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的阿索斯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希臘的阿索斯山 在希臘語中被稱為「聖山」(Άγιον Όρος),希臘北部馬其頓的一座半島山, 希臘文中稱 Άγιον Όρος (Ayion Oros 或 Agion Oros, 通常音議成 Hagion Oros),被東正教認為是聖山,此半島被稱作 Ακτή (Acte 或 Akte)。並於希臘共和國的主權內組成一個自治政體。
1095年,由皇帝阿歷克塞一世 重新承認阿索斯山的獨立。
1988年,阿索斯山就被列為世界遺產。[1]
政治上,被認定是為阿索斯山修道院自治州。
宗教上, 是由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直接管轄。
阿索斯山是東正教的朝拜聖地,跟東方人信仰的佛教差不多。
地理位置
阿索斯山是哈爾基季基半島極東的"腳", 深入愛琴海約60公里, 寬度在7到12公里, 涵蓋了約335.63平方公里, 實際的阿索斯山擁有茂密的森林,陡坡高達2033公尺,(6,670英尺)。
附近的海域相當危險。尤其是在半島尾部。[2] 雖然阿索斯山與陸地連通, 但只能靠渡船來往,Agios Panteleimon與Axion Estin共兩艘渡輪每日(視天候狀況)於烏拉諾波利斯與達夫尼之間航行,並短暫停靠於西海岸的部分修道院。
還有一艘小型船隻Agia Anna,也是以同樣路徑航行,但不會中途停靠。旅客也可以從伊里索斯的渡口搭船,直接抵達位於東海岸的修道院。
進入阿索斯山訪客的人數有限制, 且須先獲得核准。
東正教的信徒可優先核准, 且僅許可男性進入阿索斯山.。僅有年滿18歲的男性東正教信徒才能居住在阿索斯山。[3]
另有守衞(religious guards), 並非修士身分而為修士的助手,其他非修士者則被要求居住於半島上的首都 - 卡里埃,目前人口數為2,500人。[4]
神話與古時代
根據希臘神話,Athos一詞與巨人和奧林匹亞眾神之間的激烈戰鬥有關,阿索斯Athos是第一個的領袖。
阿索斯(Athos)從色雷斯(Thrace)向波塞冬(Poseidon)投擲了一塊巨大的岩石,但失敗了,岩石掉入海中,創造了以他命名的阿索斯山。
根據另一個傳說,阿波羅神愛上了阿卡迪亞國王的女兒達芙妮。為了逃離阿波羅,達芙妮在阿索斯的主要港口避難,並給它起了名字。
從這個神話看來,從遠古時代開始,該地區就與反對肉體的鬥爭聯繫在一起。
古代地理學家報告了半島上的十個城市:狄翁,蒂索斯,克隆,阿克羅蒂安,Charadria,Paleorion,Sani,Holofixos,Apollonia,Ouranoupolis。
在歷史時期,阿索斯在公元前493年首次提到在馬爾多紐斯(Mardonius)領導下的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對抗希臘的使團。300艘波斯艦隊在半島上航行,天氣惡劣,造成慘烈的災難。(希羅多德著作《歷史》[5]第5冊Erato。埃斯庫羅斯著作《半島》[6])這樣,嘗試的入侵被中止了。
阿索斯山海灣還與公元前411年斯巴達Epiceleus 50艘船隊的損失有關。(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7]著作Bibliotheca historica XIII 41, 1–3)。
近代與自治區
1913年10月3日,通過國際條約 : 倫敦條約(1913年)、布加勒斯特條約(1913年)、納伊條約(1919年)、色佛爾條約(1920年)和洛桑條約(1923年),阿索斯山自治區域被認定為希臘的一部分。
這個政體源自於「修道院自治州」(self-ruled monastic state),載於一張由拜占庭皇帝約翰一世於972年簽署並密封的金璽詔書上。這份文件被保存於卡里埃的聖域行政委員會(House of the Holy Administration in Karyes)。
根據希臘的憲法,阿索斯山(the "Monastic State of Aghion Oros")政治上自治,並由20所主要的修道院所組成(組成神聖共同體來管理此區域),首府兼行政中心的卡里埃作為希臘一省代表——省長的駐地。在希臘許可下,阿索斯山的狀態被特意的標明,並交由歐盟批准(當時是歐洲共同體)。
