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弱化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弱化子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弱化子(attenuator)是指原核生物操縱子中能顯著減弱甚至終止轉錄作用的一段核苷酸序列,該區域轉錄產物能形成不同的二級結構,利用原核微生物轉錄與翻譯的偶聯機制對轉錄進行調節。

是在研究大腸桿菌的色氨酸操縱子表達弱化現象中發現的。在trp mRNA 5,端trp正基因的起始密碼前有一個長162 bp的DNA序列稱為前導區,其中第123~150位核苷酸如果缺失,trp基因的表達水平可提高6倍。研究發現,當mRNA開始合成後,除非培養基中完全不含色氨酸,否則轉錄總是在這個區域終止,產生一個僅有140個核苷酸的RNA分子,終止trp基因轉錄。換句話說,當123~150位序列缺失後,trp基因轉錄就不會中途終止,於是大幅提高基因表達水平。123~150位序列終止轉錄的作用是可以被調控的,如在培養基中完全不含色氨酸,則轉錄不會終止,這個區域被稱為弱化子。弱化作用在原核生物中是相當普遍的,大腸桿菌和鼠傷寒沙門氏菌中已陸續發現不少操縱子都有弱化現象。

最初,操縱子被認為僅存在於原核生物中,但自從1990年代初發現真核生物中的第一個操縱子以來,已經出現了更多的證據表明它們比以前假設的更常見。通常,原核操縱子的表達導致產生多順反子mRNA,而真核操縱子導致單順反子mRNA。

操縱子也存在於病毒如噬菌體。例如,T7噬菌體有兩個操縱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