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大千丈二中堂贈給誰(曾令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大千丈二中堂贈給誰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張大千丈二中堂贈給誰》中國當代作家曾令琪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張大千丈二中堂贈給誰

四川省資中縣博物館藏邑人張大千的一幅丈二中堂書法,一幅荷花圖,堪稱國寶。

一、大千巨作留故土

《荷花圖》是大千先生的早期作品,是他去敦煌之前應當時好友公孫長子之請所畫。畫為橫幅,縱39厘米,橫194厘米,畫上荷花屬勾花大點葉,用筆生動,構圖別致,從此畫中可看出大千先生以後自創「潑墨潑彩」技法的最初形態,屬難得的早期作品。畫左邊題記:「留得殘荷聽雨聲。公孫長子屬畫,弟爰。」後來,公孫長子在左邊邊上加題:「此幅十年前大千為余作者,范章老弟愛之即以贈之,公孫長子識。」畫上朱印兩枚「大千大利」「古皇」,加印一枚朱印「公孫長子」。

丈二中堂作於1948年,長3.67米,寬0.75米,是現存於國內最大的一幅張大千書法。內容是一首五言律詩:「菱花鏡水秋,容與木蘭舟。細草生溪綠,叢筠覆屋幽。江鄉自沮洳,岸柳尚輕柔。應共西風發,夕陽歸興遒。」後面還有兩行題款小字題跋:「題畫小詩,仰范章仁兄法家正之。戊子之秋,大千張爰。」

那麼,這兩幅作品中提到的「范章」究竟何許人也?

二、方音之訛

按理,既然張大千寫了「范章」這個題贈的對象,那麼這個問題應該很好解決的。但問題偏偏和方言掛上了勾,造成了訛傳。

資中方言h、f不分,也許一些作者在寫作時不自覺地根據方言記錄或者記憶,這樣,大千筆下的「范章」,就訛傳為「煥章」,並被《四川日報》、《四川政協報》等報刊採用。如:《張大千的資中翰墨緣》(鐵波樂)、《張大千遊資中甘露寺》(宋國英)、《張大千巨幅墨寶留故土》(熊永志)等。並說「煥章」就是「原川軍19師師長李煥章。李煥章是內江有名的收藏家」。

根據筆者目前查閱到的大量資料,上述這些作者的判斷似乎存在問題。那是什麼問題呢?

張大千先生荷花圖,資中縣博物館藏,國家級文物

三、川軍並無19師

眾說紛紜,說「李煥章」是原川軍19師師長。於是,筆者順着這個線索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

民國時期的川軍,其番號如下:

楊森部。前身為四川督理所屬,大革命時編成第20軍。參謀團入川整編川軍時仍保留二十軍番號未變,下轄第133、134、135師。淞滬會戰後,第135師番號撤銷。渡江戰役中,該軍被殲,後在川重建,又增編79師。其主要將領有楊漢域、楊漢忠、楊漢烈、夏炯等。

郭汝棟部。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免楊二十軍軍長職,郭起而代之,後楊復職,重整舊部,但郭率隊獨立而出,仍稱二十軍,故一度川軍出現兩個二十軍。混戰中,郭與楊戰,互有勝負,後奉蔣命調出四川參加剿共。1934年,改番號為第四十三軍,但所轄僅26師,於抗戰中的南昌戰役後被改造成中央軍。

劉湘部。前身為四川善後督辦所屬,大革命時編成第21軍,後不斷混戰兼併,實力得以加強。參謀團入川整編川軍時,經先後兩次整編,到出川抗戰時,劉部川軍編為第21、23、44軍。分別轄第145、162、164師、第146、147、148師、第149、150、163師,另有第144、161師和7個獨立旅直接隸屬於劉。抗戰開始後,新擴成第50、56、67、72、78軍,裁23軍。新擴成新7、新13、新14(後改番號為第34師)、新15、新16、新18、新21、新25師。並領有第23、28、29、30等4個集團軍番號。內戰暴發時,尚余整21、整44、整56、整72等師。內戰中,先是整72師被殲於泰蒙,繼之整56師被殲於襄樊,大決戰中44軍被殲於淮海,上海戰役中21軍投誠。主要將領有唐式遵、潘文華、王纘緒、王陵基、郭勛祺、夏首勛、王澤俊等。

賴心輝部。前身為四川邊防軍所屬,大革命時編成第22軍。賴初依劉湘,但終非劉之嫡系而獨立,轉戰川黔鄂諸省邊區,曾一度膨脹到9個師之多,但多烏合,不久即潰,1930年於鄂西剿共時縮編為國軍新11師,次年改編成第59師,於1932年為陳誠徹底吞併改造,成為中央軍。

