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烙鐵頭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烙鐵頭蛇
圖片來自reptarium

山烙鐵頭蛇學名Ovophis monticola)為蝰科烙鐵頭屬爬行動物,俗名惡烏子、黑斑竹葉青、山竹葉青、阿里山龜殼花。[1]

分布於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向東經緬甸、泰國到中南半島各國、向南到馬來西亞以及中國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廣東香港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甘肅台灣等地,多棲息于山區、常棲於灌木林、草叢、茶山或耕地以及有時也見於路邊及住宅周圍。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315至26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和錫金。

形態特徵

山烙鐵頭蛇,是一種有明顯寬濃郁頰窩的毒蛇。全長50~70cm,頭三角形,有長管牙。背面淡褐色,背部及兩側有帶紫褐色而不規則的雲彩狀斑。腹面紫紅色,腹鱗兩側有帶紫褐色的半月形斑。眼後到口角後方有濃黑褐色條紋。頸部有「v」形黃色或帶白色的斑紋。

山烙鐵頭蛇頭部具有一個短吻,稍微超過兩倍的眼球的直徑的長度。冠是由小的尺度,而不是大的盾牌覆蓋,而天秤通常是光滑的,有氣無力地覆瓦狀排列。吻端較鈍,吻鱗寬遠超過高,鼻間鱗大,互相接觸。頭頂具有細鱗,上唇鱗9或10枚,第二上唇鱗構成頰窩的前緣,頰窩與鼻鱗間無細鱗。眼與鼻鱗間有兩枚鱗片,左右眼上鱗間有細鱗7或8枚,有時只有6枚。頭背都是小鱗片;體色棕褐,與原矛頭蝮相似,區別在於本種頭背左右眶上鱗間一橫排有小鱗5-10枚,左右鼻間鱗相切或隔1-3枚鱗片。

背鱗光滑,但在後部中央數行具有極微弱的起棱,鱗列25、27、(24、28)~23、25(24)~19(21)行。腹鱗雄性137~142,雌性137~146。尾下鱗雙列,雄性41~46對,雌性34~39對,肛鱗1枚。

棲息環境

山烙鐵頭蛇常棲息於海拔315米~2600米的山區中,適應於各種環境,包括森林,灌叢和草地。山烙鐵頭蛇更喜歡山地石漠化地區,便於隱藏避難。山烙鐵頭蛇也出現在農業用地,甚至在人類住區中。在尼泊爾,該品種喜歡生活在高山和潮濕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山烙鐵頭蛇,reptar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