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明珠(褚福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野明珠》是中國當代作家褚福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山野明珠
逶迤起伏的茅山山脈灑脫地舒展開來,恣意朝南,所向披靡,無所顧忌延伸進宜興西南原橫山鄉境內,與綿延而至的天目山余脈意匯神合,於是乎,形成了崇山峻岭妙手天成的獨特地貌。
單純理性地講地形地貌,估計極難獲取感性認知,不如我打個形象的比喻來得通俗易記,該處狀若大鍋底。
風清氣朗、天高雲淡的暮秋上午,我偕友人驅車來到了江蘇省第二大水庫——橫山水庫。
懷着敬畏之心,佇立在水庫高高堤壩上的我,極目環顧,明麗的秋陽下,遠山青黛,近水澄澈,鷗鷺翩飛,銀粼閃爍,溫婉而恬靜,猶若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鑲嵌于山野間。
心重重地咯噔了兩下,我開始凝神沉思。
作為一個吮吸過她半個世紀甘甜乳汁的人,我對橫山水庫自然懷有特別深厚的感情,那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樸實情愫,一直埋藏於自己的心靈深處,即便遠離故土多年,這份情感始終未有疏淡。此刻,面對着寬闊而純淨的萬頃碧波,我感慨萬分,感恩她像慈祥、無私的母親那樣,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千千萬萬的宜興人。稍頃,我這個向來沉靜的遊子,卻旁若無人般一頭扎進了她寬厚、溫暖的懷抱,與之親昵耳語起來。
身為故園人,猶知家鄉事。宜興西南的太華、茗嶺、西渚、元上、橫山、張渚等多為丘陵山脈,地勢陡峭,存不住雨水,幾乎是老天掉多少眼淚,周邊及下遊民眾就遭多少殃。雨時澇成災,旱天缺水源,有的人,不堪其擾,忍痛割愛,背井離鄉,舉家遷徙,去外地謀生。
百姓的痛楚,人民的期盼,深深拷問並叩擊着當地執政者的良知與心靈。為徹底扭轉這種悲苦情狀,儘速終結強加給勞苦民眾的冤屈災難,還人民以風調雨順、安謐祥和的平靜日子,時任宜興縣委、縣政府的父母官們,富情懷、有膽魄,不謀而合達成一個驚天動地的共識:修築橫山水庫。
獲悉要在窮鄉僻壤的橫山修建大水庫,四鄰八鄉的人奔走相告,歡呼雀躍,多年的夢想,許久的期盼,終於快要變為現實了。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歷史性的時刻,1958年9月13日。
當天上午,由竹海公社5個大隊選拔出來的4000餘名民工,敲鑼打鼓,精神抖擻地推着狗頭車,或挑着竹簸箕,浩浩蕩蕩地步行來到了橫山側畔,稍事休整後,便投入了緊張的施工。1959年4月初,全縣抽調30多個公社2萬餘民工會戰橫山。次年,因國民經濟困於窘境而被迫停工。已然開工的工地敞在那兒,如同一個裸露的碩大傷口,時刻刺痛着當政者的心。歷經多方奔走呼號,被延期了近六年的工程終於復工了,指揮部組織全縣42個公社的萬餘名民工再上工地。1967年6月10日,大壩按預期成功合龍,當年經灌溉受益面積約2萬畝。後經兩年多續建,終於在1969年9月28日全線竣工。迄至那日,整個工期已持續了長達11年之久。所幸的是,經過風吹雨淋,排除千難萬險,跨越崎嶇溝壑,橫山水庫終於如願誕生,大功告成了。
有組數字,頗具意味。橫山水庫建設過程中,共開挖土方307萬立方米,澆注混凝土0.41萬立方米,漿砌塊石1.61萬立方米,干砌塊石5.47萬立方米,消耗水泥2720噸、鋼材246噸、木材1834立方米,拆遷民房2678間,財政總投資527萬元。這些物資數字,在於今天看來,似無足輕重,不算什麼,可在資源匱乏的彼時,已屬十分「奢侈」,故橫山水庫堪稱宜興歷史上規模最宏大、歷時最久長的水利工程。
我幼年時,父親曾多次向我提及過此事。當年,我父親、哥哥及剛高中畢業的堂姐,都義無反顧地在第一時間報名去參戰。儘管風餐露宿,席地為床,縱使沒有報酬,毫無待遇,可他們以當一名民工為榮,毫不猶豫地奔赴工地,奮戰在熱火朝天的第一線。每念及此,我內心就會澎湃出感慨,激盪起敬仰,是啊,誰能說,他們不是胸襟坦蕩,情懷高尚的人?!
