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燧《千百年眼》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本名: 張燧

字號: 字和仲

所處時代: 明代

出生地: 湖南瀟湘

張燧,字和仲,明代湖南瀟湘人。王重民先生在《湘潭縣誌》中查索到張燧事跡:"兄弟皆生富貴,好治生產業,而燧獨務友朋,耽書史,不為苟同。"據說張燧常常"命仆載紙筆自隨,有省輒識之,雖藩溷不釋"。和朱舜水一樣,張燧前半生在中國,後半生寓居日本[1]

生平 

張燧[suì],生卒年月不詳,字和仲,明萬曆舉人,肄業於國子監。明代湖南瀟湘人。好交友,耽書史。著有 《易筏》,另有《未見編》、《千百年眼》, 多奇言高論,異乎前儒。《易筏》已佚。 《千百年眼》今存。中有易說數條:「子夏易說」、「古易」、「周易舉正」、「古人言易不及周公」、「陸秉大衍數解」、「希夷易說」、「龜山不輕解易」、「譙定易學」,等等。對郭京《周易舉正》之說, 推崇備至,以為可訂今本之失。其中《千百年眼》在當時比較流行,「王夫之謂:『當時詞人,恃此為稗販之具。』其後阮元亦稱其書」。俞樾認為《千百年眼》「網羅散失,淵博精詳,因考據行其議論,遠可追知幾《史通》,近之則趙氏之《札記》,王氏之《商榷》也」《俞樾弁言)》。清人孫點稱「其抒寫心得,獨具隻眼處,足令閱者驚其新穎,得未曾有。然核其事實,按之情理,並無一毫偏倚於其間,洵傑作也」。這部備受讚譽的奇書,在晚明頗為流行,由於其內容的「異端」性,被清廷納為禁毀書,其結果是屢禁不止,迄今頗受好評。目前學界對《千百年眼》的研究,皆因其觀點迥異、論說精闢而讚嘆不已。


《千百年眼》是一部史論隨筆的合集。全書十二卷,511條,其中新義紛呈,體現出作者讀史「不為苟同」的風格。又大多言之有據,有些見解確如鄒元標《千百年眼序》所說,「起古人相與論辯,亦必心服。」此書上起遠古,下迄明季,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教、科技,還有許多為正史所不載的逸聞軼事。記述具體,議論新奇。正如書名所示,作者想要看透千百年來中國的歷史。


王重民先生在《湘潭縣誌》中查索到張燧事跡:「兄弟皆生富貴,好治生產業,而燧獨務友朋,耽書史,不為苟同。」據說張燧常常「命仆載紙筆自隨,有省輒識之,雖藩溷不釋」。和朱舜水一樣,張燧前半生在中國,後半生寓居日本。他是一位博覽群書的學者,勇于思考,往往能夠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揭示隱微,提出異議。所著書多種,而「《千百年眼》盛傳於世」,其價值曾經得到王夫之阮元等學術大家的肯定。 康熙將此書列為頭禁書,自己卻終生秉燭攻讀不輟。

參考來源

  1. 張燧中華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