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彼得·大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彼得·大利(1350年 ~ 1420年),外文名:Pierre d'AIlly,中世紀後期基督教神學家。

基督教神學[1]根據認識上帝的途徑之別,又有自然神學與啟示神學之分。前者指運用人的天賦理性從自然世界入手而達到的對上帝的認識,後者指依靠神的特定啟示而獲得的對上帝的認識。一般說,強調理性作用的神學家都重視自然神學,但也不否認啟示神學的獨特地位,強調人性敗壞的神學家則傾向於貶低或否認自然神學而只承認啟示神學[2]

人物簡介

彼得·大利生於法國貢比涅(Compiegne)。1389年起任巴黎大學校長。1395年任勒普伊(Lepuy)主教。1396年任康布雷城(Cambrai)主教。1411年升為紅衣主教。1414年在康斯坦茨會議上主張公會議權力高於教皇,迫使當時三名鼎立的教皇退位, 選出奧托(Otto)為教皇, 即馬丁五世(Mar-tinus Ⅴ,1417—1431在位),從而結束分裂局面。

主教

主教是天主教會和東正教[3]的高級神職人員。主教(英文bishop)此詞源自希臘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 由上往下」及「skopos 觀察者」,意為「監督」(overseer)。依據初期教會的傳統,祝聖主教代表授予聖職聖事的圓滿性。主教來源於羅馬天主教。主教職位在神父之上,通常是一個地區教會[4]的首領。新教聖公會等宗派也沿用這個名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