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市海珠環島新型有軌電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州市海珠環島新型有軌電車原圖鏈接來自 8684公交 的圖片

廣州市海珠環島新型有軌電車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廣州有軌電車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融資、建造、營運的路線之一,是廣州市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

除海珠環島新型有軌電車這個稱呼外,廣州地鐵方面又另外稱呼此線為THZ1(Tram Haizhu 1)。代表色為翠綠色

概要

目前的海珠有軌電車的先行試驗段(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12月31日開通試乘。

先行首通段起點為廣州塔,沿濱江東路至閱江西路行駛,在廣州塔東站獵德大橋南站區間經一座專為有軌電車行駛的「有軌電車黃埔涌橋」;沿途跨越多個市區過江橋樑:獵德大橋華南大橋琶洲大橋;途經了廣交會展館、琶醍啤酒文化藝術區以及琶洲塔等重要建築以及旅遊景點。從琶洲大橋南站出站後轉入琶洲村範圍,然後從琶洲塔站出站後轉入新港東路往東方向到達萬勝圍站。該線以東預留延伸條件。

先行首通段工程採取地面線方式繞過磨碟沙車輛隧道、另外建一座專為有軌電車行駛的涌橋、距離高壓線塔基礎5米以外修建有軌電車軌道等等,均是本工程的節點之一。

規劃

2012年11月3日,廣州市舉行「合作發展新型軌道交通裝備項目」簽約儀式,時任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和中國南車公司總裁鄭昌泓出席並簽訂合作協議。

2012年10月24日,海珠環島新型有軌電車試驗段工程開始第一系環評公示[1];同年11月22日,開始第二系環評公告。2013年4月16日,試驗段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稿簡本)在廣州市環保局網站上公示。

興建

2013年11月11日,海珠有軌電車工程先行試驗段開始建造。

2014年2月,萬勝圍至會展西段已完成50米樣板軌道鋪設。3月26日,磨碟沙停車場開工興建。11月20日,琶醍站正式開工。12月12日,磨碟沙停車場達到停車條件,正式迎來第一趟有軌電車。

海珠區有軌電車先行首通段將2014年12月31日上午10時正式開通試乘,琶醍站暫不對外開放。同日上午9時,時任廣州市市長陳建華為首班車鳴笛。在2015年1月1日的元旦假期首日,共有19623人來搭乘有軌電車。

2015年2月12日起,試驗段轉入全線試運營階段。

2015年10月21日,琶醍站開通運營[2]

車站

海珠區環島新型有軌電車試驗段線路起始於萬勝圍,終止於廣州塔,基本沿新港東路、琶洲塔路和閱江路布設,線路全長約7.7km;共設置11座車站(其中高架站1座,地面站10座),平均站間距0.725km;其中最小站間距487m,為廣州塔東站至廣州塔站區間;最大站間距約1026m,為萬勝圍左線站台中心至琶洲塔左線站台中心區間。設置停車場一處,位於磨碟沙公園內。其中兩個終點站:廣州塔站和萬勝圍站均可以換乘地鐵系統

所有車站均已預留空間,待未來車組擴編至6節時延長站台

視頻

廣州市海珠環島新型有軌電車 相關視頻

海珠環島有軌電車試驗段公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