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天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天冠》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三筆》卷二。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1]、王應麟的《困學紀聞》[2],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共《五筆》,74卷,1220則。其中,《容齋隨筆》16卷,329則;《容齋續筆》16卷,249則;《容齋三筆》16卷,248則;《容齋四筆》16卷,259則;《容齋五筆》10卷,135則。據作者自述,《容齋隨筆》寫作時間逾經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覽群書、經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原文

祭服之冕,自天子至於下士執事者皆服之,特以梁數及旒之多少為別。俗呼為平天冠,蓋指言至尊乃得用。范純禮知開封府,中旨鞫淳澤村民謀逆事。審其故,乃嘗人戲場觀優,歸塗見匠者作桶,取而戴於首,曰:「與劉先主如何?」遂為匠擒。明日入對,徽宗問何以處。對曰:「愚人村野無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應為杖之,足矣。」按《後漢·輿服志》蔡巨注冕冠曰:「鄙人不識,謂之平夭冠。」然則其名之傳久矣。

祭祀禮服中的冠冕,從天子到下面主持祭祀的人都戴,特別從冠梁和冠冕前後懸掛的玉串多少區別等級。通常稱它為平天冠,大意是指最尊貴的人才能戴。范純禮任開封府伊,奉旨審訊淳澤一個村民謀逆造反的事。審問事情的緣故,原來是這個村民到戲場去看倡優表演(表演的許是有關劉備的故事),回家途中看見一個工匠造水桶,他便拿起水桶戴在頭上,問道:「我與劉先主劉備比怎麼樣?」於是就被工匠抓住了。第二天范純禮上朝向皇上稟報審理情況,宋徽宗問怎麼處理。范純禮回答說:「愚民山村野夫什麼都不懂,如果以叛逆定罪的話,恐怕有損於皇上樂於救助生命的美德,不如用木棒打他幾下,足夠了。」按《後漢書·輿服志》蔡邕注冕冠道:「鄙人不認識,稱它做平天冠。」可見平天冠的名字流傳很久了。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3]。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平天冠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