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芷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左芷津 | |
---|---|
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 |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警察 |
左芷津,52歲,回族,清代名將左寶貴五世孫,中山醫科大學法醫學博士[1],1983年進入北京市公安局刑偵處,從事法醫檢驗鑑定工作。23年間,曾赴國際刑警組織總部工作三年,多次參與國內外重大案件偵破和空難事故調查。1997年當選 "全國優秀人民警察",2005年 被評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2]。現任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3],分管刑事技術工作,三級警監警銜。北京市人民政府2011年4月26日第91次常務會議決定:免去左芷津的北京人民警察學院院長、北京市公安局警察訓練總隊總隊長職務,保留副局級。
目錄
個人簡介
採訪左芷津是件困難的事情,每次都因為他臨時接到任務去案發現場而被迫改期。用左芷津的話說,他的工作性質就是這樣,無論白天黑夜,有案件發生,接到命令就立即出發。
左:我有很多的工作時間是在現場,大多是命案現場,命案現場意味着生命的流逝。這現場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我一般夜裡十一點回家,多少次剛一邁進家門,衣服還沒有換好,電話一響,肯定是有案子,這種情況就走了,往往是一個通宵。
出場次數
自從左芷津調任北京市公安局刑警總隊副總隊長之後,凡是發生重特大刑事案件,左芷津都會及時趕到現場,一直工作到現場勘查完畢。僅2004年一年,左芷津出現場的次數就達到兩百多次。在他的帶領下,2005年,北京市公安局勘查現場數量就比以往增長42.4%,位居全國前列。北京市公安局刑事技術處處長朱翔告訴記者,左芷津出現場的次數比他這個處長還要多。
朱:凡是重特大案件現場,不管他值班不值班,他都要求我們向他報告,完了之後他會趕到現場,和我們的技術人員一起在現場工作。他總的出現場的量比我這個處長還要多。
親自勘查
至於為什麼總要堅持到現場親自勘查,左芷津有自己的理解:
左:你一個指揮員不到現場,情況就是不一樣,你心裡是虛的。你不了解第一手的資料,你怎麼來指揮?就不可能有很好的指揮,你要想認識它,就必須到第一線真正地去看它。
經常和左芷津一起出現場的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法醫檢驗鑑定處副處長劉力告訴記者,左芷津總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各種先進的理念帶給現場勘查的每一位工作人員。
劉:這個人在工作中非常認真嚴格、不辭勞苦,有時候一天出五六個現場。他給人帶來一種全新的技術偵查的理念,尤其是他把一些好的管理經驗,像「文明勘查現場」這種理念帶給我們現場的工作人員,使大家有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感覺,跟以往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改變。
率先垂範
左芷津認為,一項工作的順利推進,身為領導必須率先垂範。坐在家裡開開會是不可能有好效果的。
左:技術工作規範化,我們現場勘查的文明化,這些理念怎麼來推進?絕不是你一個指揮員坐在家裡就推進的,開幾次會、布置幾回,然後我要檢查?那不行。你必須到現場,你自己做起。
左芷津說,偵破案件是公安幹警的職責,任何時候都不要把自己凌駕於百姓之上,出警和勘查現場都要突出服務大眾這一宗旨,文明勘查的理念其實就是以人為本的理念。
左:老百姓印象特別深。過去,我們出現場拉着警報、閃着警燈,你們給我讓路!我要走!還有,到了現場工作起來,我是警察,我來給你們解決案件來了,我要你幫什麼忙你就得給我幫,整個案件就是我說了算。我說這不行,我們要以人為本,我們是為老百姓服務的,要儘量減少對城市和市民正常生活的干擾,時時刻刻得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出名細緻
