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列塔尼半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布列塔尼半島位於法國西部,面積約24000平方公里,半島上海拔最高點為380米,北部為聖馬洛灣,南部為比斯開灣,有較大城市布雷斯特等。[1]

  • 中文名稱 :布列塔尼半島
  • 外文名稱 :法語:Bretagne
  • 所屬地區 :法國
  • 地理位置 :法國西北部
  • 面 積 :34023平方公里
  • 人 口 :4365500(2007年1月估算)

景點介紹

雷恩斯(Rennes)

布列塔尼的首府,也是進入布列塔尼半島的門戶,整個城市充滿了英國風味及杜鐸王朝風格的建築。西元1720年慘遭祝融肆虐,中世紀街道面貌盡失,但僅存的建築仍值得一看。如今是個尖端科技的工業城,同時也是大學城,充滿現代感,但並不掩飾昔日曾有的風采。瑪麗廣場(PlacedeMairie)、聖安妮廣場(PlaceSte.Anne)、舊會議廳、藝術博物館(MuseedesBeauxArts)及布列塔尼博物館(MuseedeBretagne)都是好去處,博物館內的展示能使遊客更深入了解布列塔尼的歷史與傳統,頗值得一看。 ===海中城堡(Mt.St.Mechel===) 聖米歇爾山,又稱聖彌額爾山,是法國著名古蹟和天主教朝聖地,位於芒什省一小島上,距海岸兩公里。小島呈圓錐形,周長900米,由聳立的花崗石構成,海拔88米。聖米歇爾山是天主教除耶路撒冷梵蒂岡之外的第三大聖地,歷史悠久,自然風光優美。1979年,聖米歇爾山及海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聖山由法國國家古蹟中心負責維護修繕與管理。

瓦納(Vannes)

位於雷恩斯西南方九十公里,至今尚保存着布列塔尼傳統的木造建築,以聖彼得教堂四周的建築及城壁遺蹟最具特色。其西方三十公里的卡那克(Carnac)有布列塔尼原住民於史前遺留下來的古墳巨石,綿延數公里長的石柱、石塊成為本地的特色。至今仍有將近三千個豎石遺留下來,千百年來矗立於原野上,向後世的人們訴說它是歷史的見證。

阿凡橋(Pont-Aven)

位於布列塔尼半島南岸,是一個僅有幾條街道的小城,只要幾十分鐘就可徒步逛完,但卻有十數家畫廊。高更晚年便在此渡過,可以來此尋訪高更的畫室及居所。

康佩(Quimper)

最富布列塔尼風情及代表的中世紀古鎮,以十三世紀至十五世紀哥德式教堂為發展中心,有『布頓人心靈故鄉』之稱。Quimper原意為河流交匯點,從交匯處至教堂之間是精華的舊市區。

舊市街十分適宜徒步活動,由大教堂展開,教堂兩側尖塔高聳入雲,其主壇及翼廊分別興建於十三世紀和十五世紀,於1856年完成。兩塔間的葛拉德倫王騎馬像是六世紀頗具傳奇色彩的布列塔尼國王。教堂南側尚殘留着昔日環繞市街的部分城牆,城牆上的主教館現今則是鄉土博物館。館內可一窺布列塔尼傳統而獨特的髮飾,以白蕾絲做成,今日各種節慶中都可看到頭戴此種髮飾的女性。

此鎮也是法國著名的陶磁產地,古色古香的木屋外牆掛滿各式各樣的陶磁製品,成為最具廣告效用的裝飾。

赫茲海岬(PonteduRaz)

法國海岸的最西角,臨大西洋,有豐富多變化的海蝕地形。從康佩驅車前往,只見沿途散布着灰色石板屋頂的住屋,這也是此帶建築風格。由於近海,秋天的腳步來得早,九月中旬後遊客已罕至,公共設施也於此時關閉。

聖馬洛(St.Malo)

