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廣州東山湖公園

廣州東山湖公園

中文名稱;廣州東山湖公園

俗稱;東湖公園

建於;1958年

面積;20.914公頃

園內設施;餐廳、茶座、舞廳、老人活動中心

性質;綜合性公園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廣東省廣州市

建議遊玩時間;2-3小時

開放時間;6:30-21:30

門票價格;免費。

廣州東山湖公園(俗稱東湖公園),是廣州市四大人工湖公園之一,位于海印大橋北引橋以東,東連珠島賓館,南臨珠江,北接龜崗商業區。公園建於1958年,1959年5月1日向遊客開放。陸地面積約12.2公頃,湖面面積20.914公頃。園內設有餐廳、茶座、舞廳、老人活動中心及個別遊樂設施,逐漸成為集遊覽、文體、娛樂、休息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東湖春曉"曾在1963年被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目錄

序言介紹

廣州東山湖公園建於1958年,1959年5月1日正式向遊人開放,公園面積33.114公頃,其中陸地面積12.2公頃,水體面積20.914公頃。是區級綜合性文化休息公園。園內山水相依,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5個半島和 1個孤島,島間以九曲橋、五孔橋、拱橋相連,與各具特色的亭、廊、榭、閣、花架連為一體。

該園以紫荊、柳堤為主景,有喬灌木110種,1萬多株。因此,每當春日,景色十分迷人。1963年被評為"羊城八景"之一--"東湖春曉"。

貼水橋,位於東山湖公園中心,此橋修建的離湖面很近,遠遠望去,價佛貼在湖面上,故名之。貼水橋是通往湖心島春桃園的唯一通途,從橋面入島,宛如將入桃花源。所以說,貼水橋其實是一把打開勝境的鑰匙

園名由來

廣州東山的名稱(廣州東山湖公園在其山區內),源於古代廣州城北小東園一座山岡,此山岡與流花湖西南側的西山和城北的北山(即越秀山)相對而稱東山。廣州東山湖簡稱"東湖"又與古代的藥洲西湖對應。[1]

公園歷史

廣州東山湖公園在1958年以前是一片臭水窪地和菜田。1958年4月,在市長朱光倡導下,東山區各界群眾開展義務勞動建設公園,1959年建成向遊客開放,定名為東山湖公園。

景點分布

廣州東山湖公園以湖為主,以堤岸組成遊覽幹線,北堤種植細葉榕,中堤種植菩提、垂柳、紅花紫荊。湖中有4個半島和2個小島.分別以九曲橋、落虹橋、拱橋、五孔橋及三曲橋相連,每逢春暖花開桃紅柳綠,景色優美,湖面碧波蕩漾,花木繁茂。故曾被評為羊城新八景--東湖春曉。

九曲橋是東山湖公園的標誌性建築,具有宮苑氣派。橋面迂迴曲折,砌以淡紅色欄杆,與綠水相映襯,把湖面點綴得更加艷麗多彩。漫步橋上,每個轉角處都可領略到不同角度的畫面。蕩舟湖上,清風徐來,漣漪如轂,令人心曠神怡

青麻石構築的五拱橋,讓遊客感受到郊野的空曠與清幽;一拱橋、落虹橋可比蘇州園林的韻致;而碧波上的貼水橋更給公園平添了幾許浪漫。園內小橋湖水,翠陰滿堤,掩紅露綠,垂柳依依,引發遊人無限遐思。漫步橋上或泛舟湖中,遙望珠江兩岸瓊樓玉宇,近觀湖面的水色天光,別有一番情趣。

園內設施

廣州東山湖公園園內設有舞廳、桌球室、電子遊戲室、老人活動中心等娛樂場所,並開闢有垂釣區、划艇區等遊樂區域。

春秋兩季,東湖公園還舉辦大型花展,供遊人觀賞。園內有酒樓,舞廳,餐飲酒廊;有老人活動中心、溜冰場、遊樂場、遊艇部、小賣部等娛樂基礎設施。東山湖公園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遊覽,休息文化娛樂綜合性公園

交通信息

乘坐地鐵6號線至"東湖"站下

乘坐44路、287路、542路、548路、811路、813路至"東湖路"站下

相關視頻

廣州東山湖公園,適合散步的地方

參考資料

  1. 東山湖公園 , 攜程旅行網 2018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