在北京市公安局刑警總隊,左芷津的細緻是出了名的,案發現場的任何一個蛛絲馬跡都不會逃過他的眼睛。在一起入室盜竊案偵查過程中,左芷津敏銳地感覺到,被現場勘查人員忽視的一盆洗澡水很可能是案犯留下的,隨後他利用自己掌握的DNA技術,成功地從那盆洗澡水中提取了物證,這一物證最終成為抓獲罪犯的最有力證據。北京市公安局刑警總隊刑事技術處處長朱翔:現場非常非常凌亂,遭到了非常大的破壞。我都沒想到的,他能想到從犯罪嫌疑人留下的一盆洗澡水裡提取DNA物質,最後還真和犯罪嫌疑人對上了。
的確,對於案件偵破來說,捕捉物證的機會往往稍縱即逝,也許一個小小的疏忽,就會導致整個案件調查陷入僵局。北京市公安局刑警總隊副總隊長左芷津:我覺得現在出現場不是個單純的技術工作,同時要考慮到各種偵察手段和各種技術手段的運用,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人去,什麼時候要用什麼樣的技術力量,你要都裝在腦子裡,根據現場不同的情況能夠發揮出它的作用來。
作為一名刑警,任何一個工作上的閃失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甚至得出完全錯誤的結論。北京市公安局刑警總隊法醫檢驗鑑定處辦公室副主任劉威告訴記者,這是左芷津經常提醒他的一句話。
劉:他在細節方面注重特別到位,細到一些錯別字。他說,一個錯別字對於其他事情來講可能不算什麼,可是對於一個技術單位來講,一個錯別字可能就關係到一個很嚴重的後果。
細節決定成敗
正如左芷津的同事武雪明所說的那樣,細節往往決定成敗。
左芷津 | |
---|---|
左芷津 |
武:左總特別注重細節,他會很細地、很認真地完成任何一個細小的部分。其實想想,這些細小的部分,最後往往就是決定你成績的最關鍵的部分。
學習研究
提起左芷津,除了他的認真細緻,還有一點讓同事們佩服,那就是這麼多年來,他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研究。1983年左芷津剛從事法醫工作時,他愛學習的勁頭就給同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市公安局法醫中心主任法醫師任嘉誠:這個人比較成熟,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法醫專業,還時時在抓緊學習新的知識。0250後來一直讀完博士,成為我們國家大陸法醫病理學自己培養的第一位博士。
在採訪中,左芷津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如今各項技術的發展都非常迅速,就連罪犯的犯罪手法也日新月異,不提高自己就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
左:你學不到那麼深刻的東西,你就不能保證你的技術水平能適應現在發展比較快的局面。2-0210我不知道以後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但是我掌握了這些東西,我可以在一個複雜的現場當中,利用這些基本技術、基本技能,解決我在這個現場當中存在的難題,我覺得這就是教育和積累的一個結果。
質的飛躍
也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左芷津在擔任分管刑事技術工作的副總隊長後,使北京市公安局各分縣局的刑事技術建設出現質的飛躍。七個分縣局刑事技術室提前一年達到二級以上水平,在案件偵破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刑偵支隊技術隊隊長李海:在達標以前,我們只能對現場進行一些初步的檢驗、初步的勘查。0810由於左總的這個工作之後,我們在現場勘查率和痕跡物證的提取率這方面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象勘查率我們翻了一番,痕跡物證的提取率增長了三分之一,這都是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在這個基礎上,破案率也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增長點達到25%左右。
好萊塢劇集CSI(犯罪現場調查)大行其道,但CSI的中國「粉絲」們恐怕還不知道,北京的探案英雄絕不比他人遜色。「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DNA技術上並不落後。」在幾年前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左芷津恐怕並不會想到,在此後的工作中,他會一次次用一滴血滴、一點皮膚屑、甚至一塊從身上搓下來的污泥,將兇殘與狡詐兼備的犯罪分子送上審判台。在他的面前,「沒有不留痕跡的現場,也沒有天衣無縫的偽裝。」
