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弇園雜題八絕其七廣心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易網 的圖片

弇園雜題八絕其七廣心池》出自明代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的一首律詩。律詩是近體詩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詩為近體詩的總稱,近體絕句也包括在內,後來才劃分出去)。它萌芽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定型於初盛唐間,成熟於中晚唐時期。

王世貞與李攀龍徐中行、梁有譽、宗臣、謝榛、吳國倫合稱"後七子"。李攀龍故後,王世貞獨領文壇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藝苑卮言》、《觚不觚錄》等[1]

弇園雜題八絕其七廣心池

人物生平

嘉靖五年(1526年)十一月五日,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世貞的父親王忬上京參加會試,卻因為生病回家。

嘉靖十三年(1534年),王世貞九歲作《詠鳳凰》一詩 。王世貞祖母陳氏病卒。

嘉靖十四年(1535年),王世貞開始跟隨塾師陸邦教(字子才,號愛溪,長洲人,嘉靖十六年舉人,曾任東鄉知縣)學習易經[2],同時又隨姜周

萬曆元年(1573年)二月,王世貞接到湖廣按察使任命,六月七日赴任。九月,王世貞接到改任廣西右布政使的任命,感到行止無定,於是上疏請求致仕。十月,王世貞監試湖廣武舉鄉試。十一月,到達廣西

萬曆二年(1574年)三月,王世貞抵京。九月,被任命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督撫鄖陽。

萬曆十八年(1590年)正月,王世貞以病求辭,朝廷不允。為李時珍《本草綱目》作序。三月,再度上疏懇辭,回復准其回家調理。十一月二十七日,王世貞病卒,年六十五。

視頻

弇園雜題八絕其七廣心池 相關視頻

古代詩詞鑑賞及應用一
中國古詩詞征服全世界!奧地利音樂家為中國詩詞寫交響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