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西含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西含笑

中文名:廣西含笑

拉丁學名:Michelia guangxiensis

Y. W. Law & R. Z. Zhou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毛茛目

科:木蘭科

族:木蘭族

亞 族:含笑亞族

屬:含笑屬

種:廣西含笑

命名者及年代:Y. W. Law &

R. Z. Zhou,1999

保護級別:近危(NT)IUCN標準

同義學名:Magnolia guangxiensis

(Y.W.Law & R.Z.Zhou) Sima

廣西含笑(guǎng xī hán xiào,學名:Michelia guangxiensis Y. W. Law & R. Z. Zhou)是木蘭科含笑屬植物。喬木或小喬木,高5-10米,胸徑10-20厘米;芽、幼枝、葉柄及花梗被褐色絨毛。當年生枝綠色,老枝灰褐色,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6-15厘米,寬3-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花芳香;花被白色,肉質,花被片6,2輪,近相似,外輪3片,倒卵形,長3-4厘米,寬1.3-1.5厘米,內輪3片,狹倒卵形,長3-4厘米,寬1-1.3厘米;雄蕊多數,長約1.2-1.5厘米;花柱約毫米;胚珠4粒,偶見2-5粒。聚合果長5-10厘米;蓇葖10-15,每個呈卵圓形,倒卵球形或橢球狀卵形,全裂,頂端具短尖喙。 僅分布於中國廣西龍勝縣貓兒山海拔2142米林中,華南植物園有引種。 廣西含笑具兩性花,氣味芬芳,是優良的園林觀賞植物,具有較大的開發利用價值。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2年 ver 3.1)——近危(NT);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瀕危(EN)。 [1]

廣西含笑植物學史

廣西含笑由周仁章於1998年4月發現,在1999年由劉玉壺和周仁章發表於《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模式標本藏於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標本室。

廣西含笑形態特徵

廣西含笑是喬木或小喬木,高5-10米,胸徑10-20厘米;芽、幼枝、葉柄及花梗被褐色絨毛。當年生枝綠色,老枝灰褐色,無毛。

葉革質,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6-15厘米,寬3-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上面亮深綠色,無毛,下面灰綠魚,疏生褐色毛;中脈在上面凹陷,側脈每邊9-11條;網脈緻密,干時兩面凸起,葉柄長約1厘米,無托葉痕或托葉痕長1-3毫米。

花芳香;花被白色,肉質,花被片6,2輪,近相似,外輪3片,倒卵形,長3-4厘米,寬1.3-1.5厘米,內輪3片,狹倒卵形,長3-4厘米,寬1-1.3厘米;

雄蕊多數,長約1.2-1.5厘米,花葯長約厘米,藥隔伸長(0.5毫米)成短鈍尖;雌蕊群橢球狀卵形,長約1厘米,雌蕊柄長4-5毫米,密被褐色緊貼柔毛;子房卵球形,長3毫米;

花柱約毫米;胚珠4粒,偶見2-5粒。聚合果長5-10厘米;蓇葖10-15,每個呈卵圓形,倒卵球形或橢球狀卵形,全裂,頂端具短尖喙。 [2]

廣西含笑近種區別

廣西含笑與長蕊含笑(Michelia longistamina Law)近緣,但後者3外輪花被片倒卵圓形,長6-7厘米,寬4-5.5厘米;雄蕊長3-4厘米,花葯長2-2.5厘米,藥隔伸出3-5毫米長的舌狀尖。 [3]

廣西含笑產地生境

廣西含笑僅分布於中國廣西龍勝縣貓兒山海拔2142米林中,華南植物園有引種。 [4]

廣西含笑生長習性

花葯的形成及花葯壁層的變化

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廣西含笑花葯原基的表皮內方為均一的分生組織,無組織分化,隨後內部中央逐漸分化出形成層,在四個角隅形成四個小突起,每個突起的表皮下分化形成1個孢原細胞。孢原細胞經平周分裂形成兩層細胞,分別是外層的初生壁細胞和內層的初生造孢細胞,這兩個細胞明顯比周圍細胞的體積大。初生壁細胞經多次分裂後形成花葯壁,由表皮、藥室內壁、3-5層中層和1-2層絨氈層組成。

花葯壁形成初期,4層壁細胞沒有很大區別。到小孢子母細胞時期,中層細胞開始發生變化,靠近絨氈層的中層細胞變細長,在不同的花葯中,中層細胞層數顯著不同,最少為3層,最多可達5層。絨氈層細胞體積開始變大,形狀變得不規則,細胞質濃,細胞核大而明顯,與其它細胞很容易區分。此時,其它花葯壁細胞都為長方形,大小形狀很相似。

小孢子母細胞減數分裂前,最內層的中層細胞僅留殘餘,外層的中層細胞體積也開始變小。絨氈層細胞隨着營養物質的積累已經發育成熟,與其它花葯壁細胞相比體積很大,排列疏鬆,具2核或多核,細胞質濃厚,着色深。實驗中發現,很多小孢子母細胞在減數分裂前發生敗育,周圍的絨氈層細胞發育異常,緊貼着細胞壁的其它結構,排列十分緊密,而正常的絨氈層此時已經和花葯壁細胞分離,排列也比較疏鬆。 小孢子四分體時期,中層細胞僅留殘餘,絨氈層細胞逐漸解體,細胞質多聚集在一起,着色很深。中層細胞此時已呈細長形。藥室內壁細胞的體積開始增大,細胞質分布均勻,細胞內形成液泡。

