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深公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深公路
圖片來自easyatm

廣深公路也稱廣九公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國道名|107(京深線、北深線)最後一段,連接廣州深圳

介紹

西起廣州市黃埔區大沙地,連接中山大道,途徑增城市新塘鎮東莞市深圳市寶安區福田區,是連接廣州至東莞、深圳的陸路交通要道。1938年為阻止日本侵華曾全面破壞,1949年底恢復通車,後經多次平整、擴寬,1985年,本路編入中國國道名|107北(京)深(圳)線,目前已部分轉型為快速化道路。

廣州段

廣州段全長23公里

廣州市區至黃埔路段原為中山公路,1925年由省港大罷工時成立的罷工築路委員會組織罷工工人修築,黃埔至東莞交界處段始建於1934年。

廣州市區至黃埔港灣路路口為中山大道黃埔港灣路路口至黃埔增城新塘鎮交界的康南路口為黃埔東路黃埔增城交界的康南路口至穗莞界的江南大橋的廣深公路增城段又叫廣深大道

東莞段

東莞至深圳段1929年至1934年間建成通車,在本路於1985年編入107國道時,是東莞市內第一條國道,初期路段依次為現今的莞穗路莞太路太安路,其路廊大致可追溯至清朝時期修建的東莞—新安縣的古驛道東莞虎門——長安一段[1]

1983年進行部分改道,並改造為雙向兩車道瀝青路面。

1993年,拓寬至六車道,全部鋪設混凝土路面。1994年,兩邊加4米人行道、1.5米花池。在2003年的道路改造中,107國道改道至現在的路段;莞太路降為省道,為中國省道名|256一部分,太安路之後為中國省道名|358一部分,在2017年廣東省公路網規劃里則劃入中國國道名|228東莞虎門段。[2]

現今分段情況

穗莞界的江南大橋至東莞萬江區蓬廟大橋為莞穗路、之後在東莞市中心區依次為金鰲路宏遠路三元路長泰路,而在長泰路東端起止點長泰莞長路口至長安鎮與深圳松崗界塘下涌立交的廣深公路路段為「莞長路

途經主要地點

現路段

中堂鎮——萬江街道——南城街道——東城街道——大嶺山鎮——長安鎮

過去編入路段

中堂鎮——萬江街道——莞城街道可園)——南城街道——厚街鎮——虎門鎮——長安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