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村吹進溫暖的風(李志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山村吹進溫暖的風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山村吹進溫暖的風》中國當代作家李志華的散文。

作品欣賞

山村吹進溫暖的風

寶家店位於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西北,是一個夾在群山中的村莊,一條柏油路彎彎曲曲伸向村落,與藍天白雲水天相接,寧靜而安詳。

80年代初,村子裡只有一條石子路從中穿過,通向阿魯科爾沁旗最北邊的巴彥溫都蘇木。因為交通不便,村裡的人出趟遠門都極其困難,就連去往毗鄰的林東鎮、開魯鎮、魯北鎮,都需要一路顛簸地倒幾次車。集通鐵路通車後,鐵路從村莊的西邊經過,縮短了村莊和南北部村鎮的距離,橫貫全區東西部的高速公路也將村莊和東西部城鎮緊緊相連。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也改變了村民們的出行方式。早些年,村里家家都養着毛驢,村街上到處跑着毛驢車。後來,很多人家院子停放着三輪農用車,每到收割季,三輪車轟隆隆地冒着黑煙呼嘯而過。現如今,毛驢車早已不復出現,村頭街尾隨處可見的是兩輪簡易電動車,電動車已經成為人們就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若是遇上城鎮趕集或是收割播種,電動三輪車便派上了用場,載人載物都極為便捷。村民謝志明說:「電動車很省錢,充一次電能跑兩三天,出行也很方便,現在已經是我們農民的標配。」

在村莊西頭的山坡上,有一排新蓋的混凝土結構的房舍,紅頂白牆,院落寬敞,既是村委會辦公場地,也是村民文藝活動場所。每逢佳節,大院燈火通明,鑼鼓喧天,嗩吶聲傳遍村里村外,村民們在院子裡歡快地扭着大秧歌、跳着廣場舞,隆重而熱烈。擱以前農閒時分,村民除了打撲克、搓麻將、下象棋外,就是三個五個聚在一起拉扯閒話。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政府鼓勵農村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2012年,村民們集資購買了文藝活動的器具,閒暇時間,村民們自發組織扭扭秧歌、跳跳廣場舞,業餘時間變得豐富多彩。村民楊秀英說:「每天晚上,我都要在這裡扭上兩個小時,出一身汗,以前身體常是病懨懨的,現在秋天割地打場啥的,啥農活都能幹。」

[1]

作者簡介

李志華,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