法國領土最西疆PonteduRaz 位於布列塔尼半島邊緣,是大西洋岸最美麗的城市之一。長達兩公里的城牆圍繞着舊市區,漫步其上可環視舊城石屋,瀰漫獨特的氣息。城內多為十五至十七世紀風味時的建築,海濱、城牆和小街間充塞着英國的風味。法國文學家福祿拜爾稱聖馬洛為波濤上的石皇冠,古典浪漫的氣息洋溢於這頂石皇冠上,城外遊艇港口與沙灘吸引巴黎人每年來此度假。

走在這個堡壘城市的石板道上,每個人都會為它整齊的市容深深着迷,但這不是一個古老的城市,老城在二次大戰時被摧毀,戰後法國人依十五到十七世紀的原樣重建,讓人仿佛再回到古老的時代里,法國人對歷史文化的重視也可見一斑。

迪南(Dinan)

位於聖馬洛南方三十公里處,與聖馬洛迥然不同的在於它有倖免於炮火的摧殘,古色古香的建築充斥其間。雖倖免於戰火,但從屋牆斑剝的痕跡可感受歲月的無情並不亞於戰火的殘酷。

夾道而立的木造古屋,狹窄彎曲的石板路,漫步其中仿佛在尋寶,常會令人有意外的經喜。古樸木屋中或許還有藝術工匠在裡面居住與工作,木雕、皮雕、陶磁玩偶,在其巧手下呈現傳統的光采。 Dinan街道

石陣之謎

臨大西洋的城鎮卡納克,是法國布列塔尼半島上一塊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來此尋幽訪古人絡繹不絕.除了巨石砌成的古墓,最引人入勝的是郊外一片片整齊排列的石陣.

卡納克的石陣據說曾有1萬根石柱,如今僅存2471根.石陣被農田、樹林和農舍分為3片:位於卡納克城北1公里半處的萊芒尼石陣,以12根一排向東延伸,最高的石柱露出地面部分達4.2米.再向北走,便進入卡爾馬里石陣,比起前者,這片石陣像個小弟弟.與卡爾馬里石陣相鄰的凱爾斯堪石陣則更小些,長約400米.這些石陣遠遠望去,好像一隊隊正在接受檢閱的士兵.

長久以來,卡納克石陣一直默默無聞,直到18世紀20年代才引起人們的注意.從此各種推測紛擁而出,至今莫衷一是. 當地的人解釋說,石陣誕生於公元前56年凱撒征服高盧時期.被羅馬人打敗的卡納克守護神科內利逃到城北的山坡上,用魔法將追趕他的羅馬士兵變成了一隊隊整齊排列的石柱.這一傳說固然不足為憑,但在18世紀,不少學者的確相信石陣是凱撒時代的產物。19世紀初,考古學家在卡納克周圍發現許多蛇崇拜的遺蹟,這使人們產生新的聯想:那一條條逶迤延伸的石陣或許是蛇的模擬圖形?到了本世紀,則有人甚至宣稱它們是外星人訪問地球的飛船基地。

1959年,專家們利用放射性碳元素日期推算法,測定石陣的出現大約在公元前4300年前後,並確認卡納克為世界上最大的新石器文化發源地之一。本世紀70年代中期,英國人亞歷山大·湯姆宣布了一個驚人的發現:石陣是一個複雜的月亮望台。他說,古代天文學家每天在觀測月亮時,隨着月亮的出沒不斷變換自己的位置,每一次都在新的地方豎起一根石柱作為標記,用這種方法,他們掌握了月亮盈虧周期以及其他一些天文知識。80年代初,英法學者聯合對湯姆的學說進行了核證,結果表明,石器時代的人類並不具有這種高超的智慧。

儘管聰明的現代人絞盡腦汁,卻始終難以了解古人思維的奧秘。卡納克的石陣就像埃及金字塔一樣,為人類留下了永恆的不解之謎。[2]

