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市從化區良口鎮善施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州市從化區良口鎮善施學校前身為良口鎮中心小學,創辦於1935年,後於1996年9月由香港善施慈善基金會捐資200萬元興建教學樓及學生宿舍樓而易現名。學校占地 28,485平方米,建築面積13,502平方米。1996年開始,善施辦成農村寄宿制學校。二十多年來,隨着教育發展的需要,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學校現有32個教學班,學生1256人,寄宿生77人,教職工85人,服務16個行政村和一個居委,是從化區唯一一所寄宿制公立小學[1]

校園資訊

永遠跟黨走——紅色資源進從化區良口鎮善施學校

2021年9月30日,廣州農講所紀念館與廣州圖書館、廣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廣州市演出電影公司等諸單位一起,在從化區圖書館協助下舉行「紅色資源進學校」宣傳教育活動,為善施學校的同學們帶來一份特別的國慶禮物。

當天上午,廣州圖書館紅色流動圖書館一開進學校,便吸引了眾多小朋友上車體驗。該流動圖書館為一輛大型巴士,車上可提供免費辦證、自助借還(可通借通還)、數字資源等公共圖書館服務,同時也循環播放紅色紀錄片。

廣圖館員講述紅色繪本故事

當天上午,廣州圖書館館員丁玲為校內100餘名師講述紅色繪本《我爸爸是軍人》,通過真人真事再現人民軍隊紀律嚴明、吃苦耐勞、正直勇敢、責任感強等優良品質。這既是一場生動的閱讀推廣活動,也是一堂內容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課,現場互動活躍,不少小朋友立志長大之後也要當軍人保家衛國。

此外,廣州圖書館也將「紅色童心,畫中乾坤」——紅色經典連環畫展帶到學校,共展出紅色題材連環畫圖書20冊,連環畫作品100幅。該展覽選取中國共產黨百年紅色歷程中的經典內容,講述了廣西的「百色起義」、海南瓊崖大地的「紅色娘子軍」、大別山區的「小游擊隊員柳小猛」以及紅軍「強渡大渡河」、「四渡赤水」等故事,再現了風起雲湧的革命歷史。

廣州農講所紀念館的講解員也來到校園,結合展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頌」展覽,為一年級的小朋友上了一堂主題為「紅旗下幸福成長」的愛國主義教育小課堂[2]

小課堂上,講解員用大量的圖片和故事,向大家講述了國旗的意義、第一面國旗的誕生,並拓展了軍旗、黨旗的相關知識。並在課上穿插互動答題環節。

廣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也特別邀請李敬良、黃金生等兩位市文史館館員、書法名家為小朋友進行現場書法教學,講述了書法藝術的基本知識和書寫要領,讓小朋友感受了一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隨後,兩位書法家現場激情揮毫,將8幅書法作品贈送給了從化區良口鎮善施學校。

下午,廣州市演出電影公司還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公益紅色電影放映活動,館員們和小朋友們共同觀看講述女排精神的電影《奪冠》,小朋友們被女排展現的拼搏精神所感動,表示一定也要像女排一樣為國爭光。

視頻

廣州市從化區良口鎮善施學校 相關視頻

小學教育專業:與孩子一起體驗美好幸福世界
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有着舉世聞名的氡蘇打溫泉,去看下它的真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