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蕊·懷特哈爾·普特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希拉蕊·懷特哈爾·普特南 |
---|
出生 1926年7月31日 逝世 2016年3月13日(89歲) 知名於 心靈哲學、語言哲學、數學哲學 學派 分析哲學 專業領域 哲學家、數學家與電腦科學家 五個字題目 描述 |
希拉里·懷特哈爾·普特南(英語:Hilary Whitehall Putnam,1926年7月31日-2016年3月13日),出生於芝加哥,美國哲學家、數學家與計算機科學家,20世紀60年代分析哲學的重要人物,特別在心靈哲學、語言哲學、數學哲學和科學哲學等領域。任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教授努斯鮑姆(Martha Nussbaum)描述普特南不僅具有出眾的智慧,也是一名極其慷慨的人。他相信哲學是全人類共有的資產,且是抵禦人類懶惰、鬆散等劣性的重要工具。
生平
幼年居於法國,法文是他的母語。1934年回到美國費城後,普特南在高中與晚自己一個學年的杭士基(Noam Chomsky, 美國知名語言學家)相識,此後他們一直是友人及智性上的競爭對手。
1944年入賓夕法尼亞大學跟隨丘奇曼(C. West Churchman )和懷特(Morton White )學習科學哲學和美國哲學史,1949年就讀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賴欣巴哈指導下,獲哲學博士學位。曾先後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後任哈佛大學哲學教授和皮爾遜講座現代數學與數理邏輯教授。他在哈佛大學博士班師承美國邏輯學家奎因(W. V. O. Quine),並於1951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普特南在哈佛大學執教35年後,於2000年退休。
普特南的研究領域遍及形上學、知識論、語言哲學、心靈哲學、科學哲學、數學哲學、倫理學、經濟哲學、宗教哲學、政治思想與文學哲學,邏輯、數學、物理學、歷史學、宗教、社會政治等眾多領域,最初是以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為人所知,曾與戴維斯(Martin Davis)和羅賓森(Julia Robinson|Julia Robinson)共同解決希爾伯特第十問題,引起當時學界的高度重視,晚年則關注倫理學和宗教問題。普特南的思想善變,最顯著的變化表現他在對實在論的態度,50-70年代為科學實在論者,70-80年代為內在的實在論者,90年代之後傾向常識的實在論或實用主義的實在論。努斯鮑姆描述,在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以後,沒有一名哲學家曾在所有這些領域中做出可觀的貢獻;其中語言哲學與宗教哲學兩個領域,就連亞里斯多德也沒有深入探究。[1]
普特南採用功能主義進路,向傳統心物問題(mind-body problem, 人類心靈與身體關聯的解釋)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決途徑。他反對將心靈狀態化約為物理現象,並將焦點從本質上的問題,轉移到心靈事件對整體的作用上。如此我們不會受困於區辨人類的疼痛、貓的疼痛或螞蟻的疼痛,因為不論構成的本質,其作用是相同的。
語意外在論
普特南最知名的貢獻,可能是他的語意外在論(semantic externalism);雖然他本人在建立這項理論的論文〈「意義」的意義〉(The Meaning of 'Meaning', 1975)中並沒有用過「外在論」這個詞。
語意外在論指的是一個詞語的意義,或多或少地都受到外在因素的決定。普特南曾以「雙生地球」的思想實驗來解釋這個理論,其中兩個完全一樣的世界及人腦的思考過程,可能指涉不同的事物。以一句話歸結,普特南主張「意義不只存在腦中」(meanings just ain't in the head)。
圖片來自Slidetodoc |
「桶中之腦」思想實驗
普特南於1981年著作《理性、真理及歷史》(暫譯,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中首度提出的「桶中之腦」思想實驗,常被用以解釋笛卡爾(Rene Descartes)的懷疑論。他以語言哲學的角度,提供一個駁斥的可能途徑,因為一個「桶中之腦」無法融貫地稱自己是一個「桶中之腦」。
這個思想實驗的標準內容是:一個被某個瘋狂科學家(或外星人、或人工智慧等)移出人體的大腦,被放在實驗室一個連接維生系統的桶子中,精密的電腦系統對其傳送各種刺激,為這顆腦建立虛擬實境的感知。例如,讓它相信自己正漫步在邁阿密海灘上,眼前有著一排樹。
這個概念在《駭客任務》(The Matrix)、《全面啟動》(Inception)及《啟動原始碼》(Source Code)等作品中都可以見到。我們無法肯定自己對外界的感知經驗為真,就像我們無法確定自己的意識不是來自一個「桶中之腦」。
視頻
普特南的論證則主張,一個語詞可以指涉一個物體,只在兩者具有適當的因果關係(appropriate causal connection)時才能成立。但當一個桶中之腦說「我的面前有一排樹」時,事實上它的面前並沒有樹。因為無法建構真實的指涉,所以這個命題必然為假,就像是「我們是桶中之腦」會是一個矛盾的命題。
普特南以能持續批判、改變自己的立場而知名,這一點在哲學與政治上都是相同的。但他從未向非理性主義(irrationalism)或懷疑論讓步,就像他一直是一名左傾的政治參與者。普特南相信理性運作的重要性,雖然這基於一個較為悲觀的信念:他認為人類有向懶惰、權威與壓力屈服的傾向,而哲學思考是我們對抗這些有害天性的重要工具。努斯鮑姆寫道,依循理性而活是困難的。依循教條總是比獨立思考來得容易。
逝世
提出「桶中之腦」(brain in a vat)及「雙生地球」(twin Earth)等思想實驗的美國重要哲學家、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普特南(Hilary Whitehall Putnam),於 2016年03月13日因癌症逝世,享年89歲。[2]
普特南為後人留下了一個永遠樂於接受理性批判的模範。身後留有妻子盧絲安娜(Ruth Anna Jacobs)、4名兒女及4名孫兒女。
著述
著名思想實驗
視頻
參考文獻
- ↑ 江怡:《分析哲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頁280-281。
- ↑ 以「桶中之腦」實驗駁斥《駭客任務》可能性 美國知名哲學家普特南逝世,風傳媒,2016-03-15
外部連結
- Britannic-Hilary Putnam -American philosopher
- Harvar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 Hilary Putnam
- Irishtimes -Hilary Putnam: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hilosophers of our time
- Goodreads -Hilary Putnam
- Timetoast Hilary Putnam
- Knowledge and Reality Scepticism Lecture four Semantic Externalism
- Slidetodoc- Knowledge and Reality Scepticism Lecture four Semantic Extern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