花粉成熟時,絨氈層細胞已解體消失,絨氈層在整個發育過程中都處於原來的位置,保持單個細胞,細胞之間沒有融合,藥室空腔明顯,因此應為腺質絨氈層。所有中層細胞的細胞壁都已解體,僅留殘餘的細胞質。藥室內壁細胞成徑向長方形,細胞體積很大,具大液泡,細胞核緊貼細胞壁。藥室內壁細胞徑向壁出現次生壁的纖維素加厚,而且在整個花葯周圍都具有似藥室內壁的藥隔下皮層,但是在同側花粉囊相接的部位,少數幾個藥室內壁細胞並不加厚,在花葯成熟時隨着機械牽拉,細胞破裂,花粉囊就會在此處開裂,花粉隨之散出。實驗中發現了很多敗育的花粉,它們周圍的絨氈層細胞發育異常,沒有發生解體,而是與相鄰的絨氈層細胞連成一圈,細胞質聚集在細胞的中央。

小孢子的發生和雄配子體的發育

小孢子的發生:小孢子由小孢子母細胞發育形成。孢原細胞分裂形成的初生造孢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在小孢子囊中形成次生造孢細胞,再轉化成小孢子母細胞(即花粉母細胞)。小孢子母細胞在減數分裂前體積達到最大,比其它壁細胞大數倍,形狀不規則,具1個大而圓的細胞核,細胞質濃厚,儲備了足夠的營養物質。隨着花粉囊的增大,原來排列緊密的小孢子母細胞在體積變大後開始彼此分離。減數分裂Ⅰ開始,小孢子母細胞內的染色體聚集到細胞的中央,然後排列在赤道面上,隨着紡錘絲的牽拉到達兩極。染色體在兩極進行複製,此時在赤道面沒有形成細胞壁,但細胞質在赤道面的位置開始從外向內縊裂。到達兩極的染色體分別排列到一側細胞質的赤道面上,開始進行減數分裂Ⅱ,此時縊裂進一步加深。最後細胞壁同時形成,把細胞質分為四部分,形成對稱型(34%),交叉型(66%),「T」型(極少)的四分體,小孢子都為長橢圓形。因此減數分裂的胞質分裂方式為修飾性同時型。

雄配子體發育:小孢子從四分體釋放出來以後,花粉壁逐漸增厚,細胞核變大成圓形,位於中央,細胞質變濃且分布均勻。隨後細胞開始液泡化,形成許多小液泡,再合併成一個大液泡,大液泡將細胞核與細胞質擠向一邊,緊貼細胞壁,進入單核靠邊期,細胞核開始進行均等的有絲分裂,營養核位於花粉粒的中央,生殖核緊貼花粉壁,兩核之間形成細胞板,將細胞質分割為不均等的兩部分。隨着花粉粒的發育,生殖核形成一個生殖細胞,游離於營養細胞的細胞質中,此時花粉粒的細胞質分布均勻,大液泡消失,雄配子體發育完成。

雄蕊發育過程中的異常現象

實驗發現,在小孢子母細胞減數分裂前和小孢子釋放階段存在嚴重的敗育現象。在所觀察的200個樣品中,約有30%花葯的小孢子母細胞在減數分裂前敗育,小孢子母細胞收縮,細胞核和細胞質發生粘連,小孢子釋放時期,花葯壁發育異常,絨氈層退化遲緩,還有40%的花葯具有大量萎縮變形的花粉粒。這些敗育花粉粒的體積比正常花粉粒的體積小,花粉壁破損,沒有或只有少量的細胞質。

花粉萌發

廣西含笑的花粉在培養6-8小時後萌發最旺盛,隨後萌發率開始降低。通過實驗測出的平均萌發率很低,最高值約為25%。

廣西含笑主要價值

廣西含笑具兩性花,花被片6枚,乳白色,肉質,近相似,氣味芬芳,是優良的園林觀賞植物,具有較大的開發利用價值。

廣西含笑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2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瀕危(EN)。

參考來源

  1. 廣西含笑, 植物智, 2020-01-18
  2. 廣西含笑 Michelia guangxiensis 廣西含笑(guǎng xī hán xiào)PPBCCVHColDuocetCFHeFlorasEOLTPLIPNIBHLPOWOGBIFiDigBioBingBaiduMichelia guangxiensis Y. W. Law & R. Z. Zhou 異名:...
  3. 廣西含笑的小孢子發生及雄配子體形成的研究--《廣西植物》... 2011年8月18日 【摘要】:對廣西含笑的小孢子發生和雄配子體形成過程進行了解剖學研究。廣西含笑的花葯具4個花粉囊,花葯壁由表皮、藥室內壁、中層(3~5層)和絨氈層(1~2...
  4. 廣西含笑Michelia guangxiensis_花卉圖片網 2013年10月15日 中文名(Chinese Name):廣西含笑 學名(Scientific Name):Michelia guangxiensis Y. W. Law et R. Z. Zhou 英文名(English Common 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