無可否認,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微弱渺小的。然而,人民堅不可摧的意志,眾志成城的決心,或是可以改變一切、實現夢想的。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歷時十一年的曲折反覆、持續建設,橫山水庫最終迎來了徹底竣工的日子,也極大提升了泄洪、灌溉能力,有效杜絕了洪澇、乾旱等自然災害,成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造福一方、彪炳史冊的樣板,成為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為主,結合水產養殖、發電和第三產業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由於受當時技術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制約,橫山水庫歷經多年運行後,工程上的許多部位出現了隱患,嚴重威脅到周邊及下游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跨入新世紀之初,宜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對上爭取,2001年經國家水利部立項,決定對橫山水庫進行除險加固,並於2003年9月順利竣工。經除險加固後的橫山水庫樞紐的防洪能力達到了兩千年一遇的標準,並對五千年一遇洪水有防禦應對之策。同時,水庫的總庫容提高到了1.12億立方米,且水質長年介於Ⅰ、Ⅱ類之間,完全可以滿足下游廣大人民生活飲用之需。
二十世紀末,隨着大環境的逐步惡化,污染日益加劇,民眾的飲用水出現危機,引起執政者的嚴重關切。為切實守護好全市人民的「大水缸」,保障百萬市民能喝上安全、優質、潔淨的養命水,頗具前瞻意識與戰略眼光的宜興執政者審時度勢,精準研判,果斷將橫山水庫的主要功能,由初始的泄洪、灌溉調整為供水優先。庫區管理機構不間斷地加強對水源的維護與監測,確保萬無一失,消除了民眾的後顧之憂。同時明確,將橫山水庫定性為全市生態水源保護地,其水資源價值及生態環境潛值正日臻攀升。
在實現優質安全供水的前提下,相關部門按整體規划進行適度開發,將橫山水庫當作休閒度假景區來打造,納入長三角著名的生態休閒度假區,並劃分成休閒度假區、景觀房地產建設區、生態濕地公園景觀區、生態農業景觀區等七個功能各異的景觀區域,最大限度發揮水庫景區的功效,逐步把它鍛造成了兼具品質內涵、適合休閒度假的絕佳景區,引起萬眾矚目。
新世紀之初,橫山水庫驀然華麗轉身,實現了功能大轉換,已從以往的單純履行泄洪、灌溉之責,承擔起滿足一百七十多萬宜興人民生活飲用之重任。城鄉百姓喝上清澈甘冽的橫山水,無不喜笑顏開,甚至連棲居於太湖之濱的無錫市民都羨慕不已,直呼眼熱。
景區位於滬寧杭三角地區的幾何中心,西鄰溧陽天目湖景區,南接安徽廣德縣太極洞,是環太湖旅遊圈西部的「自然生態、陶瓷文化旅遊區」,也是長三角、環太湖地區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得最好的區域,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非他處可及。尤為難得的是,與國內外享有盛譽的4A級風景區善卷洞及張公洞、靈谷洞近在咫尺,特色互補,相映生輝。
便捷暢達的現代交通,讓人隨心所欲,也縮短了時空感。景區距離無錫僅90公里,到宜興市區只需一腳油門的工夫,毗鄰新長鐵路、寧杭高鐵。滬、寧、杭三大城市均有高等級公路直達,國際機場左擁右抱,駛抵景區不足2小時車程,可謂兼得錫、宜及長三角基本客源市場和區域客源市場之優勢。值得稱道的是,目前景區周邊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環境清幽靜寂,是修身養心、度假小憩的首選之地和適宜深度開發的潛在優質資源。
橫山水庫由茅山東側邊緣山脈形成,庫區地形由南向北傾斜。庫區總面積達1070多公頃,流域總面積達154.8平方公里,上游山高嶺陡,平均海拔500米以上。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宜人,溫暖濕潤。整個庫區群山環抱,山巒起伏,萬畝碧波蕩漾,綠色覆蓋率達98%以上。水庫中央有銅盆島,島上樹木蔥鬱,與庫水緊密相接。庫區空氣清新濕潤,是大自然贈予陶都宜興的一塊綠色寶石,也是遊人休閒健身的「天然氧吧」。
橫山水庫生態環境優良,動植物資源豐沛。庫區上游為濕地,許多樹木生長在水中,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水上森林。庫區兩側有25萬平方米的進口高羊青草坪,近10萬株的香樟。下游有一生態休閒公園,公園裡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兼有許多健身娛樂設施。另建有500畝的苗木花卉基地,有各種楠木、含笑、木蓮、櫸樹、烏柏、楓樹、花梨木、紅豆杉等珍稀樹種不計其數。
在水庫景區附近,已建有一座五星級標準的雲湖國際商務度假中心、龍珠湖水上度假村和高檔別墅區等一系列設施,可基本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時光荏苒,舊歲不再。當年萬人云集、揮耙舉鋤、穿梭運土的宏浩場景我無緣目睹,早已定格為時代的經典,載入了史冊。但我能遙想得出工地上人頭攢動、你追我趕的火熱場面,感受到那種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契闊與悲壯。歷史,歷來是由人民創造的。正是那些心繫大局、捨身忘我的民眾,他們用血汗譜寫了一部戰天鬥地、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雋秀詩史,用智慧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傳世畫卷。
轉身回眸時,安臥于山麓間的橫山水庫,沉靜,恬淡,溫潤,波光瀲灩,瑞氣氤氳,宛若一枚珍藏在那的巨型明珠,正釋放出柔和的祥光,似在預示着宜興人民更綺麗和美的未來。[1]
作者簡介
褚福海,江蘇宜興籍,現居崑山。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