劉成勛部。前身為西康屯墾督辦所屬另收編邊軍雜牌而成,大革命時編成第23軍。因內部成份混雜,於內戰中的1927年為劉文輝吞併。

劉文輝部。大革命時編成第24軍,後長期在川內混戰,二劉大戰失敗後割據西康。川軍整編時轄第136、137、138師。抗戰開始後,第138師撤銷。 1940年,第137師投蔣,改稱新137師,並領新12軍番號,但不久即被胡宗南吞併改造成中央軍。劉文輝另行組建137師。直到大陸解放,所用24軍番號一直不變,劉也長期擔任該軍軍長一直到解放前夕,成為民國史上任軍長職最久者。主要將領有劉元瑭、劉元琮、劉元瑄、唐英等。

鄧錫侯部。前身有北洋中央陸軍第30師、四川陸軍、四川邊防軍、四川江防軍等多個番號,大革命時編成第28軍。川軍整編時改番號為第45軍,轄125、126、127、128、131師。出川抗戰後,又分出一部組建第95軍,轄126師和新組建之新9師。該軍與田軍合編成第22集團軍。戰後45軍番號撤銷,所部改用李家鈺之47軍番號。內戰中,47軍被殲於淮海戰場,95軍則於1949年底起義。主要將領有陳鼎勛、黃隱、陳離、王士俊等。

田頌堯、孫震部。前身為北洋中央陸軍第21、22兩師、川軍第7、13兩混成旅,大革命時編成第29軍。川軍整編時改番號為第41軍,轄122、123、124師。所部與鄧部合組22集團軍,由鄧、孫先後任總司令。抗戰中,該部一直無增無減。內戰中,該軍就殲於淮海。其主要將領孫震、曾甦元、楊俊清等。

劉存厚部。1933年,改所部為國軍第23軍。六路圍攻時遭紅軍重創,部隊縮編為新15師,後為劉湘吞併。

范紹增部。范部系袍哥隊伍,屢聚屢散,其部隊沿革往往沒有連續性。護國戰爭時拉杆,先後依附顏德基、余際唐、楊春芳、楊森。川軍易幟時范屬楊森20軍,後投劉湘,所部為劉消化。抗戰開始後,范另起爐灶,重招舊部袍哥組成新21師,並領88軍番號,范任軍長兼師長。抗戰開始後范軍長一職為黃埔系將領所奪,新21師苟延到抗戰後,經過不斷換血,已經成為中央軍。西南解放前范又招袍哥組361師,建成後不久即起義。

李家鈺部。原四川邊防軍所屬,川軍易幟時隸屬於鄧錫侯部28軍,但始終不是鄧系,後羽毛漸豐,便脫離鄧部獨立,改為國軍番號新編第6師。參謀團入川時改為第104師。1936年擴編為47軍。抗戰開始後由104師擴出第178師。抗戰勝利後,第178師裁撤,104師併入田部川軍第41軍。解放戰爭中之滑縣戰役中,104師被全殲,李家鈺川軍歷史結束。

羅澤洲部。原四川陸軍第11師。川軍易幟時隸屬鄧錫侯,但非鄧系,後脫鄧獨立,改國軍番號為新編第23師。六路圍攻時遭紅軍重創,羅軍內訌,所部分裂為二劉收編,羅澤洲部歷史結束。

其中,資中籍的川軍高級將領只有三人:

張斯可(1882—1961)名再,四川資中人。陸軍中將,四川陸軍速成學校畢業,川軍將領。

劉公台(1896--1965)又名雄飛,四川資中人。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一期畢業,川軍將領。

何少桓(1916—?)原名剛,四川資中人。中央軍校第十二期畢業,川軍將領。

查出來的結果,讓我大吃一驚――川軍歷史上根本沒有一個19師;當然,也從來沒有一個19師師長!

張大千先生書法中堂,資中縣博物館藏,國家級文物

四、撲朔迷離的李范章

那麼,李范章何許人也?

筆者查閱了一些資料,終於,讓李范章這個歷史人物浮出了水面:

1、《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授予將軍名錄》記載,1947年11月21日,中華民國政府授予李范章為陸軍少將。

2、《解放戰爭時期西南地區國民黨起義投誠部隊番號及其主官 》記載,起義的國民黨軍中,有一個「城防司令部」,其構成人員為:

司令曾慶集(兼)

少將副司令 陳德林(兼)

少將副司令 楊良勛(兼)

少將副司令 郭大任(兼)

少將副司令 李范章(成都警察局長)

3、劉傳茀、王鴻任、陳稻心先生在《成都解放初期公安機關偵破國民黨潛伏、游擊組織、電台記實》一文中,這樣寫道:

