獎。

辦學特點

學校的辦學特點是:質量第一,管理先行,一中實行「三定、一引、一掛」的管理體制,實現管理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管理效果良好,學校秩序井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中人邁着堅實的腳步,踏出了一條不平凡的輝煌之路,一中會更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