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柑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山柑

學 名:Capparis spinosa L.

別 稱:老鼠瓜、野西瓜、刺山柑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罌粟目

亞 目:白花菜亞目

科:山柑科

屬:山柑屬

種:山柑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山柑(學名:Capparis spinosa L.)是山柑科山柑屬植物,蔓生灌木,長1-2米;小枝淡綠色,幼時有柔毛,後變無毛。葉紙質,近圓形、寬卵形或倒卵形,長1-5厘米,寬1-4.5厘米。花單生葉腋,直徑2-3厘米;花梗長2.5-4厘米,無毛。漿果橢圓形,長2.5-4厘米,寬1.5-3厘米,具多數種子。 種子腎形,直徑約3毫米,黑褐色,千粒重約3.1克。 分布於亞洲西部、歐洲非洲北部和大洋洲;在中國分布於新疆吐魯番託克遜哈密庫爾勒阿拉爾喀什克拉瑪依伊寧)、甘肅西藏等地。生於荒漠或低海拔山坡。 [1-2] 山柑種子含油量在35%左右。 山柑具有水土保持、防風固沙、藥用、食用等多種功能。是一種在荒漠、旱地區具有極高栽培價值的抗旱植物。山柑是中國新疆重要的藥用植物資源,也是優良的固沙植物和牧草。 [1]

目錄

山柑形態特徵

山柑是 蔓生灌木,長1-2米;小枝淡綠色,幼時有柔毛,後變無毛。葉紙質,近圓形、寬卵形或倒卵形,長1-5厘米,寬1-4.5厘米,先端圓形,具短突尖,基部圓形,全緣,兩面無毛;葉柄長2-20毫米;托葉變形成彎刺,長2-6毫米。

花單生葉腋,直徑2-3厘米;花梗長2.5-4厘米,無毛;萼片卵形,外面無毛,內面有柔毛,後變無毛;花瓣白色、粉紅色或紫紅色,倒卵形;雄蕊多數;子房柄長2厘米。漿果橢圓形,長2.5-4厘米,寬1.5-3厘米,具多數種子。 種子腎形,直徑約3毫米,黑褐色,千粒重約3.1克。在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該植物3月下旬萌發新枝條,4月下旬至5月上旬始花,花期長達6個月,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30天。

山柑生長環境

山柑生於荒漠或低海拔山坡。 山柑不僅耐乾旱、耐風沙、耐高溫,且耐貧癖。山柑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在乾燥的石質低山、丘陵坡地、礫石質的戈壁灘均能生長,最適宜的土壤是排水良好的壤土,土壤pH為7.5-8為宜。山柑不耐鹽鹼和潮濕,在地下水位高於3米的土壤上不能生長。不宜在沙地上生長。

山柑分布範圍

分布於亞洲西部、歐洲、非洲北部和大洋洲;在中國分布於新疆(吐魯番、託克遜、哈密、庫爾勒、阿拉爾、喀什、克拉瑪依伊寧)、甘肅、西藏等地。

山柑繁殖方法

山柑種子小,成熟度不均勻,種子在自然條件下萌發率極低,僅5-10%,種子播前必須進行處理。一要選種:選擇浮選下沉、種皮顏色為深褐色的種子。二要催芽處理或藥劑處理:將採集的果實(果肉不必除去)翌年開春加水浸泡7天左右,後置向陽處層積沙埋處理,待種子大量「吐白」即可播種。或用濃度為25%的PEG或濃度為4%硝酸鉀處理24小時均可提高種子發芽率。

在流沙地直播山柑,幼苗難以成活,以育苗移栽為好。育苗地應選擇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無鹽鹼的沙壤土為好。播種時行距不應太密,播種後覆蓋沙土。

山柑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為28-30℃。但山柑春播比夏播整體發芽率好。種子經過一段時間的春季低溫沉積,不少在正常狀態下無磚萌發的種子也可破處休眠萌發,且幼苗生長也較健壯,故春季3-4月播種可大大提高山柑種子的發芽率和幼苗的質量。中國新疆南疆適宜播期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中旬;北疆適宜播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

春季直播,開溝或穴播,播深3-5厘米,每穴下種10-15粒,播種量150-250克/公頃,株行距1米×2米,第2年後進行間苗,保苗數為5000株/公頃。山柑耐貧痛和乾旱,生育期間可不施肥,杜絕澆水。需要補水,也在冬季或早春進行。

山柑栽培技術

移栽的苗一般選擇根系發育良好2年生的壯苗,高20-30厘米,挖苗時應保留25-30厘米主根系,挖穴栽植,穴深30厘米,苗根頸與地面平或低於地表,填土、踩實、灌水或趁陰雨天種植。株行距為1米×2米或2米×2米,保苗2500-5000株/公頃。栽植季節為春季或秋季。苗圃每年冬季灌水1次,定植後保持其濕潤,但不宜水大,以防爛根,定植1年後不再澆水。

山柑主要價值

山柑的藥用部位為葉、果和根皮,味辛苦,性溫,具有怯風、通鼻竅、止淤消腫、止痛活血之功效。山柑在新疆被廣泛應用於治療風濕、肩周炎、皮炎、症疾和利尿等方面,如新疆維吾爾族民間常用其鮮果搗碎貼敷治療關節炎和肩周炎等疾病。也有報道將山柑和尊麻結合治療風濕病效果較佳。據報道,在歐洲其花芽被脆製成商品藥,用於治療壞血病。在地中海地帶,山柑也常被作為一種傳統的草藥用於滋補、抗炎、降血糖、化痰、驅蟲、利尿、治療痛風和便秘。對山柑的生物藥用活性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現山柑含有揮髮油、生物鹼類、類黃酣類、市類以及芥子油試等物質,具有保肝、抗炎、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調節、降血糖血脂、治療痛風和風濕等多種藥用價值。印度已經將山柑作為治療肝病的複方草藥之一上市,該藥可增進肝功能,改善肝硬化,顯著降低肝損生化指標。

山柑的花蕾可以加工成食品食用。如將其花營經過鹽浸和醋泡後就是深受歐美國家人們喜愛的食品。在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摩洛哥、伊朗等國家,山柑的花營被用作烹飪的香料。山柑還是理想的野生油料植物資源,種子含油率為36.37%,出油率為22%,是以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可食用油料。

山柑也是優良的飼料植物,枝葉和果實均可飼用。山柑初花期粗蛋白含量約為17%以上,粗脂肪為4.5%,無氮浸出物26%,是一種飼用價值較高的牧草。特別是霜後的干枝葉適口性較好,為羊所喜食列。另外,山柑開花期長達半年之久,以花期而論,它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蜜源植物。

山柑是旱生植物,根深,根系發達,不僅耐乾旱、耐風沙、耐高溫,且耐貧癖。其枝葉茂密,可明顯降低風速,防止土地風蝕,而且還可以聚集沙粒,形成一個個沙丘,是優良的防風固沙植物。例如一株6年生、植叢冠幅為4.4平方米時的山柑,其積沙量可達3.3平方米,從而成為中國新疆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首選植物。

參考來源

  1. 山柑,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