西南反共救國軍第一縱隊,司令李范章,四川資中人,歷任團長、團管區司令、師管區司令,1948年與保密局發生關係,曾任成渝鐵路軍事專員、警務處長;1949年12月受任第一縱隊司令後,將所部擴編為兩個總隊,計劃以總崗山區為「初步基地」推進到雷馬屏峨,再向滇緬邊區發展。12月下旬,李命其參謀長帶一總隊人槍千餘攜電台先行出發,約定自己隨即帶第二總隊開至邛崍會合進入總崗山地區。此時成都已在人民解放軍四面包圍中,第一總隊剛到邛崍便被人民解放軍擊潰(報務人員被衝散後僅將電台搬回成都,密碼本則在混亂中丟失),李范章在成都走投無路,被迫宣布起義,將省警局全部員警交軍管會接管,電台也同時交出,台長黨增坤自首。以後,李在被管訓審查中又秘密聯絡一批反動軍官政客和哥老慣匪頭子組織「西南光復軍」,自任司令,企圖發動武裝暴亂,經公安機關內外線密切配合偵察確實,於1950年4月一舉破案,有關案犯全部捕獲。

根據這些資料,我們可以斷定,張大千中堂題跋和公孫長子在張大千畫作上的題跋,所稱的「范章」,應該是資中籍人李范章。

對此,筆者電話採訪了資中縣文管所老館長楊祖塏老先生,楊老先生肯定地說,大千筆下的「范章」,就是李范章,資中甘露鎮人,其侄兒還與他(筆者註:楊老先生)有過交往。

五、還原張大千贈書的情景

根據張大千年譜,1948年春、秋,張大千兩度在成都停留。現在,我們大致可以這樣還原張大千贈送李范章丈二中堂書法的情景:

資中、內江舊時同屬資州(州府在今資中),資中、內江之人也不分彼此。1948年秋,張大千住在成都,剛剛榮升少將的鄉人李范章,對大千招待極為熱情。於是大千欣然為李范章書五言律詩一首,並寫下跋語:「題畫小詩,仰范章仁兄法家正之。戊子之秋,大千張爰。」

1948年,是張大千自敦煌返回成都之後,因避戰離開大陸之前,力追五代、北宋山水畫的時期。他創作山水畫頗多,由於常住青城,歷游峨眉,所以筆下山巒多有這兩處的清秀之致。此外,抗戰勝利後,大千因緣際會收藏一批北宋名畫。因此他這一階段特別着眼於北宋大家的雄偉風格,如李成、范寬、郭熙、董源、巨然等,都在其臨學之列。多方涉獵成為大千山水畫發展過程中的又一個轉機。其這一階段的山水,無論是對臨,抑或擬仿,甚至消化後再創造,皆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這首題畫詩,清新淡遠,表現了張大千在繪畫藝術上對董源、巨然風格的追求。

六、尾聲與插曲

張大千的這幅丈二中堂書法贈送的對象李范章,人生的命運是個悲劇。但張大千這副巨幅書法,卻有倖存留了下來。

據介紹,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思想改造運動中,這一配對字畫由李范章的親屬交給國家,但因管理人員對此作品認識不深,就一直壓在箱底。1982年,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到資中觀光視察、遊覽,對這幅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指示要精心保護。後經四川省博物館出資,由專家重新裝裱。此作經專家鑑定,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有趣的事,據筆者掌握的資料,張大千除了這副中堂題寫了這首詩,還以扇面的形式,題寫了這首詩,時間是1946年。

張大千在扇面的畫作上題跋:菱花鏡水秋,容與木蘭舟。細草生溪淥,叢筠覆屋幽。江鄉自沮洳,岸柳尚輕柔。應共西風發,夕陽歸與遒。北濤先生即將還於江南,漫寫博笑,丙戌夏同在成都,大千張爰。

另外一面,是國民黨元老吳稚暉(1865-1953)的書法:節孫卿解蔽篇語。丙戌元月篆奉北濤先生正瑑。弟吳敬恆時年八十有二,同客古渝州。

鈐印:「大千」、「張爰」。「敬恆八十以後書」、「吳敬恆印」。

看來, 1946年(農曆丙戌年)吳稚暉在重慶為「北濤先生」題寫書法扇面一幅,其年夏,張大千因為購得了北宋名家的書法、美術真跡,興奮異常,在成都在扇面的另外一面畫了一幅山水,並題寫了這首五言律詩。兩年後的1948年,張大千意猶未盡,又趁資中老鄉李范章少將熱情招待之際,為其書丈二中堂,書寫了這首詩。

由此觀之,張大千對自己這首題畫的五言律詩,可謂情有獨鍾。這幅作品,以其超大的尺寸,成為大千先生現存國內最大的書法。

2013年2月4日,於西都[1]

作者簡介

曾令琪,中國辭賦家協會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