阿索斯山的修道院一直反對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尤其針對君士坦丁堡正教會頻頻向羅馬天主教示好的舉動,附帶一提君士坦丁堡的舉動,包括俄羅斯東正教會、塞爾維亞東正教會等其餘東正教牧首的教會內眾多神職人員與信眾的反對。
1972年,抗議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阿忒納哥拉一世 與保祿六世會晤。埃斯菲格邁諾斯修道院隨後被逐出了 Athonite Community 的代表團。
2002年,衝突擴大,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一世宣布埃斯菲格邁諾斯修道院僧侶是不合法的修士會,並下令驅逐他們;修士們拒絕此驅逐命令,並封鎖抵抗前來取代他們的修士會。
近來,阿索斯山修道院多次的被野火侵襲。如1990年8月,以及於2004年3月,燒毀了塞爾維亞修道院Hilandar的一大塊區域。由於修道院通常都位於丘陵頂部,地點幽僻,難以取得適合的滅火裝備,使得這些野火通常造成頗大的損傷。
2004年9月12日,亞歷山大牧首彼得七世,在前往阿索斯山的途中,與其餘16人在半島外的愛琴海上,於一場直升機墜機意外中去世。
最高領導人
亞歷山德里亞·西奧多二世是現在阿索斯山的族長-最高領導人。
神權共和國
阿索斯山由20個修道院的代表組成的神聖共同體(「Holy Community」,Iera Kinotita)治理, 擁有類似管理委員會的四人的組織聖域行政委員會(「Holy Administration」,Iera Epistassia),以首席(「First」,Protos)為首。[8]
人民的權力由經希臘外交部長指定的總督(Civil Governor)代理,外交部長的主要責任是監督這些機構以及公共秩序。
精神上,阿索斯山由君士坦丁堡牧首直接管轄。
20個修道院到今天仍遵守寺院集體生活制(coenobitic system),管理權掌握在修道院長(「Abbot」,Igoumenos)手中,修道院長由修士會選舉產生,是修道院的統治者以及精神上的父親,修士會則是立法團體。其餘的編制(loisters、cells、huts、retreats、hermitages)都依靠這這20個修道院,以「homologo」為依據,指定修士。
在修道院之外,另有12個「sketae」,即較小的僧侶團,如同分布在半島上的許多(單獨的)隱居處。
所有以修道院方式生活的人,被視為見習僧或修道士,不需任何手續即取得希臘公民權。一般信徒經核准後可前往參訪半島。
阿索斯山的20座修道院中,17座屬於希臘正教,其他3座屬於其他東正教國家: 希利安達里烏修道院屬於塞爾維亞,佐格拉夫修道院屬於保加利亞,聖潘代萊蒙修道院屬於俄羅斯。
傳說中聖母瑪利亞和使徒約翰乘船途中漂流到阿索斯半島上,於是聖母瑪利亞將此地定為神聖區域,宣告女性和小孩永遠不得踏足半島。
為了減少性誘惑,婦女在半島上是徹底禁止的,某個挺有名氣的事實是這裡甚至禁止雌性家畜(據稱貓和蛋雞除外,因為貓能捕鼠,蛋雞能提供聖像畫使用的新鮮蛋黃)。懲罰是監禁一到兩年。歐洲議會曾兩度催促希臘改變此項規定,但被回絕。[9]
不過,野生動物不在禁止範疇之內,因為幾乎無法控制。
另外在希臘內戰期間,阿索斯山確實收容了包括婦女和女孩的難民。
隱士團
隱士團的修道院生活皆不同。
有些像是整潔的農舍,有些像是粗劣的茅舍,有些則有上一世紀的優美的拜占庭傳統或俄羅斯結構。
單人室的修士需要處理每天生活的瑣事,訂定每日的計畫。對訪客來說,體驗這方面的修道院生活也是很值得的,但大部分的房室都很狹小,並沒有足夠的空間招待客人。
兩種隱士團:
第一種在建築和生活方式都跟隨傳統的修道院典型。
第二種更像是小型的村莊,日常生活則像是在單人室中,但同樣也有公共生活的職責。
靠近社區的中心是中心教堂,稱作"kyriako"(可被翻譯成"週日用"),修士會週日集會的地方及宗教慶典舉行處。通常還有管理室、圖書館、倉庫及賓館。
修道院產品
阿索斯山港口有一家叫達芙妮的商店,他們主要提供的產品是:從阿索斯的僧侶們所生產的農產品和工藝品。
僧侶們主要的是他們精神上的修行。修道院生產的產品並不多,僅在僧侶的業餘時間裡生產。因此,它們的數量有限。產品保存著傳統過去的製造知識和充滿著上帝的愛和人類的愛。在網站上展示所有產品的內容。他們說人們對修道院產品的熱愛和信任超越了聖山,[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