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微角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微角龍屬
圖片來自dinopit

微角龍屬(屬名:Microceratops),又名小角龍,是種小型角龍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亞洲。微角龍以二足方式行走,身長可能約0.6公尺。微角龍與蒙古鸚鵡嘴龍是最早的角龍類恐龍之一。

模式種戈壁微角龍Microceratops gobiensis),是由Birger Bohlin在1953年所敘述、命名。然而,已經有一種昆蟲(屬於溝姬蜂亞科)先使用Microceratops這名稱;而且有許多化石被重新歸類於雅角龍屬。在2008年,其他科學家建立Microceratus,來取代原有的屬名[1]

分類

微角龍屬於角龍亞目,角龍亞目恐龍是群植食性恐龍,擁有類似鸚鵡的喙狀嘴,生存於白堊紀北美洲亞洲。所有的角龍類恐龍在白堊紀末期滅絕。

食性

如同所有角龍類恐龍,微角龍是草食性動物。在白堊紀期間,開花植物的地理範圍有限,所以微角龍可能以當時的優勢植物為食,例如:蕨類蘇鐵針葉樹。牠們可能使用銳利的喙狀嘴咬下樹葉或針葉。

大眾文化

微角龍出現在迪士尼的動畫電影《恐龍》,以及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的《侏儸紀公園》小說中。

參考文獻

  1. Mateus, O. Two ornithischian dinosaurs renamed: Microceratops Bohlin 1953 and Diceratops Lull 1905.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2008, 82 (2): 423. doi:10.1666/07-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