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市第三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州市第三中學(Guangzhou NO.3 High School)是廣州市越秀區重點中學,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廣東省首批創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和廣東省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

截至2010年3月,廣州市第三中學分高中校區和初中校區,共有70個教學班,其中高中班36個,初中班34個,在校學生近4000人,占地面積近5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46856平方米。

截止2010年3月,有專任教師248人,正高級教師1人、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102人,研究生學歷教師近60人。

中文名:廣州市第三中學

外文名:Guangzhou NO.3 High School

簡 稱:廣州三中

校 訓:勤儉、仁愛、敏毅、忠誠

創辦時間:1863年

類 別:公立中學

現任校長:戴東祥

知名校友:楊殷蘇永舜所屬地區廣州市主管部門廣州市越秀區教育局

學校屬性:廣州市首批創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歷史沿革

創辦初期

1860年,法國駐廣州領事館在領事館內設立了附屬丕從書院,該書院以學外文為主,主要用於教育領事館官員的子弟和培訓翻譯工作人員[1] 。後法國領事館遷往沙面,後丕從書院則遷到舊部前現三中校址(舊稱約瑟路),建一學校,命名為聖心書院

1914年,聖心書院改為四年制私立聖心中學,以傳教、學習外語為主。

1917年,改為初、高中完全中學,規模進一步擴大達近千人。

1925年,天主教廣州教區出資,在聖心中學相鄰的一塊空地上(即原三中西樓)新建了兩座樓房,籌辦明德女子中學,並於同年9月15日開課,學校全部招收女學生,由當時廣東省財政廳長馮祝萬的夫人陳秉卿女士任校長。實際上,她只是名譽校長,具體工作由董事長陳榮軒負責。開辦之初,學校僅收學生二十餘人,後努力擴大。

1927年,私立聖心中學移交國內天主教會主辦,在香港聖約瑟英文書院畢業出來的朱壽山擔任校長職務。

1930年,建成小學部。

1931年,建成明德女子中學。

1933年,增設初中部。

1935年,增設高中部。

1935年,推行慈善辦學政策,規定高中部的學生一律免收學費,並增設平民夜校,提供免費教育。

抗日戰爭爆發後,廣州於1938年10月淪於敵手,學校被迫停辦。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教會決定復辦聖心中學,聘請原聖心書院畢業生方碩梅為校長。

1946年2月,正式複課。

解放初期,校名改為啟育中學。

建國以後

1952年9月,啟育中學(即聖心中學)與明德女中合併成廣州市第三中學。

1951年5月10日,三中少先隊在廣州成立,成為廣州優秀少先隊組織。

1957年,中共三中黨支部成立,由陳平任書記,建立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管理體制。

1952年2月至1966年6月,完成了歸併工作,廣州市第三中學成為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學。

1966年6月,工宣隊進駐學校,導致教育思想和教學常規混亂,致使廣州三中停止了教學和常規工作。

1978年,被評為廣州市越秀區重點中學和廣州市先進單位。

1986年,被廣州市教育局定為校長負責制學校,由馬毓鈞任校長,施行校長負責制的管理體制。

1993年12月,被廣東省教育廳評定為省一級學校。

2001年,被評為廣州市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學校。

2004年11月,廣州市96中撤消,其53名教師和8個教學班(初二2個班,初三6個班)的學生併入廣州市第三中學。

2007年12月,通過了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驗收確認。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15年廣州市第三中學高考,其中該校重本上線118人,上線率21.3%,突破我校近年高考重本率的歷史新高!其中理科精英班高三7班重本率達98%。本A上線率達64%!本科率達88%!大專上線率100%!

2014年廣州市第三中學高考,其中該校重本上線92人,上線率17%,本科有474人,上線率85%。

2013年廣州市第三中學高考,其中該校重本率為15%,本科上線率為85%,達標率為112%。

2012年廣州市第三中學高考,其本該校本科率高達90.3%,本A錄取率達60%。

2010年廣州市第三中學高考,其中本科上線率為80.2%,本科超標人數為156人,本科超標率為148.6%。

學科競賽:

截至2013年,共有200多名同學次獲得國家、省、市學科競賽獎。

2013年,歐陽文津同學獲得了國際無線電測向錦標賽3.5MHZ M18級別的冠軍。

2013年5月,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林晉佳、劉弘兩位同學獲得全國聯賽一等獎的殊榮。

素質競賽:

2013年,廣州市中學生法律知識競賽中,高中組獲得二等獎。

2015年,廣州市中小學吹奏樂器合奏比賽中,廣州市第三中學獲得一等獎。

教師成績

截至2010年3月,參加國家級培訓骨幹教師3人,參加省級培訓骨幹教師6人,市骨幹教師2人,學科帶頭人20人,各學科均有市、區教研會理事和年級中心組成員。

參賽成果

研究項目 研究課題 獲獎情況

沈建偉 中小學新課程優秀教學論文徵文評選 《讓地理課堂充滿探究氣息》 廣州市二等獎

梁瑞霖 2007年廣州市中小學第七屆信息技術學科年會教學論文(高中組) 《課堂教學中創新精神的培養》 廣州市二等獎

王春麗 越秀區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教學課例現場評比 《名畫中的肖像畫》 越秀區三等獎

劉永剛 GDJYSD杯廣東教育「十五」科研課題成果 《在合作型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發展性評價研究》 廣東省二等獎

古穗敏 第二屆「全國政治科素質教育交流論文評優」活動 《為學生架起「書本——生活」的橋樑——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模式初探》 國家級一等獎

勞華鋒 中小學新課程優秀教學設計徵集評選活動 《面向海洋的開放地區——珠江三角洲》 廣州市二等獎

學校榮譽

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國家級綠色表彰學校

廣東省德育示範學校 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單位

廣東省綠色學校 廣州市特色學校

嶺南'全民讀書活動'書香校園 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

廣東省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 全國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先進單位

廣州市教育裝備管理工作先進學校 依法治校示範學校

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廣州市先進集體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0年3月,現有70個教學班,其中高中班有36個,初中班有34個。在校學生近4000人。廣州市第三中學分高中校區(大新路)和初中校區(一德中路),兩個校區學校占地面積近5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 共46856平方米。

下屬學校

學校名稱 創辦時間 學校屬性

廣州市越秀區明德實驗學校 2013年 私立中學

硬件設施

截至2010年3月,擁有國際標準400米環型跑道運動場,7600平方米室內多功能體育館,25×50米國際標準游泳池,獨立籃球場7個、羽毛球場9個、排球場1個;每個教室、實驗室均配備有網絡接入點、大屏幕投 影儀、實物投影、音頻播放、視頻播放等設備組成的多媒體教學平台;建有兩棟學生宿舍和一棟設藝術樓,各學科實驗室、電腦室、語音室、電子閱覽室;學校飯堂設有3個用餐區,能同時容納1000多人就餐。


師資力量

截至2010年3月,有專任教師248人,其中正高級教師1人(廖小兵)、特級教師2人(向林仕、曾雄)、高級教師102人,南粵優秀教師2人、南粵教壇新秀2人、省教育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對象2人,市名 校長1人,市名教師1人、市骨幹教師6人、市名班主任2人、市教育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對象3人、市優秀班主任19人、市優秀教師近30人,市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研究生學歷教師近60人。各學科均有市 、區教研會骨幹成員。

視頻

廣州市第三中學155周年校慶MV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