獨特風采

對一個旅行者而言,法國西北的布列塔尼(Brittany)若要在法國找一個地方色彩濃厚的地區,位處法國西北的布列塔尼半島無疑能雀屏中選。這個半島隔着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遙遙相對,西元1532年才成為法國的領土,時至今日依然可嗅得英格蘭的氣息。布列塔尼人的祖先是西元五、六世紀從英格蘭渡海而來的塞爾特(Celts)人,至今仍穿着傳統服飾及沿襲獨特的習俗;當地的小酒館或咖啡廳仍然可聽到布列塔尼語(Breizh)。因歷史與地形之故,歷來與英國糾纏不清。

異於法國而獨塑風格的布列塔尼深受法國人喜愛,粗獷壯偉的花崗岩岸、平坦潔淨的沙灘、安詳純樸的小鎮、風味絕佳的海鮮美食、塞爾特人的生活方式與形態;加上地緣之便,近巴黎及英國,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客。

有心一睹布列塔尼的風采,把自己投注於孤寂而荒涼的原野上,是領略布列塔尼的最佳途逕。明顯而極具特色的生活式,時至今日我們猶然仍可在慶典上見到穿戴蕾絲帽飾的女人及一身黑夾克、長褲、寬邊黑帽的男人,永不褪流行。五月至九月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於此時造訪更能目睹居民穿着傳統服飾慶祝,參與他們的慶典,沉浸於布列塔尼的氣息中。

地理位置

在諾曼底的南部,是直插大西洋的布列塔尼半島。布列塔尼半島與諾曼底緊緊相連,其沿岸景致以低調為主,荒涼的海岸,荒涼的岬角,再就是赤裸裸的峭壁懸崖。

早在古代高盧時期,布列塔尼半島被稱為阿爾摩里克半島,半島上的早期居民已完全絕跡,甚至連地名都消失了。公元5世紀時,大不列顛島上的一些居民遷居至此,他們保留了「不列顛人」的名字,並把此地稱之為「布列塔尼」,意即「小不列顛」。不列顛人信奉基督教,他們的生活地區,後來大都成為主教所在地。至今,在布列塔尼,[[[教堂]]、十字架比比皆是,宗教對於大部分布列塔尼人來說,是一種最大的精神寄託。此外,布列塔尼人有別於其他民族的另一特點是,恪守古老的傳統與生活方式。這些人樸素、虔誠、勤勞、勇敢,並且表現出對於美的強烈追求。當地的農民很講究服飾的美麗,即使在勞作時也非常注意穿着。若逢喜慶節日或集會等,人們的衣裝更是美不勝收。婦女們穿起飾有褶領的美麗衣衫,外面的繡花護肩更是精工細做,下面是一條寬大的百褶裙,腳上還穿一雙五顏六色的大花木鞋。男人們則喜好穿刺繡的背心。 布列塔尼,由於地理位置偏僻,遠離發達的工業區,因此有「大地的盡頭」、「天涯海角」等「雅號。

旅遊資訊

交通

巴黎蒙帕拿斯車站搭TGV至雷恩斯,只需兩小時。以雷恩斯為中心,都有火車可達各城鎮。唯到赫茲海岬可由康佩轉巴士到Douarnenez,再換車前往。阿凡橋鄰D783號公路,開車前往較為方便。

若以雷恩斯為出發點,可采順時針方向遊走,先至南邊的瓦納等地,再往西至康佩、赫茲海岬,然後再往北至迪南、聖馬洛,一趟下來以七天的時間為算應很充裕。以聖馬洛為終點尚可前往附近的蒙.聖米歇爾(MontSt.Michel),然後直接回到巴黎。

美食

由於臨海,各式海鮮使老饕趨之若鶩,聖馬洛更是嗜食者的天堂。布列塔尼是法國薄煎餅(Crepe)的發源地,有甜(點心)、鹼(主菜)之分,若再佐以當地風味的蘋果酒(Cidre),既滿足口欲又嘗到布列塔尼食物。此外,茴香酒(Anisette)亦風行當地,不妨嘗嘗。[3]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