簡介
左芷津,現任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公安部「第二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評選候選人,法醫學博士,曾四屆十二年連任國際刑警組織法庭科學大會組委會委員和技術協調員,被稱作北京警察中的「李昌鈺」。「我們局裡其實有好多『李昌鈺』。」左芷津說。
竊賊基因
凌亂的盜竊案現場,沒有指紋、沒有足跡,所有的犯罪痕跡全被抹掉。這幾乎又是一個板上釘釘的懸案。
這是2005年4月17日,北京一所高檔住宅。長時間沒人居住的房間裡發生了盜竊案,事主多日後才發現被盜,而此時,所有的犯罪痕跡早已被嚴重破壞。左芷津進門時,偵查技術人員已經地毯式地搜索了整個案發現場。搜索到洗手間時,浴缸里一缸用過的洗澡水引起了左芷津的注意:洗澡水?如果是主人用的,為什麼沒放掉……如此關注洗澡水的舉動讓現場不少警察大惑不解,難道這裡面會有線索?在同伴們的奇怪目光里,左芷津從洗澡水裡濾出了一些泥屑狀的東西。進行DNA檢查時,技術人員意外發現,這裡面果真含有質量和數量俱佳的DNA,而且與事主及其家人的完全不同。
通過這一線索,警方很快緝拿到了案犯。原來,此人平素很愛乾淨,又知道這裡長年無人居住,於是才在盜竊後舒舒服服洗了個澡。讓他沒想到的是,僅僅「洗完澡沒放掉水」這百密一疏,讓他一頭栽進了自己的洗澡水裡。
焚屍現場
2006年6月29日,北苑家園紫綬園13號樓207室發生一起兇案,由於現場留下了第三個人的血跡,左芷津迅速根據血跡的形狀判斷出其滴落時的狀態和高度,果斷認定:兇手手部受傷。根據這一判斷,警方幾小時後在醫院中將正在治傷的兇手閆品三抓獲。
「影響巨大的案子並不一定很難破,從來不為人知的案子倒很可能讓我們頭疼不已。」這個讓左芷津都感到頭疼的案子發生在今年年初。一名受害人懷疑被殺死後又遭焚屍。「我們判斷是情殺,嫌疑人很快抓到了,可就是找不到屍體,沒有過硬的證據。」面對警方的訊問,自信根本沒留下一絲證據的嫌疑人極為平靜:找不着證據,看你們怎麼定罪。
根據線索,警方找到了一處曾被出租的塗料場,但已經人去屋空,全然不見塗料場的本來面貌:房間被粉刷一新,地磚被重新鋪設,窗戶被清洗擦拭,整個現場乾乾淨淨,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既然被害者屍體已經被燒成灰燼,那犯罪嫌疑人到底在隱藏什麼?左芷津判斷,案犯一定是在隱藏作案的第一現場。而這個被重新粉刷、裝修過的屋子,極有可能就是犯罪分子想要隱藏的殺人焚屍現場。塗料場裡,偵查人員苦苦找尋,撬開了地磚,刮開了牆壁,卻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牆被刷,窗被拭。左芷津抬頭望着附近的一扇窗戶,在抹布擦過留下的條形印跡中,他突然發現了淡淡的、有點發黃、類似於茶漬的痕跡。再仔細觀察,在門口的排氣扇紗窗上,還有一層油狀物質。此刻,左芷津的大腦突然閃現出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幾天前,就在這個房間裡,烈火熊熊,屍體在火焰中漸漸化為灰燼。空氣中瀰漫着刺鼻的焚屍味。屍體的脂肪燃燒起來伴着水蒸氣升騰,遇冷後,一絲脂肪逐漸凝固在玻璃和紗窗上——「人油」!玻璃上茶漬一樣的東西是人油!透過這塊取下的玻璃,左芷津幾乎已經看到了破案的曙光。
然而,脂肪燃燒後化學分子鏈會被打碎,即使確定黃色物體是脂肪,也很難檢出那是人類脂肪。平時閱讀過的大量學術刊物在這時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左芷津隱約記得曾有一家外省市的檢測機構能進行這一類檢測。經多方聯繫,終於聯繫到了這家機構,並最終確認了玻璃和紗窗上殘留的黃色物質確係人類脂肪。親眼看到了這一有力的證據,案犯剎那間崩潰,乖乖帶領民警指認了殺人焚屍現場。
視頻
46歲男子在家中死亡 法醫左芷津觀察後 兇手咋是報案人?2020年6月1日發布
兒子小時候表現出不凡,法醫神探左芷津是如何教育的?2021年4月19日發布
參考來源
- ↑ 中國首位博士警察出版法醫手記 系左寶貴五世孫 ,新東方在線, 2014-08-18
- ↑ 「警界神探」左芷津 ,青島家校合作網, 2020-12-15
- ↑ 百姓心中的英雄本色 「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揭曉 ,央視國際, 200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